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考生王云飞:高考写755字文言文,拒绝北大特招,现状如何?

时代观察者 2025-02-23 17:57:46

2010年6月份,江苏有个18岁的小伙子王云飞,在高考时写了篇755字的文言文作文,可高考作文要求至少800字呢。没想到的是,王云飞因为这篇作文火了,大家都夸他是“古文小天才”,媒体也争相报道。专家们看了都自叹不如,还特地给他的文章加了四大页的注解。阅卷的老师都说,王云飞的水平,直接读古文献硕士都没问题。这下子,好多学校都抢着要他,像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等。但王云飞最后选了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这是怎么回事呢?本期最人物纪就来聊聊王云飞的成长故事。

【出生江苏 身负厚望】1992年10月,王云飞在江苏如皋市下原镇文庄村呱呱坠地,他的爹娘都是辛苦耕地的农民。尽管王云飞是家里的独苗,但他从小就很乖巧,身上一点也没有娇生惯养的影子。

由于家里条件差,王云飞的爸妈不想让儿子走他们的老路,因此,他们对王云飞抱有很大的期望。王云飞被爸妈的期望推着往前走,所以上了学之后,他学习可认真了,一点都不敢放松。每天都很努力,结果也挺好,从小学到初中,他的成绩一直都在班里前三名。王云飞把得的奖状都拿出来,贴满了家里那面老墙。每次有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看到这些奖状都赞叹不已,都说王云飞真是个好孩子。这让他的父母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夸奖并没有使王云飞骄傲起来,反而成了推动他,让他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进的一股动力。

2007年,王云飞因为成绩出色,考进了很有名气的江苏省如皋中学。这所中学不光历史久远,也是当地数一数二的高中。【深耕兴趣 高考冒险】读高一时,王云飞迷上了个新玩意儿,这事儿得从语文课说起。跟初中不一样,高中语文书里文言文特别多。好多同学一碰到那些深奥难懂的文言文就头疼,字不认识,句子也看不懂,就连文章底下的解释也看得人心烦。反正一到上文言文课,大多数学生都愁眉苦脸的,只有王云飞特别高兴,要么认真听课记笔记,要么积极向老师提问。很明显,王云飞对文言文很感兴趣。而且,他对文言文的喜爱,不光是在语文课上表现出来,就连课余时间也在钻研。

《史记》、《尚书》、《资治通鉴》这些古文经典,都是王云飞用来打发时间的好帮手。他沉浸在古文的天地里,品味着古文的韵味,感慨着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而且,每当读到不一样的历史片段,他还会翻看好多本书,来辨别真假。对王云飞来说,这既是在读古文,也是在找乐子。问他为啥这么爱古文,王云飞答道:“古文嘛,话少意思深,味道好,这点现代话可比不上。”王云飞超级喜欢古文,让同学们都很惊讶,开玩笑说他像是“从古代穿越来的”。大家也都觉得,他肯定会选文科。但让人意外的是,高二分科时,王云飞自己决定选了理科。

王云飞虽然很喜欢文言文,但他更想投身工科,因为他心里有个用科技报效国家的梦想。就这样,在大家惊讶的眼神注视下,王云飞进了理科班。尽管学习很紧张,但王云飞对古文还是特别着迷。下课间隙、周末时光,甚至是睡前时刻,他都会捧着书本,看得津津有味。那本《资治通鉴》,都被他翻得页角都卷了起来。王云飞不光看古文书籍,他还动手写东西,不写普通的白话文,而是用古字来创作武侠小说和文言小故事。另外,他还给同学们写传记,大家都抢着看。时间一天天溜走,王云飞对古字的掌握越来越得心应手,同时,他的学习成绩还是那么好,一直排在前面。到了高三下学期快结束那会儿,王宇飞心里有了个大胆的计划,那就是不管语文作文的题目是啥,他都要用文言文的方式来写。而且随着高考一天天逼近,他这个念头也越来越坚定。

