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热度正在悄然下降,这两年相信大家已经有所察觉。其实张雪峰早就做出了一个神预言,有一天他发了一条消息称未来考研的人会变少,当时大家觉得这纯属无稽之谈,因为现实的竞争摆在眼前,人人都明白考研的好处,凭什么大学生不走考研这条路而选择其他的呢?
但没想到有女生爆料说现在大学的风气早已发生了变化。考研人数不仅在这两年接连减少了几十万人,而且在未来可能会减少更多,仅从报名人数上就能看出大学生的选择。

网友说他发现现实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地方的家长总是要求学生先考研,认为考完研再找工作也不迟。而小地方的家长在孩子还没毕业时,第一句话就是必须得考个公务员,以后才有保障。为何差距会如此之大呢?
其实大地方的家长并非不知考公务员的好处,他们想的是家里有钱有资源,孩子为何不多读几年书,尽情享受青春,之后再考虑考公务员的事。不过大学生们也不傻,尤其是现在的00后,他们的成熟程度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有一名女生爆料,在自己的宿舍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宿舍是个6人寝室,她今年读大三,按理说正是大家备考研究生最紧张的时候,是一切的开端,然而学校里的这6个女生全都选择了另一条路,那就是考公。
连辅导员也出来劝各位同学,说还是应该把考公放在首位。辅导员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过来人,他的想法比大学生们更深入一些。他认为不想让学生考研的原因是考研之后还是要找工作,不如直接就业。而且谁不知道体制内的女孩子嫁的好呢?

笔者听说现在考上体制内的大学生和考研的大学生待遇有很大的不同。考上研后,大家要忍受的是担心无法按时毕业,担心被分到的导师不好相处,这些都会让大学生精神压力增大。
而反观那些已经考上公务员的人,生活待遇则有所不同。女同学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可能是未来的结婚问题,因为她们在体制内都想找一个同样条件优越的男生。而男同学则相对幸福一些,比如一个复旦大学的男生今年考上了某某局。

据说他的资料送到单位后,就有不少领导过来查阅,因为家里有未出嫁的女儿,都想找一个未婚优质的大学毕业生。于是这个男生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和领导的女儿出去约晚餐、谈人生大事,不到一周就被白富美轻松拿下,每天下班两人都如影随形。
所以辅导员直截了当地告诉女大学生们,别只考虑当下找工作的问题,还得考虑嫁得好的问题。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庸俗,但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位家长的期望呢?不过也有家长表达了另一层担忧,或许他就是那位被网友调侃的来自大城市的家长吧。

他认为本科考公只能选择区县和乡镇机关,市以上只有极少数单位招收本科,这是当下的另一个变化,即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不少单位提高了用人标准,以前本科生可以报考的岗位,现在变成了研究生及以上,所以读研还是有意义的。
要不要考研考公,要看家庭能资助这个孩子走到哪一步,有没有人脉。如果有人脉,哪怕孩子读的博士是所谓的“水博”,工作不好找也没关系,因为人家的人生早已注定。但如果家长没实力,孩子就得靠自己努力了,现实一些总归是没错的。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