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奉命接应180师,团长冲师长吼:我手中只剩4个排了,你知道吗

没有心的史书 2024-11-02 01:31:01

战火纷飞血染朝鲜战场

1951年5月,朝鲜战场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突围。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后期,在汉江南岸,180师独自抵挡敌军三个师的进攻,上演了一场以寡敌众的悲壮战役。当他们好不容易渡过北汉江,又在驾德山陷入重围。危急时刻,60军军长韦杰命令181师和179师火速增援。然而,当181师抵达芝岩里时,已是强弩之末;而179师536团团长周珠山面对上级命令,发出了那声震撼人心的怒吼:"我手中现在只剩下四个排了,这个情况你知道吗?"最终,孤军奋战的180师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下被迫分散突围,付出了7000余人的惨重代价。这场战役,不仅是一个军事进攻与防御的较量,更是一个关于生存、责任与无奈的故事。

1951年春天,朝鲜半岛的战火正旺。4月22日傍晚,志愿军发起了第五次战役的总攻,三个兵团的钢铁洪流席卷战场。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攻势下,"联合国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志愿军就推进了60多公里,其中12军更是一路高歌猛进,直逼三七线。

然而战争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战线不断向前推进,志愿军的补给线被拉得越来越长,后勤保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敌军的飞机日夜不停地轰炸我军补给线,大量的粮食弹药无法及时运抵前线。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各部队只能按照司令部的命令开始回撤休整。

美军指挥官李奇微这时却打破了常规。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曾经用诱敌深入的战术让美军吃尽苦头,此后美军见到志愿军撤退都会谨慎行事,生怕再次落入圈套。

但这一次,李奇微一反常态,调集重兵对我军发起全线反扑。面对这种情况,第三兵团将后卫任务交给了60军180师。

180师接到的任务是在汉江南岸阻敌三至五天,为主力部队和伤病员的转移争取时间。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则凶险万分。

此时的180师早已不复当初的雄风,在之前的激烈战斗中已经减员2000多人,全师兵力不足9000人。更糟糕的是,部队的粮食弹药所剩无几。

雪上加霜的是,左右翼的友军已经撤离,180师成了孤悬在汉江南岸的一支孤军。没有侧翼掩护,随时都有被敌人包围的危险。

这就是朝鲜战场的残酷现实,一场看似平常的阻击战,却暗藏着无数的凶险。180师将面临的,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生死较量。

孤军血战汉江南岸阻敌

面对三个师的敌军,180师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意志。师长郑其贵带领全师将士在汉江南岸构筑了多道防线,准备与敌人展开殊死较量。

敌军的进攻来得又快又猛,大量的坦克装甲车辆在飞机的掩护下向我军阵地推进。180师的官兵们凭借着坚固的工事和娴熟的反坦克战术,打退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在这场血战中,我军将士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有的战士用最后一颗手榴弹炸毁了敌军坦克,有的机枪手直到弹尽牺牲也没有离开阵地。

战斗持续了整整两个昼夜,180师的伤亡不断增加,弹药消耗殆尽。但他们依然死死地钉在阵地上,用血肉之躯阻挡着敌人的进攻。

敌军见正面突破困难,开始改变战术。他们派出精锐部队从侧翼迂回,试图切断180师的退路。由于没有侧翼部队的掩护,敌人的计划很快得逞。

城皇堂渡口是180师通往北汉江的唯一通道,现在已经落入敌人手中。180师腹背受敌,处境岌岌可危。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师长郑其贵立即向兵团请示。得到上级同意后,他果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5月25日凌晨,180师开始了艰难的渡江行动。前卫部队仅用三根电线搭建了简易的渡江设施,主力部队就靠着这三根电线开始偷渡北汉江。

江水湍急,夜色昏暗,战士们在敌机的轰炸下艰难前行。不少伤员和体力不支的战士被激流卷走,转眼间就消失在茫茫江水中。

统计显示,仅在这次渡江行动中,就有600多名指战员葬身江底。这个数字令人心痛,但对于当时的180师来说,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

渡过北汉江后,180师继续向北撤退。然而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动作更快,他们很快就追上了疲惫不堪的180师。

在驾德山地区,180师再次被敌人包围。郑其贵和代政委吴成德经过研究,决定组织突围。此时的180师已经伤痕累累,但求生的意志却比钢铁还要坚韧。

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180师即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他们不知道的是,援军正在路上,一场更加惨烈的战斗即将展开。

