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14年,在北京一家医院的急诊室,医护人员紧急接收了一位衣衫破旧的老人。
他神志不清,身上带着的简单行李里,除了几件破旧衣物和一些教学用品,再无其他。
很难想象,这位老人曾经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外交官,更难以置信的是,他与妻子已经“消失”了整整十年。
这十年,他们去了哪里?做了什么?
信源:光明网2014-07-24《晚年支教 夫妇情动苗乡》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就像石头丢进平静的湖里,激起了一圈圈波纹,也揭开了这对夫妇十年来隐秘生活的面纱。
朱敏才和孙丽娜,这对夫妇的人生轨迹,原本应该是一段令人艳羡的精英故事。
他们拥有令人瞩目的学历、令人尊敬的职业,以及本该安逸舒适的退休生活。
然而,他们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充满艰辛与挑战,却又闪耀着人性光辉的道路——到贫困山区支教。
朱敏才出生于1942年的贵州,彼时正值抗战时期,家境贫寒。
新中国的成立,为他日后的求学之路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对知识的渴望,他成功考入贵州大学英语系,成为全家人的骄傲。
大学毕业后,朱敏才进入对外经贸部工作,随后被派往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担任参赞,一干就是40年。
在尼泊尔,他亲眼目睹了当地人民的贫困生活,这让他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段经历也为他后来的人生选择埋下了种子。
与朱敏才不同,孙丽娜的成长环境相对优渥。
她是北京最早的一批英语教师,主要教授小学生,她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温柔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也被评为高级教师。
她与朱敏才拥有共同的语言,彼此理解,互相支持,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幸福的典范。
2005年,一个看似寻常的日子,却成为了他们人生的转折点。
电视里正播着贫困山区孩子们的生活,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教室也很简陋,但他们的目光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这些画面深深触动了朱敏才和孙丽娜的心。
他们特别理解,也明白教育对这些孩子有多重要。
朱敏才想了想,决定去山区当老师,孙丽娜也很支持他。
他们没有告诉任何人,悄悄地离开了北京,开始了他们长达十年的隐秘支教之路。
他们放弃了安逸,选择了一条充满未知和挑战的道路,只为心中那份对教育的执着和对孩子们的爱。
贵州的大山里,道路曲折,出行不太方便。
朱敏才和孙丽娜的第一站是望谟县第二小学,这里师资力量极其匮乏,孩子们能够接触到的课程也十分有限。
夫妇俩的到来,为这所小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些基础科目,学校还开了品德、音乐和体育等课程,目的是让孩子们接受更全面的教育。
一年后,他们再次来到了更远的尖山苗寨。
这里只有一位老师,负责教授全校学生,孩子们年龄参差不齐,学习水平也差距很大。
面对这样的情况,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孙丽娜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他们没有退缩,反而选择了迎头赶上。
他们去了寨子里的83户人家,挨家挨户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包括家庭背景和学习状况,然后为每个孩子制定了合适的学习计划。
他们对每个孩子都充满关爱,用心去影响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激发对学习的热情。
在尖山苗寨,老师们的宿舍是简陋的茅草房,四周透风,旁边就是厕所,条件很差。
不少老师觉得条件太差,干脆走了。
但朱敏才和孙丽娜夫妇却留了下来,成了当地最年长的支教老师,那时他们都六十多岁了。
孩子们为了补充学习资料,会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去山下买书,然后背着沉甸甸的书本再爬回来。
学校没有操场和体育设施,朱敏才就自己编了一套“尖山棍法”,带着孩子们锻炼。
孩子们听不懂普通话,他们就努力学习当地方言,并将方言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他们不仅是老师,更是孩子们的精神支柱,尤其是对那些单亲和留守儿童,他们给予了更多的关怀和爱护。
他们到处跑,找各种资源,帮学校拉赞助和物资。
他们设立了“白杨助学金”,与出版社合作,为学校捐赠了大量的图书,并组织了“书香文化节”等活动。
他们还筹集了300万元的建校资金,为学校添置了87台电脑和1000多本书籍。
随着学校条件的逐步改善,他们又选择离开,去到下一个更需要他们的地方。
十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多个贫困山区,从兴义市尖山小学到望谟县第二小学,从孟关乡世华小学到遵义县裕民小学和中心村小学,他们始终坚持着“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的信念,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十年,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人生长河里的一段路程。
但对于朱敏才和孙丽娜来说,却是他们倾尽所有,默默奉献的十年。
这十年里,他们与家人很少联系,孩子们只知道他们出去旅游了,并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在做些什么。
他们刻意隐瞒了自己的行踪,并非不孝顺,而是不想让家人担心,更不想因为家人的反对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2014年,命运的转折点再次到来。
朱敏才突然脑出血,情况很严重,需要去北京治疗。
这十年来,他们第一次回到北京,也是第一次与孩子们重逢。
在医院里,衣衫褴褛的朱敏才和孩子们相拥而泣,十年来的思念和担忧,在这一刻化作了泪水。
孩子们这才知道,父母这十年来,一直奔波在贵州的大山深处,为那里的孩子们点亮希望的火光。
十年支教,他们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
孙丽娜因为长期在暗淡的灯光下备课、改作业,再加上高原上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右眼几乎看不见了,左眼视力也只剩下0.03。
朱敏才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和呼吸暂停综合症等疾病。
但他们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他们说:“看到孩子们能够学到知识,我们就不辛苦了。”
他们把自己的退休金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为学校添置设备,改善教学环境。
即使在北京看病,他们也惦记着山区的孩子们,想方设法给他们捐款捐物。
2015年初,朱敏才和孙丽娜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他们因此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
他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个小山村,想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外面的新世界。
那一代人把信念看得比生命还重,我们向他们致敬。
这不仅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所代表的千千万万支教教师的致敬。
2022年,朱敏才因病去世,享年81岁。
他的离开让教育界失去了一个重要人物,也让山区的孩子们心里很难过。
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孙丽娜依然坚守在支教的路上,继续着丈夫未竟的事业。
她知道,还有很多孩子需要她,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她。
朱敏才和孙丽娜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思考。
他们的选择,看似平凡,实则伟大。
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