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及地下文物多寡,西安当仁不让。古代厚葬之风盛行,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地下简直是冻结古代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情形的神秘宝库,时间胶囊。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西安迎来了一次次“开库”时间,而在80-90年代咸阳国际机场建设时,一位小侯爷的“阴间手办”重见天日。
这咸阳国际机场,被网友戏称是“长安古墓国际机场”。仅是三期扩建工程(2020年7月破土动工),就勘探共发现各类古代文化遗迹4600余处,其中包括各时期古墓葬3500余座。这些古墓的主人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比如上官婉儿、武则天的亲妈等等,机场附近的小区直接原地升级成坟景房。
而上文提到的“小侯爷”则先一步出土,早在一期建设工程中,就重见天日。在一期工程中,共清理出汉、晋、北周、隋唐墓葬一百八十五座,其中令人惊喜的正是时间明确的北周墓葬十四座。其中有八座有墓志出土,据记载,这北周墓葬墓主人非公即侯,显贵非凡。
北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甚出名的短命王朝,是只有五帝的鲜卑族政权。但虽然国祚仅二十四年,但北周统一了此前分裂数十年的北方大地,为隋唐的一统打下了基础。
由于国祚不长,历史上考古发掘所见、年代明确的北周墓葬,数量很少。而因飞机场建设“横空出世”的北周墓葬,让人们多了些直观了解这短命王朝的一手资料。
在这8座墓葬中,有两座规模甚大且保存完好未经盗掘的墓葬,相距仅50米远。根据墓志可知,同属于一个家族的父子两代人。
其中一座是三人合葬墓,墓主人名为王士良,墓志为“大隋上大将军广昌肃公墓志”。在《周书》《北史》有传记载,王士良历任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四朝之官,入周后授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广昌郡开国公、少司徒,后于并州刺史任上辞官归老,卒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终年77岁。与王士良合葬的共有二人,分别是妻董氏与妾姜氏,董氏先殁,葬于后室,王士良与姜氏后亡,葬于前室。
王士良墓中,出土了一件精美的琉璃盘,敞口圜底,高3厘米,口径10.8厘米,底径2.7厘米,盘壁厚0.2厘米,口沿外有弦纹二周,盘腹外壁有三排椭圆形内凹磨花。根据做工、形态分析,此琉璃盘应为南北朝时期进口的萨珊玻璃器皿。
中国琉璃,有着比古陶瓷更加璀璨夺目的历史。从诞生到宋朝的几千年时间里,琉璃一直受到皇权和王侯将相等贵族的青睐。琉璃和美玉一样,被奉为神灵之物,代表纯洁和洁净。而能在墓葬中随葬如此精美且器型不小的琉璃器,可见王士良的地位尊崇。
而在王士良墓西北处,有一座豪华墓葬,墓道长35.72米,比王士良与妻妾的合葬墓更要气派,而墓葬主人,正是王士良之长子王德衡。
那为什么儿子的墓葬比老子的墓葬更气派呢?王德衡墓志揭开了疑团。
王士良与王德衡一氏自称出自姬姓贵族,祖上“后因晋乱,避地凉州”,北魏攻灭北凉后,先祖王景仁自北凉投入北魏,被封为敦煌镇将。王景仁入魏后,子孙官运畅通,其子王公礼,担任平城镇司马,因此,举家搬迁至平城。孙子王延之,担任兰陵郡守。而王延之的儿子,正是王士良。
王士良的嫡子,也就是王德衡,十二岁就入仕北齐,成为太尉彭城王府参军。北齐武成皇帝高湛即位后,王士良出授为豫州刺史,王德衡随父同行。周武帝保定四年(公元564年),北周晋公宇文护东征北齐,周将权景宣率领重兵包围豫州。王士良自忖 守城无望,便派遣妻弟董远秀前往敌营接洽投降事务,随即举城归降。
王士良归周后,王德衡蒙荫受到重赏,在降周的次年受封使持节、仪同大将军、新市县开国侯,此时王德衡虚岁刚刚二十,可谓是年少有为。
北周建德五年(公元576年),王德衡因病殁于长安,终年三十一岁,追赠为邵州刺史。如此可以知道,王德衡年少有为,又是嫡子,且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老父亲自然重视儿子的身后事。
而且,王士良虽然中年丧子,但他官运正隆,得到了北周朝堂重用,转任多州刺史,总管七州军事,也有能力就将儿子的后事大大操办一番了。
而相比王士良墓中的琉璃器,王德衡墓中的随葬品更多了一丝豪华。不仅有金银首饰、水晶珠与料珠、各式陶俑以及陶瓷实用器,还有一整套小巧精致的铜器明器。
墓葬是建筑的一种类型,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观念,相信人死后是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所以在世时生活所需的所有器物,都会重新制备一份。例如,人们就在各类墓葬中不止一次发现了迷你的桌椅、房屋甚至家仆牲畜等。
所有的陪葬品都是明器么?并不是。墓主人生前使用过的实用器物埋入地下,并不算是明器,只有那些专门为逝者定制的模拟的器物,才被称为明器。
而王德衡墓中的这一套,正是一套定制的冥器。之所以这么说,这是因为这一套铜器是微缩版。有提梁三足罐、铜鐎壶、提梁铜鍑、铜甑釜、铜五足炉、铜辟雍砚、铜唾壶、铜净瓶、铜盆、铜钵构成。
其中的
铜甑釜高7cm,甑高3.3、口径5.5、圈足径0.3cm,釜高4、口径3.2、腹径6、底径2.6cm,是一套小巧的“蒸锅”。
铜鐎壶通高7、口径2.5、足高2.5cm,也是一种炊器,用来煮水或温酒。
铜五足炉通高5,口径6.5,足高2.5cm,是秋冬季节烧火的炭炉。此外,还有铜钵、铜净瓶等迷你版炊具等,器型虽小,但制作手工一点都不含糊,玩把之间可谓非常可爱。
王德衡的墓葬中,这一套迷你版厨具非常受重视。背后原因也是因为这一套器具是定制版的冥器。
原来,墓葬中随葬的一般器物,只能确定年代下限,不能确定年代上限。毕竟,如果墓主人是一位收藏家,把生前藏品带进墓葬也很有可能。那这些器具的年代,就远远早于墓主人了。
而定制版的冥器,制作时代与随葬时间不会差很多。王德衡墓中的迷你版铜器,制造精巧、形制规范,让人们精准地了解到北朝晚期器物特点,这为今后人们对类似器型的文物断代,可以起到“标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