兄弟部队竭力增援遭重创

60军军长韦杰接到180师被围的消息后立即作出部署。他命令181师向芝岩里开进策应,同时要求179师派出主力团直插鹰峰山接应。

181师师长王诚汉接到命令后,立即调集541团和542团连夜出发。两个团的指战员们背着装备,踏着夜色疾行军,用最快的速度向芝岩里挺进。

经过整整一夜的急行军,27日上午,541团和542团终于赶到了芝岩里。战士们的军装已经被汗水浸透,但没有人顾得上休息。

两个师的敌军突然出现在芝岩里外围,他们有充足的弹药补给,还有大量坦克和飞机支援。181师的战士们连阵地都来不及构筑,就不得不与敌人展开激战。

战斗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181师的将士们以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机械化部队。没有防御工事的掩护,我军的伤亡迅速增加。

到下午时分,芝岩里已经被敌人占领,181师的策应行动以失败告终。这支疲惫的部队不得不撤出战斗,无法完成接应180师的任务。

另一边的179师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处境。在接到韦杰的命令之前,该师的三个团都在和当面之敌展开激战。其中536团在马坪里的战斗最为惨烈。

5月26日拂晓,美军第7师的一个团在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对536团发起了猛攻。此时的536团已经在第五次战役的前两个阶段损失惨重,全团仅剩1000余人。

团长周珠山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红军,他指挥部队固守阵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在他的指挥下,536团接连打退了敌人5次进攻。

敌人恼羞成怒,调集了大量火力对536团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我军战士们刚修筑的工事被摧毁,阵地上到处都是松软的虚土,连机枪都无法稳固架设。

在这轮密集的轰炸后,敌人发起了第6次冲锋。此时坚守在前沿的二营已经十不存一,阵地被敌人突破。在这危急时刻,周珠山亲自率队反冲锋,带领战士们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经过一场惨烈的肉搏战,536团再次将敌人击退。当夜幕降临时,不善夜战的美军停止了进攻。536团的战士们终于可以喘口气,清点伤亡。

就在这时,师部的电话打到了团部,命令536团向芝岩里进发接应180师。面对这道命令,周珠山终于爆发了:"我手中现在只剩下四个排了,这个情况你知道吗?"

这声怒吼不仅仅是一个军人的愤怒,更是一个指挥官面对战争残酷现实的无奈。一个团的主力在激战中损失殆尽,只剩下四个排的兵力,这样的部队如何执行接应任务?

陷入重围全师壮烈突围

随着181师和179师的救援计划相继失败,180师的处境愈发艰难。在驾德山区域,敌军的包围圈越缩越小,这支疲惫的部队已经弹尽粮绝。

没有援军,没有补给,180师的将士们只能依靠顽强的意志支撑。敌军的炮火日夜不停地轰击着阵地,每一分钟都有战士倒下。

28日,敌军对驾德山发起了总攻。数倍于我军的敌人在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分多个方向向180师阵地推进。

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180师被迫分散突围。师长郑其贵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各部队自行突围,有多大能力打多大的仗。

战士们分成小股,利用夜色和地形,向不同方向突围。有的部队选择强攻敌人薄弱环节,有的部队则隐蔽行军,伺机突围。

敌军的火力封锁异常严密,许多突围的战士还没走出多远就遭到拦截。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180师的伤亡在不断增加。

统计显示,这场突围战中,180师损失了7000多名指战员。一个满编师的大部分将士,就这样倒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这场战役给志愿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不仅180师元气大伤,参与增援的181师和179师也都损失惨重。

这场战役也暴露出了志愿军在后勤补给和部队协同方面的不足。当战线过长,补给跟不上时,前线部队就会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但这场战役也展现了志愿军将士们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无论是180师的顽强抵抗,还是181师和179师的奋力增援,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这场战役的经验教训被志愿军总结吸收,对后续的军事行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指挥员们更加注重后勤保障,更加重视部队间的协同作战。

在随后的战役中,志愿军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战术,尽量避免部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用血的教训换来了宝贵的经验。

时至今日,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仍能感受到那个年代战士们的悲壮与坚韧。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在朝鲜战场这片土地上,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永远值得后人铭记与思考。

0 阅读:4

没有心的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