高考前一晚,王云飞跟妈妈说:“妈,我明天要大胆尝试下。”妈妈疑惑地望着他。王云飞又说:“我打算在语文考试里写文言文。”妈妈摸了摸儿子的脑袋,跟他说,学习上的事她不太懂,但只要王云飞觉得可以,她就会全力支持。妈妈这番话,给王云飞打气了不少。2010年6月7日,王云飞迈着稳重的脚步,走进了高考的考场。第一门考的就是语文,老师开始发试卷。考试铃声一响,王云飞就赶紧拿起试卷,翻到最后看作文题目。绿色代表着满满的活力,和咱们每个人的日常紧密相连......让以“绿色生活”为主题,来写一篇文章。这是作文部分的提示和要求。王云飞琢磨了一小会儿,接着又回头去答试卷前面的题目了。他一边答题,一边在脑海里构思作文,整个过程进行得十分顺畅。

过了一个小时,题目都做完了,就剩下作文了。这时候,王云飞心里大概有了个作文的框架。不过,望着那空着的格子,他有点拿不定主意了,毕竟这是在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考场上,他这样做确实挺大胆的。王云飞手心直冒汗,抬头瞄了眼手表,心里纠结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决定尝试用文言文来写作文。一旦下了决心,他写起来就顺畅多了。考完试走出考场,王云飞心里开始忐忑起来,他自我感觉写得还行,可阅卷老师会怎么打分,他心里没数。就像心里压着块大石头,这种不安的感觉持续了大半个月,直到快公布成绩那会儿。

小宝宝只会喝牛奶······小猪崽天天吃它的肉干,等到它们长大成人,竟不知公猪母猪为何物······”这是王云飞写的作文,全文都是对仗工整的古文,还夹杂着很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词语。改卷的老师一看,顿时愣住了,作文里有些内容他根本看不懂。而且,高考作文要求至少800字,但这篇作文才755字。为了能给出一个恰当的分数,老师就把这份试卷交给了专家组。【多方赞扬 古文奇才】南京语文阅卷头儿、古典文学大咖吴新江,看了那篇作文后,直夸神奇,还动手做起了注解。文章意思太深,他足足写了4大页来解释。改完注释后,吴新江对批改试卷的老师说道:“别说你没搞懂,我自己也是一头雾水。这位同学用的那些古字,有的我见过但没用过。更让人吃惊的是,还有四十多个古字,我压根就不认识,说到这,我真是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高考作文批改的头儿何永康对写这份卷子的同学大大点赞,他说:“这孩子文化底蕴这么好,高校特别录取都不过分。”一位改卷子的老师评价道:“这位同学文化功底真的很厉害,他不仅认识很多古字,而且用得特别合适。最关键的是,他写得非常贴合主题,很有自己的见解,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的,讲到了环境被破坏,还幻想着能回到以前的农耕时代。以他的水平,直接去读古文献的硕士都没问题。”其实,王云飞这么做并不是头一回,早在2001年江苏高考时,就有考生在作文里尝试过文言文,不过那时候用的是“三国风格”。跟那位考生比起来,王云飞更厉害,他写的是正宗的文言文。2010年6月23号,《扬子晚报》发表了这篇作文,说写这篇作文的是个“古文高手”。报纸上还喊着让这个古文高手赶紧站出来,因为那时候考试的卷子还是保密的呢。

第二天,王云飞看了报道后,承认了自己就是作者。一下子,整个网络都炸开了锅,王云飞因为这篇作文,成了大家热议的中心。【竞相争取 东南大学】2010年6月25号,王云飞的高考分数揭晓,他总共考了384分,而且语文作文拿了满分。这下子,好多大学都抢着要他。最先行动的是东南大学,东大的校办副主任冯建明跟领导商量了一番,决定提前录取王云飞。于是,他特地跑到如皋中学,跟王云飞当面谈了谈。聊天时,冯建明向王云飞保证,只要他来到他们学校,想选哪个专业都行,就连东大最出名的土木工程专业也可以选,王云飞点头答应了。这让冯建明非常高兴,他笑着说:“我招的不是学生,是人才啊。”

2010年6月28日一早,东南大学负责党建工作的副书记兼副校长刘波来到了如皋中学,他亲自把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提前录取通知交给了王云飞。就在这时,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都向王云飞发出了邀请,但王云飞礼貌地拒绝了,他说:“做人得守信用。”

