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学习绘画,既拓宽了孩子的个人能力,又能培养孩子的审美和品位。
但是,绘画跟写字一样,并不是拿起笔来就画,而是需要孩子具备良好的基础能力后,他学起画画来才更顺畅。
同时,孩子绘画能力的发展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介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规律,以及在不同阶段适合的小游戏。
NO.1
1~2岁半左右:涂鸦期
涂鸦期指的是个体最初的绘画活动时期,一般自 1 岁起至 2 岁半左右。
这个时期孩子会在纸上自由地、不规则地画断断续续的点,或者画出没有秩序感的杂乱线条。
多数内容是孩子顺着手臂运动轨迹而形成的线,并不具备主观创造意识,属无目的的本能运动。
有研究表明,涂鸦与幼儿的哭、笑等行为类似,是儿童所有感觉对外界世界的综合形象。
有时宝宝会在乱画一气之后,把纸拿起来蜷成一团,还会特别开心的尖叫或大笑,这说明绘画可以成为儿童表达和满足心理需求的一种手段。所以家长不必过度限制,让孩子自由探索就好。
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开始,家长不必给孩子准备太多种类的画笔,而是先让孩子从撕纸、蜷纸团、抓橡皮泥、玩沙子、捏面团等游戏开始。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手部肌肉,为将来打基础。
还可以让孩子用手沾着水彩或印台,在纸上做手指画,可以训练单独手指动作,还能提高动作计划能力。
同时还会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触觉经验,促进触觉的发展。如果孩子存在触觉防御,一定要循序渐进,否则会让孩子更加厌恶这类活动。
NO.2
2~3岁左右:命名期
2岁以后的孩子,他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发展,开始能够画出单独的线条和封闭的圆圈。
同时孩子开始能够预测和判断所画线条走向和长短,想要画什么的意识开始萌芽,通常以画连续的圆圈为主。
这时孩子绘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用不规则的图形(能够首尾相连的封闭线条)来表现各种事物与想法,尽管他画出来的图形与真实情况不符。但是没关系,这是孩子创造和想象的开端。
家长可以这样做: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会正确握笔,多数是手掌握笔或四指握笔,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笔杆粗一些的彩色笔或蜡笔,画出来的线条也较粗,适合初学沿线描画的孩子。
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借由图像的视觉反馈来提醒孩子如何调整力道。
NO.3
3~4岁半左右:罗列期
这个时期孩子绘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画出所画事物的几个主要结构,但不会按照客观标准来画。
只要他能把画的东西和想的东西逐渐联系起来,即使画的根本不像,只要稍微有些联系,孩子就会感到很大满足。
比如把表示脑袋的圆圈和表示手脚的长线拼凑起来,就感到这是一个活人,大圈套小圈就是一个猫。
尽管从成年人的标准来说,这只能是一个一个物的罗列,相互没有联系。但对孩子来说,却意义重大。
我们可以这样做:
这个阶段可以跟孩子玩手指操、剪刀石头布、贴贴纸等手指协调分化的动作,以及开瓶盖、使用夹子等活动,增加孩子的手部力气,为后续的握笔奠定基础。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画面内容,加深对儿童心理活动的了解。但要注意等孩子画完之后再与他讨论,不要打断孩子的专注力哦。
NO.4
4~7岁左右:图式期
图式期孩子绘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画出所画事物的几个主要结构,并能把主要特征也画出来。
但由于他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还不能正确地掌握事物的比例,所以在画面上就会形成一种没有远近、没有前后、没有大小的任意排列的平面图。
他们常常夸张了画面的主要部分,忽视或干脆省去了不重要部分。
我们可以这样做:
4岁以后,孩子手指力量就更稳定了,他的握笔会开始接近标准姿势,有的孩子会从四指向三指过渡。
所以家长可以给孩子尝试各种类型的笔,比如马克笔、粗铅笔、蜡笔、圆珠笔等,玩一些连点成线、描边、涂色等游戏,加强运笔控制的能力。
还要引导孩子把自己认识到的事实的感受画出来,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这种想象力。
NO.5
7~9岁左右:想象期
随着孩子生活面的扩大,认识和理解力的发展,画画中能逐步掌握物的基本形状,画面也比以前丰富。
这时,他们注意表现出对象的特征、动态和生活环境,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熟悉的人物和生活,由于常常以想象代替观察,孩子画画的内容广泛多了。
该阶段孩子绘画最主要的特点是,不仅能够画出所画事物的几个主要结构与主要特征,还能画出更多的细节结构与细节特征。
当然这一阶段孩子的画,大多还是平面造型。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画会向写实发展,会关心透视和比例。
我们可以这样做:
这个阶段要多加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空间感知能力、视觉转化能力等等,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处理画面上的空间层次关系。
可以带孩子做一些交叉跳跃、纸杯扣球、蹦床跳跃、图形对应的游戏,提高孩子的基础能力。更多游戏方法欢迎联系助教老师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