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苦菜”你见过,不一定能叫出正式名称

小瑶看植物 2025-03-21 16:48:35

“苦菜”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指哪一种植物;提到“苦菜”各个地方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据粗略统计我国俗称“苦菜”的植物有10多种呢,如苦苣菜、苣荬菜、花叶滇苦菜、中华苦荬菜、乳苣、全叶苦苣菜、长裂苦苣菜、短裂苦苣菜、苦碟子(尖裂假还阳参)、翅果菊、山莴苣等等。作为我吃过和采摘过最多的一种就是叶片不裂的全叶苦苣菜,在一些地方叫苦麻菜或曲麻菜等。看下图:

儿时的记忆

我的老家是地处秦岭西段北坡、渭河流域的天水,在这里人们作为“苦菜”吃的绝大部分的是全叶苦苣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还小,记得放学回家就得采挖这种野菜,回家凉拌吃,做菜饼,或者做浆水酸菜。

其他叫“苦菜”的如花叶滇苦菜、苦苣菜、翅果菊、乳苣等这里也有,但这里人很少采挖和食用,可能是习惯,或者口味不如全叶苦苣菜。

採来喂猪最多的也是这种苦菜。如果实在这种野菜少时,也采摘少量的乳苣、花叶滇苦菜、翅果菊、山莴苣等。

在我小时候对这种野菜只知道能吃,味道先味微苦,后味甜甜的。对其营养价值等一无所知。

认识全叶苦苣菜

直到1983年考上农业大学,在学习植物学时,认真查阅了《秦岭植物志》、《中国植物志》等植物分类权威著作,才知道我们以前吃的最多的“苦菜”就是菊科舌状花亚科苦苣菜属的全叶苦苣菜,学名为Sonchus transcaspicus Nevski。其典型的识别要点:一是基生叶和茎生叶形状相同,条形、长椭圆形、匙形、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线状长椭圆形,不分裂,边缘全缘或有刺尖、凹齿或浅齿;

​二是头状花序的总苞片3-4层,外面光滑无毛。

与苦苣菜属花叶滇苦菜(续断菊)、苦苣菜、沼生苦苣菜、苣卖菜、长裂苦苣菜、短裂苦苣菜都不同。全叶苦苣菜的其他特征描述可查阅《中国植物志》第80(1)卷66页。

据我的观察,全叶苦苣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地下根越冬;茎直立,高40公分左右;基生叶数量不多,常放射状排列,我们食用最多的就是它的幼苗和嫩叶,春季出苗展叶时采挖最佳;

​到6月前后抽出茎,茎上叶少并且小形;7月份开花,头状花序全部为舌状花,黄色;

​8月份结果,果序球形,瘦果很小,冠毛纯白色。老的茎、叶我们基本不采集的。

写到最后

尽管在我们农村对这种“苦菜”利用广泛,但研究资料非常少的。仅《中国植物志》对全叶苦苣菜的形态、分布区域、生长环境进行了详细记载;在《中国知网》查阅研究文献还不到10篇,说明目前人们对全叶苦苣菜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有待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探索。

0 阅读:64
小瑶看植物

小瑶看植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