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产业链一览

02 行业定义
智能驾驶产业链:智能驾驶产业链是指围绕智能驾驶技术研发、生产、应用和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系统。
它涵盖了从上游的传感器、芯片、高精地图等核心零部件与技术,到中游的系统集成、整车制造,再到下游的出行服务、物流运输等应用领域。智能驾驶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人工智能算法和高性能计算平台,实现车辆的自主或半自主驾驶功能。
其发展推动了汽车产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多环节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智能驾驶实现原理:

03 上游产业链
智能驾驶上游产业链主要包括传感器、芯片、高精地图、云平台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生产。这些部件和技术是智能驾驶汽车实现环境感知、决策规划和控制执行的基础,对智能驾驶的性能和成本具有重要影响。
在智能驾驶上游产业链中,以下两个领域的发展前景最被看好:
激光雷达:作为高精度感知设备,激光雷达市场增长迅速。2024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55亿元,而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21亿元。
未来几年,激光雷达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4.7亿元,而全球激光雷达市场产值将从2024年的11.81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53.5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
激光雷达主要公司: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芯片:芯片是智能驾驶汽车的“大脑”,负责处理大量传感器数据并做出决策。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对芯片算力和能效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前景广阔。

04 中游产业链
智能驾驶中游产业链主要包括系统集成、整车制造以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等环节。系统集成商将上游的传感器、芯片、算法等零部件和核心技术整合到自动驾驶系统中,实现车辆的自主导航、环境感知和决策执行等功能。整车制造商则负责将这些系统集成到汽车中,完成整车的生产。此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为车企提供从硬件到软件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智能驾驶中游产业链中,以下两个领域的发展前景最被看好:
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些企业通过整合上游的技术资源,为车企提供定制化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落地。
包括近期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将大规模应用于海鸥、海豚等入门级车型,硬件成本预计降超40%,有望重塑智能驾驶商业化路径。
比亚迪智能驾驶概念股五大龙头: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能座舱与车联网平台:智能座舱和车联网平台是智能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到2025年,智能座舱市场空间预计达到811亿元,2030年达到1866亿元。这些平台不仅提升了驾驶体验,还为智能驾驶提供了更丰富的交互和数据支持。

05 下游产业链
智能驾驶下游产业链主要包括自动驾驶汽车的应用与服务,是智能驾驶技术落地和商业化的关键环节。其主要涵盖出行服务、物流与货运、消费者市场等领域,通过为终端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在智能驾驶下游产业链中,以下两个领域的发展前景最被看好:
出行服务:包括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和无人配送等。随着技术的成熟,Robotaxi有望成为未来城市出行的重要方式,其市场规模将随着运营范围的扩大和技术的普及而快速增长。例如,滴滴自动驾驶、Waymo One等企业已经在多个城市开展试点运营。

物流与货运: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干线物流和港口、矿山等特定场景的无人驾驶运输。图森未来、嬴彻科技等企业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随着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需求,自动驾驶卡车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06 行业发展趋势
2024年,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高阶智驾功能,正在快速普及到10万到20万的车型。按照国际标准,这属于L2级以上的高级功能。
2024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有58万辆新车标配了高阶智驾功能,比去年增长了近两倍。新能源车里,这个比例也超过了10%。这说明市场对智能驾驶的需求在增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像宝骏云朵、小鹏MONA 03 MAX这些20万以下的车,已经能用上城区NOA功能了。比亚迪提出“智驾平权”,其他车企也在跟进,未来两年,智能驾驶功能会越来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