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上,相信不少人都被同一个难题给绊倒过,那就是常常给自家孩子讲道理,可孩子就跟戴了耳罩似的,压根儿听不进去。在宝妈宝爸的交流圈子里,只要有人提起这事儿,那场面,就跟点了火药桶似的,大家纷纷开始倒苦水,疯狂点头附和,可见这共鸣有多强烈了。
带娃出去逛街的时候,家里的玩具都快能摆满一屋子了,可孩子看到个同款玩具,还是立马开启哭闹撒泼模式,非闹着要买,好说歹说,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孩子怎么也听不进去,就是犟的要买。
不让孩子往地上洒水,不然滑倒受伤了就可了不得了,孩子就当对他说的话是耳边风,该咋洒还咋洒。天冷了劝穿外套,省得着凉生病,那更是苦口婆心到自己都佩服自己了,结果孩子依旧我行我素,根本不把老人的话当回事儿,这样的孩子可愁坏了好多家长,简直就是育儿路上的拦路虎。
有个特有名的麦拉宾法则,也就是常说的“7/38/55定律”。有相关权威研究指出,咱们跟别人交流互动时,对方接收的信息里,55%是靠观察咱们的手势、表情、肢体动作这些“无声语言”来获取的,38%靠听语调、语气等元素,而咱们实实在在讲出来的内容呢,仅仅占7%。这就好比咱们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可能也就听进去那么一丁点儿,大多都被“过滤”掉了。
要是家长讲道理时情绪没把控好,肢体语言比较夸张,孩子那小脑袋瓜瞬间就会拉响“警报”。这时候有的孩子会直接跟你顶嘴,就像个小刺猬一样“硬刚”起来,这就是所谓的攻击反应;有的会假装没听见,躲得远远的,开启“逃避模式”;还有的就直接愣在那儿,一脸懵圈,这是呆住了。而且教育专家经过大量案例分析和调研发现,讲道理的重复频率和最终的说服效果之间,呈现的是“倒U曲线”关系。简单说就是,讲得越多越像个“唠叨婆”“复读机”,效果反而越差,真是白费劲还没有效果。
6岁之前的多数孩子都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就像那个经典的“三山”实验展示的一样,孩子看事儿基本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少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比如说家里来客人了,孩子可能只顾着自己玩心爱的玩具,哪管家里来什么客人呀,根本看不见,就别说跟客人打招呼了,这就是孩子那个阶段的典型表现。
等过了6岁,孩子慢慢开始脱离“自我中心”了,可是这时候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了。我邻居家那孩子就是个例子,爸妈苦口婆心劝他好好学习,说不然以后没出息,结果人家小嘴一撅,反驳说要当网红,觉得只要会唱会跳会打扮就行,或者说要当专业游戏玩家,觉得读书不是必需的,压根儿不把爸妈的道理当回事儿。就这样,孩子对家长讲的道理越来越抵触,叛逆期也就提前来“敲门”了。
为啥讲道理老是效果不佳呢?其实就是因为家长讲道理时,肢体语言、语调这些因素会捣乱,让孩子很难接收到那关键的7%内容。所以孩子常常要么愣愣看着你,要么跟你顶嘴,要么装作没听见,而且咱越重复讲,孩子越反感,说服效果自然越来越差,毕竟不同年龄段孩子都是按自己的认知特点来行事的。
那些高层次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跟我们可不一样,他们教育孩子就是遵循这么个准则,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其他亲密关系里,咱得明白:“咱希望对方改变,是希望对方心里在乎咱、爱咱,而不是光因为对方做错了事。”打个比方,要是孩子不小心把水洒地上了,咱要是只知道指责孩子这不对那不对,孩子心里肯定委屈又不服气。但要是换个说法,和孩子讲:“宝贝,你看你把水洒地上了,一会儿我或者你可能不小心滑倒受伤了怎么办,那得多疼呀!而且我还得费好大劲儿去拖地,拖完地我这胳膊又酸又疼的,是不是特别累人呢?。”这么一说,孩子听了心里一软,往往因为心疼你、爱你,就愿意主动去改变了呢。
还有就是运用夸赞技巧,有个超好用的FFC夸赞模型,从事实、感觉、比较这三方面夸孩子。我有个朋友家孩子,以前对做家务那是“深恶痛绝”呀,自己的东西扔得到处都是,乱糟糟的,朋友怎么劝都没用。可有一回,孩子主动把纸屑扔进垃圾桶了,朋友可机灵了,马上抓住机会夸孩子。先是指出事实:“宝贝,我都还没提醒你呢,你就自觉把纸扔进垃圾桶了,真厉害呀!”接着表达感觉:“哎呀,妈妈(爸爸)看到你这么做,心里别提多欣慰了,而且地面因为你变得干干净净的,我可太开心了。”最后进行比较:“你看你这次扔得可真准呀,比以前进步太多了呢。”就这么一夸,后来孩子做家务越来越积极主动了,变化特别明显。
这么一对比,感觉那些低层次家长老是不停地跟孩子讲道理,这确实是个不太明智的方法。而高层次家长懂得用上面两招,就能巧妙引导孩子做出符合咱们期望的行为,不仅亲子关系会更和谐融洽,孩子也能越来越优秀。家人们,赶紧把这些妙招用起来呀,说不定就能轻松“降伏”家里的“小神兽”,让育儿之路顺顺当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