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潜艇首次长航:反应堆连续停摆5次,被外军声呐敲击了艇壳

说武 2025-02-03 20:16:37

我国的海军各种舰艇,都是通过军工团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点点克服诸多困难,尝试解决很多技术难题,打造出来的。看到现在海军推出新型舰艇,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回溯最初的研发历程,其实有非常多的艰辛。

就拿核潜艇来说,我国从最早1958年就开启了研发核潜艇的工作,首艘(401)长征一号核潜艇,一直到70年代末才打造完成,因为设计和建造的水平有限,在长达三年多的海试时间里,不断出现瑕疵问题,甚至每年都要大修一次,很长一段时间,潜艇都需要我们去解决维修和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保障安全避免出现严重故障,最后经过慎重考量,长时间航行的测试的任务,还是要(402)长征二号核潜艇来承担。

因为显然事实证明,401核潜艇只能用于积累研发经验,用于实战显然是不合适。

20世纪1980年,我国的长征二号402核潜艇,正式入列我国的北海舰队服役,这艘核潜艇,设计采用单轴单桨,舰艇上有7个水密舱,重要的设备,比如卫星导弹系统,舰载雷达侦察设备,通信器材,潜望镜等都放置在甲板的第二层,这艘核潜艇为我国海军积累很多试验数据,同时为我国的核潜艇技术不断升级,做出了宝贵的实践,最后于2001年光荣退役。

402号核潜艇进行长航深潜测试时,核反应堆竟然连续出现停摆几次的特殊情况,还出现更为危险的情况,外军的声呐竟然敲打我国核潜艇的外壳?

核潜艇建造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深潜测试和长距离航行测试,目的很明确,就要在实际航行中,看看各种仪器之间的协同情况,潜艇的各项参数表现,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中,不同的水温,洋流和风浪,以及不同海域的海况,都能对核潜艇的航行造成不同的影响,在一些极限参数的采集方面,需要测试舰艇付出非常大的挑战,迎接具有一定危险的考验。

当时我国的护国重器还不足,甚至当时的洲际弹道导弹还没能服役,因此核潜艇也将要担负守护国家海疆安全的重任,也是我国发展核装备的重要的一个研发项目,因此对于测试潜艇的长航表现来说,也非常关键。

402能否测试成功,关系我国核潜艇的研发进程,更关系到核潜艇是否具有部署战斗力的核心问题。

我国国防部门把这项任务下达之后,402做好了充分准备,本次长航任务时间,长达31个昼夜航行之后才能返航,1981年11月开始了正式的测试。

核潜艇上搭载了117人,还有另外17名测试的技术人员,因为402号核潜艇是基于此前的401不断改进得来的版本,自然也不能那么快就能修正到完美状态,因此出现一些问题也在意料之中,然而所有的随行人员都没想到,出现的问题竟然如此惊心动魄。

核动力系统的蒸汽机竟然出现了故障,不能稳定工作,技术人员发现设备停工之后马上紧急排查解决问题,刚刚松口气,此后陆续又发生五六次的故障,动力能量转换设备出现问题,意味着潜艇无法正常航行,在没有下水前,船厂就检测发现有这个隐患,当时认为是出现核燃料的轻微泄漏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但是没想到,深潜之后核潜艇动力系统再次频繁出现故障,没有任何动力的核潜艇无法保障安全返回,这个问题不能解决,还关系到此后如何能保障海军安全使用核潜艇,因此随行技术人员和海军官兵,即便把个人安危抛到一边,也是压力非常大。

核反应堆出现问题,还将会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甚至不夸张地说过热和高温,甚至能让提供动力的系统变为危险的核弹。因此当全舰官兵和技术人员各司其职,经过紧张的抢修,连续五次都把核反应堆故障排除后,劫后余生被看淡,重要是为未来海军的装备安全,发现了重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些让试航的人员感到松口气。

此外潜艇的封闭空间,幽闭和狭窄,虽然有供氧设备,但是空气沉闷,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每个休息舱只有几平方米空间,要挤下18名人员,大家都是汗流浃背,深潜还需要遵守执行任务的各种要求,白班和夜班轮值时,交接班也要按照规定的流程,不能出现明显的动静,对海军舰艇官兵的心理素质,强大的毅力,都是严苛考验。

内部的考验和条件艰苦,海军和技术人员都能克服,更大的危险来自外军的追踪和骚扰。

我国测试核潜艇消息,被外军发现,于是非法通过声呐设备,在附近海域发出各种试探的噪声干扰,同时也让艇内人员意识到,执行潜艇任务,躲避外军和敌人的侦查,避免泄漏自己的位置,也是更为严峻的考验,我国核潜艇通过沉着应对,机智的操控深潜躲避,最终没有暴露目标,外军的声呐无目的地在附近海域试探,最终也没能寻找到我国核潜艇的踪迹。

31天后克服了重重困难的402核潜艇,最终圆满完成了首次长航测试,为我国后来打造更为先进的核潜艇,部署海军战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0 阅读:76
说武

说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