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三位司令官,两位去了台湾,还有一位留在大陆

新新愣是 2025-03-31 18:08:36

这一战只许胜,不能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的大城市、95%的工业和50%的人口、港口都落入了日本人的手里,在滇越铁路被日军破坏后,用3000条性命换回来的滇缅公路成为中国自救的唯一希望。

1941年底,入缅作战刻不容缓,国民党派出杜聿明是师长的第五军、张轸是军长的第六十六军和甘丽初是军长的第六军为主力部队,另有名将戴安澜、廖耀湘和孙立人等。

能压住他们的是何许人也?

蒋介石指派的第一位中国远征军司令官是罗卓英,但他并不是唯一的,另外还任命了2位。

罗卓英为何被换掉?接替他的分别是谁?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三人的结局如何?

10万人入缅,4万人还

中美英达成入缅作战的共识,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的部队浩浩荡荡向缅甸进发,能够全心全意战争,不用考虑政治因素,人人充满了战斗热情。

然而,远征军除了早期作战击退日军外,接下来的战斗屡屡不顺,两方面的阻碍难以解决。

其一,罗卓英同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史迪威出现严重分歧。

罗卓英广东人,曾在保定军官学校进修,跟陈诚的关系匪浅,参加过北伐战争,属于国民党的老人。

“围剿”红军的战斗,对日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战役等,他都是战斗的一线指挥人物。

选择罗卓英是蒋介石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可和他搭档的是史迪威,毕业于美国著名军校之一的西点陆军军官学校,还有在菲律宾服役的经历,被罗斯福总统重用。

美国强,而中国弱,史迪威虽然跟中国军队并肩作战,他心里始终是看不上中国军队的。

在史迪威认为中国军官于军饷问题上中饱私囊,对军饷的分配有了新的打算后,他和罗卓英的矛盾也彻底爆发。

弱国无外交,1942年冬,愤愤不平的罗卓英从印度返回重庆。

接替罗卓英的是蒋介石的嫡系爱将:陈诚。

但是,无论是陈诚,还是接下来的第三个人,都需要面对第二个方面的阻碍。

其二,缅甸属于热带气候,湿热是主要特点,远征军主力部队进入原始高林,蚊虫蛇鼠肆虐,苦不堪言。

远征军分东西两路作战,进入1942年4月,英缅军第一师已经被日军围困数日,18日他们传出只能再坚持一夜的消息。

西路远征军肩负着解救被困英缅军的任务,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为前线指挥,19日拂晓开始冲锋,肉搏战至傍晚才将日军击溃。

此战,中国远征军打出了实力,打散了英缅军的轻视之心。

东路远征军的情况不妙,先前的优势随着4月10日前后日军的支援部队赶到而消失,战斗至4月20日,第六军伤亡惨重。

最为关键的是,腊戍没能守住被日军占领,中国远征军的回国之路被切断,他们失去了国内的支援和兵力补充。

接下来该怎么走?两位司令官作出中国远征军撤出缅甸的决定。

进入缅甸的路不好走,撤出缅甸的路更加坎坷,时间进入5、6月,中国远征军赶上了缅甸的雨季。

暴雨山洪,冲垮的道路,毒蛇、蚂蟥,战士们的伤口发炎溃烂,被毒虫叮咬的地方病毒细菌感染,恶性疟疾、回归热等多个恶性传染病在军中蔓延。

等中国远征军全部完成撤退,入缅时的10万余人,此时仅4万人左右,非战斗减员严重。

在印度受训的中国远征军

那么,陈诚接替后,为何又换成了卫立煌?

百战百胜将军

陈诚是浙江青田人,曾到广东追寻孙中山的脚步,后受到蒋介石的赏识,他为了成为蒋介石嫡系,狠心与原配妻子离婚,娶了宋美龄的干女儿。

纵观中国革命的整个时期,国民党那边都有陈诚的身影,不过陈诚以忠诚蒋介石出名,他的指挥能力不出彩。

所以,蒋介石任命陈诚为第二任中国远征军司令官后,很快就让卫立煌出马。

卫立煌被称为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价为“常胜将军”。

他曾指挥对日的忻口会战,在国内士气低落的时候,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论军事素质和指挥作战能力,卫立煌当仁不让,蒋介石最初也属意他做司令官,但卫立煌在抗日问题上与我国思想高度一致,曾多次帮助我党,蒋介石介意他跟我党走得近,才将人选换成了罗卓英。

最后,碍于战斗形式,他又不得不请卫立煌出马。

在卫立煌的指挥下,西线远征军十战松山,占芒友、遮放,最后攻克国门重镇畹町,与中国驻印军在芒友与畹町之间的南坎会师。

中国远征军大获全胜,卫立煌也用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史迪威的赞扬,称他为“百战百胜将军”。

卫立煌带领远征军将领在松山前线指挥战斗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不会被磨灭,但解放战争开始后,三任司令官面临着选择,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还是顺应历史趋势?

三人结局各不相同

解放战争后,罗卓英和陈诚都追随蒋介石败逃台湾,他们的军事和政治生病相差无几。

罗卓英1950年就辞去军职,7年后直接退休养老。

可天不遂愿,1961年罗卓英就病故于台北。

陈诚始终备受蒋介石的信赖,哪怕到了台湾也被委以重任,长期担任重要职位。

可惜他和罗卓英一样身体不好,1965年3月就因肝癌去世,他们去世的年龄仅相差3岁。

卫立煌的选择跟这两人都不一样,一方面跟蒋介石始终防备他有关,另一方面也跟他心中有祖国,识时务,看清我党更有发展前途有关。

1956年毛泽东和全国政协特邀人士卫立煌(中)、谢无量在宴会上

所以,1955年卫立煌就在我党的欢迎下回到祖国,他先后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

不过,他的身体情况也不太好,于1960年1月病逝。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2016-12-18:1944年反攻滇西的中国远征军是如何组建和装备的?

海外网:2015-05-25:八千里路血与火:远征军第一次入缅惨败而退

0 阅读:24
新新愣是

新新愣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