黄百韬兵团被歼后,第一个提出“西撤”的竟然是刘峙

二哥雨二 2024-09-26 15:02:42

关于黄百韬第7兵团于1948年11月22日被歼灭之后,徐州“剿总”属下的三个兵团何去何从,当时议论纷纷,主要有孙元良的南撤蚌埠说,李弥的死守徐州说,邱清泉的继续打下去之说。

而有关“西撤”,是11月28日,杜聿明在国防部军事会议上提出来的,当时叫“向西撤退,撤而不打”。而黄百韬兵团刚刚被歼来后,杜聿明仍固执地认为,“目前还没有到考虑这一(撤退)方案的时候。”他你认为,如果再调五个军,和李延年兵团实施南北对进,打通津浦路是上策;和黄维兵团配合,退守到淮河以南是中策;而南窜、西撤,无疑都是下策。万一撤退不当,解放军在机动中消灭了他们,就全局皆输了。

而关于刘峙提出“西撤”之策,是在黄百韬第7兵团被歼灭的当日,也就是11月22日,杜聿明是这样记述的:

“十一月二十二日,黄百韬兵团被歼后,刘峙找我到他的办公室里,说打算放弃徐州,向西撤退。在图上研究后,我觉得刘峙似乎太泄气,就对刘峙打气(然后说出自己的‘三策’来)”

而“刘峙听了我的意见后,嘴唇动了几下,表示很为难的样子,但未说什么。”

足见,刘峙也是有想法的。其实,对于刘峙,后人多是脸谱化了的,把他说成了一头“猪”,而有关他的功过得失,也早已被过滤式地保留了下来。

这里多说一句,刘峙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结束了河南“一省三主席”的军阀混战局面,把河南治理成国民政府的河南,而不是某一军阀的河南,更不是“刘峙的河南”。刘峙之后,无豫军,河南一境归国民政府直接统治,财政税收、兵役法度皆政出中央,如此之功,大者也。

0 阅读:28

二哥雨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