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历史性完成超越苹果小目标,全球第二的含金量有多足?

唐辰同学 2018-08-01 17:08:21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吹过的牛在短时间内实现了。

2013年,余承东为华为手机喊出一个口号:“三年超苹果,五年超三星”,加上在各种场合频繁立flag,余承东也被业内戏称为“余大嘴”。诚然这种高调给华为招致各种非议,任正非也多次重申不能再说“灭了三星,灭了苹果”之类的话,无论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场合,一次都不能讲,谁讲一次就罚100元。但此举的确给华为手机带来了实在的品牌效应,加上华为手机本身争气,华为手机也成为运营商时代“中华酷联”里唯一幸存的手机品牌,并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知名市调机构IDC最新发布的第二季度全球手机的销量以及市场份额报告,让余承东曾经的“狂言”成为现实:今年第二季度,华为手机(含荣耀品牌)卖出5420万部手机,销量增长40.9%,使得华为的市场份额则从去年的11.0%大幅上升至15.8%,超越了苹果3.7个百分点,坐上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厂商的宝座。这是苹果公司8年来首次从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公司的位置上滑落,跌倒第三。当季度,苹果的市场份额为12.1%,较去年同期的11.8%略有上升,本身业务依然稳健增长,本季度苹果卖出了4130万台iPhone。

三星电子依然是第一名,但市场份额出现萎缩,从去年同期的22.9%降至20.9%,手机销量为7150万部。

华为手机再较长时间周期内完成对苹果的超越,看成历史性的,这主要得益于2012年P系列手机的爆发。同样来自IDC数据,2017年,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为1.542亿部,仅次于苹果2.158亿部和三星3.114亿部,位居全球第三。与苹果近6000万部的差距对于2018年要卖出2亿部手机的华为来说,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以下几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将直接影响到在2018年剩下的不到半年里,华为是否能实现对苹果的真正超越?这也是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华为的这个全球第二,含金量有多高?

首先,华为全球第二这个名头是怎么来的?手机厂商的规模通常有很多指标来衡量,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会有各种第一,各厂商之间互相掐架的原因。但一般出货量是其中最直接的衡量指标,如果一段时间内,该手机厂商的出货量是全球第一,那么就可以认为它就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这也是判定华为第二季度全球第二的基本标准。

其次,华为“光长个子,不长肉”问题严重。华为手机的出货量数据中,包含有荣耀品牌。根据另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公司Canalys报告:荣耀占华为2018年第二季度出货量的55%,高于一年前的33%。今年上半年,荣耀国内市场保持了互联网手机品牌第一的位置,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更加出色,销量同比增长150%,海外销售占比也从此前的15%提升至20%。也就是说,荣耀品牌贡献了华为手机一半以上的出货量,而其较低的单机价格也造成了华为出货量大,但利润低的窘境。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指出,在利润方面,苹果手机以151美元的单台利润排名第一,三星单台利润31美元排在第二,国产厂商中华为以单台利润15美元排名第三,小米的利润就少得令人大跌眼镜,仅仅只有2美元。

第三,第二季度是苹果的销售淡季。苹果每年的iPhone 出货淡季就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在9月苹果新品发布会来临之前,华为通过旗舰P20系列、荣耀新品以及国内618等电商购物节、暑期热潮销售大量收集,完成对苹果的超越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第四,华为在北美市场受挫。今年年初,由于美国方面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美国的运营商和零售商合作伙伴都停止销售华为智能手机,与国内电商渠道占据大量销量的情况不同,这些合作伙伴的合作终止直接导致华为无法进入庞大的北美消费市场,这也让华为失去了攻击苹果后院的机会。

理论上看,华为在极速前进,而苹果几乎是原地踏步,华为在较长时间周期内完成对苹果的超越并非难事。但市场环境多变,华为这个全球第二的位置并不稳固。

换一个角度,同样是“大嘴”余承东的预言,他在MWC 2015上说,“未来,我们的主要对手是西方公司,而不是中国公司。未来三到五年多数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将消失,我们将成为市场领军者。”回看如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你会发现,这句话同样得到验证,在此次IDC公布的数据中,全球前五大手机厂商有3家来自中国。另外两家分别为小米和OPPO:第二季度小米卖出了3190万部手机,市场份额为9.3%,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8.8%;OPPO的销量则为2940万,市场份额为8.6%,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1%。

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华为为首的“中国军团”给世界带来的冲击,已经可以赢得我们的点赞了。

0 阅读:8
唐辰同学

唐辰同学

关注互联网科技及商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