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苏联养15年,中国养20多年,为何仍穷困至今?

未央史默事 2024-12-15 03:02:13
前言

面积不到3万平方公里,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按理说,这些条件足以让一个国家蒸蒸日上。

然而,它却是让所有国家胆战的“职业乞丐”。

苏联援助15年,中国又支持20多年,却始终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命运。

那么,这究竟是哪个国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潜力股一步步把自己作废的?

“寄生”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0万。

阿尔巴尼亚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靠近西欧,却又不完全属于西方世界,这种地理上的特殊性,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动荡和变迁。

曾经,这片土地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数百年,后来又经历了意大利和德国的占领。

二战结束后,阿尔巴尼亚终于获得了解放,两年后,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然而,独立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在冷战的大背景下,阿尔巴尼亚这样的小国常常需要在大国之间寻找平衡。

最初,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南斯拉夫给予了阿尔巴尼亚全方位的援助,从经济到军事,无所不包。

然而,随着苏联和南斯拉夫关系的恶化,阿尔巴尼亚这个小国选择了站在苏联一边,这导致了它与南斯拉夫关系的彻底破裂。

转向苏联后,阿尔巴尼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苏联对这个小国倾注了大量资源,提供了全面的经济技术援助。

苏联的专家来到阿尔巴尼亚,指导工业生产;苏联的粮食和建材源源不断地运来,缓解了阿尔巴尼亚的物资短缺;苏联的先进设备和武器装备了阿尔巴尼亚的工厂和军队。

1959年,苏联甚至赠送了12艘潜艇给阿尔巴尼亚,作为回报,阿尔巴尼亚允许苏联免费使用其港口。

那时候,阿尔巴尼亚的港口成了苏联在地中海的重要战略支点,苏联的军舰经常停靠在这里。

然而,这种看似牢不可破的关系,却在1953年出现了裂痕。

随着苏联领导人的更替,新的政策开始影响阿尔巴尼亚和苏联的关系,苏联试图改善与南斯拉夫的关系,这让阿尔巴尼亚感到不安。

1960年,中苏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苏联联合来了一种小弟想要批判中国,而阿尔巴尼亚拒绝了苏联的要求,没有加入批评中国的阵营。

苏联随即给阿尔巴尼亚提出了严厉的条件:要么加入统一战线,要么交出港口控制权。

面对这个要求,阿尔巴尼亚选择了与苏联正式断交,转而寻求中国的支持。

喂不熟的“白眼狼”

我国向来都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对于阿尔巴尼亚我国也是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1954年,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签订了《技术与科学合作协定》,不久后,中国高层亲自访问阿尔巴尼亚,带去了5000万卢布的长期贷款。

除了钱,中国还慷慨地提供了各种基础用品,从结实的麻绳到精美的丝织物,再到香喷喷的大米,样样齐全。

这种援助很快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1956年,又是3000万卢布的无息贷款。

到了1961年,援助的规模更是让人瞠目结舌:2.5亿元资金和几十万吨粮食。

1962年,中国再次出手,11250万卢布的无息贷款砸了下来,还帮助建设了数十个基础工程项目,从军工厂到工业设施,应有尽有。

这些项目就像是给阿尔巴尼亚打了一剂强心针,让这个小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

直到1969年前,中国提供了累计15.5亿无息贷款和15亿军事援助,1970年,又是19.5亿长期无息贷款。

从1954年到1978年,中国总共给了阿尔巴尼亚75笔援款,总金额超过100亿元。

当时的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都吃不饱的时候,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也没有停止。

唐山大地震后,中国依然没有忘记这个远在欧洲的小兄弟,不仅如此,中国还把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都给了阿尔巴尼亚。

为了确保那些复杂的项目能够成功,中国的专家们甚至在国内进行反复试验和试制,可以说,全国上下都在为支持阿尔巴尼亚而努力。

然而,阿尔巴尼亚却不珍惜援助物资,随意浪费,有传言说,阿尔巴尼亚人居然把中国援助的大米倒进猪槽里喂猪。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阿尔巴尼亚还强行向中国推销他们的劣质商品。

不仅如此,阿尔巴尼亚还变本加厉,不断提出更多要求,他们甚至要求每个农业社都要有电视。

要知道,那时候中国很多地方连电都没有,更别说电视了,阿尔巴尼亚似乎把中国当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宝库,完全没考虑过中国自身的困难。

到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消息传到阿尔巴尼亚,阿方对此表现出的态度,就像是发现自己最好的朋友背叛了自己一样。

随后,阿尔巴尼亚开始公开指责和攻击中国领导人,对中国的内政指手画脚,阿方对中美关系缓和表示强烈不满,在国际场合公开批评中国的外交政策。

面对阿尔巴尼亚的种种行为,中国的耐心终于到了极限,1978年,中国停止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并撤回所有在阿专家。

阿尔巴尼亚的结局

1991年,随着东欧剧变的浪潮席卷而来,阿尔巴尼亚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新政府开始转向资本主义道路。

在新政府时期,阿尔巴尼亚开始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政府全面开放经济,允许民营企业贷款,并开放金融市场。

随着经济的开放,阿尔巴尼亚出现了大量的集资公司,这些公司承诺投资者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民众参与,令人不安的是,政府不仅对此持支持态度,甚至还参与其中。

到1996年,阿尔巴尼亚的集资公司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00家。

然而,好景不长,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大量集资公司破产,民众的积蓄化为泡影。

这场危机迅速演变成全国性的暴动,甚至连军警也加入了反政府的行列,更糟糕的是,大量武器流入民间,据估计有70万支枪和15亿发子弹落入普通民众手中。

在随后的动乱中,约3000多人丧生,2万多人受伤,整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这场危机对阿尔巴尼亚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经济崩溃,社会秩序荡然无存,最终不得不请求联合国维和部队介入才勉强稳定局势。

在随后的岁月里,阿尔巴尼亚成为欧洲臭名昭著的军火集散地,人口贩卖等犯罪活动猖獗,一度被国际社会列为"没有希望的国家"。

直到2010年以后,在欧盟的帮助下,阿尔巴尼亚的局势才开始逐渐好转,尽管如此,它仍然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参考文献

中新网——2016-12-28《德媒:中国为何投资犯罪率高的欧洲穷国阿尔巴尼亚》

0 阅读:0

未央史默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