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宴之道专栏】关于创新发展的看法

中创网宴 2024-07-11 09:24:10

@郑健教授什么是创新,社会是怎样进步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我看来,创新是永远存在的一种行为,它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我们的创业本身就是创新的一种。对于创新创业是包容的、宽容的、鼓励的。因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是创新的结果,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创新,没有模型、没有标杆、没有标准,而且是无止境的,所以说创新冒风险的概率是大的。另外,由于社会道德问题,有些存心不良的人打着创新的旗号,去实施一些诈骗的行为,就导致了国家在监管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刀切”。就等于给小孩洗澡,洗完了之后嫌水脏,就把水泼出去,结果孩子在盆里也被泼出去了,往往就会出现这么可笑的现象。古老的中华文明是怎样延续和发展的?可以说,中国人的创新基因当然是优秀的。“四大发明”是我们古代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中华文明上下 5000 年,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一脉相承,没有出现断层的文化体系。比方说,华为本身是没有的,这家企业是无中生有创造出来成为世界 500 强的。而且现在越来越靠前,我们中国的世界 500强企业已经是越来越多了。20 年前,中国的世界 500 强企业都在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工商银行这样的“中”字头垄断性企业。而今天,太多太多的民营企业走进了世界 500 强的前列,这就反映了我们中国人创新能力了不起。历史上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有固步自封的特点,叫枪打出头鸟。固步自封的后果是什么呢?就是导致创新的人不敢迈步,叫“出头的椽子先烂”,特别是封建思想导致了我们谨小慎微,谨言慎行,不敢说话,不敢做事。就像林黛玉进了贾府,步步小心、时时谨慎,这也就导致各种变法都是带着新旧冲突的矛盾在负重前行。从某种角度来讲,历史上创新的人,结果并不理想。改革就是创新,创新就是风险。“商鞅变法”商鞅最后是被车裂而死的,历史上变法的人物,最后都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如宋朝王安石被贬、清朝戊戌六君子被杀等等。传统的腐朽君主制和封建文化的糟粕打压了创新,导致了中国人确实有些胆小怕事,不敢乱动。就像我们的项目一出现点风吹草动,就有一些人胆小如鼠,这是一个基本的现象。但并不会因为这种原因,我们中国人的探索创新精神就不存在了。中国人的创新精神一直都在。这是符合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东西,怎么可能停下来呢?至于说政府监管,我不认为监管是坏事,如果你的发心好,把法律法规搞好了,合法了,就好办了。如果不监管而让骗子和“韭菜项目”横行,对我们这样发心正的好项目来讲,其实并不见得是好事。对于监管,我们是举双手赞成的。如何看待政府监管,发心正的项目为什么不怕监管?接受监管是必需的。没有政府的监管,骗子横行,乱七八糟,很多人还要踩坑,还要被割韭菜。只不过,监管的方法要分类裁开。对于发心正,本身就有创造价值,出发点是为了让老百姓挽回损失、找回尊严、找回自信,这样的好项目国家应该支持。对那些商业设计本身就有问题的、发心不正的、蝇营狗苟的项目,应该要严厉打击,保护正当的主流金融的上市项目,这是我们需要的结果。我们一方面要考虑向前冲,积极推进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还要防止负面的人、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对我们产生负面的效果。虽然说我们欢迎监督,但是在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在我们还不足够强大时,有些居心不良的人,导致了我们刚刚开始起步,在萌芽状态就被打压,影响我们的发展。所以我们得不断规范自己,并采取必要的一些防范措施,以求安全而快速的推进我们既定上市计划。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