2010年8月份,王云飞扛着包裹,告别了老家,踏进了东南大学的校门。走的时候,他顺手揣上了几本书,像《山海经》、《中庸》这些······2010年8月31号那天,东南大学迎来了开学典礼。这次,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王云飞,被选为新生代表上台讲话。他还是像以前那样,用文言文的方式来发表演讲。没多久,他的演讲稿就被贴到了东南大学的校园论坛上了。听完演讲稿的学生们开始热议,有人直接说“懵了”,也有人夸王云飞真有性格。不过,也有人提出异议,觉得王云飞用文言文讲话不看场合,有点故意显摆,让人摸不着头脑。

王云飞没搭理那些声音,他正忙着军训和写文章呢。在军训那会儿,他被安排到了宣传部。为了给连队做宣传,王云飞用古文写了篇叫《四连魂》的短文,虽然才一百来字,但写得特别有气势。另外,学校还给王云飞安排了个差事,让他用古文来写咱们学校的历史。因为这历史挺悠久的,写起来挺不容易,所以学校给了他很长的时间来完成,整整四年大学时光呢。王云飞的大学生活挺忙碌,不是在教室里埋头学习,就是去图书馆翻阅古文书籍,还得抽时间参加社团活动,过得非常充实。【进入职场 步步高升】

2014年到了毕业的时候,王云飞从东南大学完成了学业。接着,他加入了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并在那里当起了见习工程师。王云飞在职场上混得如鱼得水,一点也没觉得不习惯。他性格开朗,又爱学习,所以交了很多朋友,工作也进行得很顺畅。而且,他还没放下对古文的喜爱,一有空闲时间,就读读书、写写文章。2015年,王云飞刚完成实习期,公司就立刻让他挑大梁,在上海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07-2项目的土建工程里做起了监理工程师。在这个岗位上,王云飞特别认真负责,眼里容不下半点差错。努力总会有回报,王云飞参与的那个工程项目在这一年拿到了上海市优秀工程质量管理小组的一等奖,还有全国的三等奖。这些荣誉对王云飞来说,就像是打了一针强心剂,之后,他便以监理工程师的身份,挑起了其他大型项目的大梁。

2016年,王云飞靠着以前的工作经验升了职,成了中建八局上海分公司的营销经理。担子重了,忙得不可开交的时间也更多了,但王云飞挺喜欢这样的日子。而且,他还暗暗下定决心,要在事业上更进一步。所以,他一直都在不停地努力着呢。2017年,王云飞离开了上海,被调到了宁波的分公司工作。在那里,他当上了助理总经理,主要负责公司在宁波的全部市场运营。他这么快就当上了领导,可想而知,在这风光的背后,他肯定流了不少汗水。王云飞的事业越来越红火,爱情也跟着悄悄降临。他在工作中认识了现在的伴侣。两人相处久了,慢慢产生了感情,性格合得来,爱好也相似。不光工作上有话说,就连休息的时候,他们也会一起聊聊古文。

因此,认识一年后,他们就顺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不久后,在双方爸妈都点头的情况下,他们去领了结婚证。2020年,疫情让王云飞多了不少空档。他就趁这个机会,又找回以前的爱好,不光读读古文,兴致来时还会写上两句诗。有时候给老婆瞧瞧,有时候发到朋友圈,让亲朋好友都来点评一下。跟以前一样,刚开始想句子的时候,手有点生,但写着写着,就慢慢顺手了。王云飞的妻子会逗他一下,问他是更喜欢建筑还是古文。王云飞笑着回答:“这两个我都看重,建筑是我的工作,古文是我的爱好,只有把工作和爱好放在一起,那才是完整的我。”2022年刚开始,王云飞又回到了以前那种忙忙碌碌的工作状态。这时候,他已经不再是那个爱好古文的“闲人”,而是变成了在职场上发号施令的企业领导。

现在,已经三十岁的王云飞是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的助理总经理了,他肩负重任,主要负责管理江浙沪整个区域的市场运营工作。王云飞对此满心期待,毕竟,位置越高,就越能大展身手。尽管他在建筑工程这行已经干了8年,但他对工作的热情依旧不减,这让人不禁想起当年那个立志工科,梦想着为国家工业贡献力量的王云飞。现在,王云飞依然喜欢古文,但因为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去写。但他已经计划好了自己的晚年,王云飞表示,退休后他想专门研究古文。

0 阅读:26
时代观察者

时代观察者

测量社会热度,反映公众关注与情绪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