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和奥迪继续深化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作。
据上汽奥迪方面消息,5月20日,继2023年7月签署深化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后,上汽集团和奥迪汽车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奥迪将与上汽集团联合开发专注中国市场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并基于该平台打造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网联车型。首批车型将是覆盖B级车和C级车细分市场的三款纯电动车型,首款车型将于2025年上市,上汽集团旗下的零束科技还将为该合作项目提供汽车智能技术。
早在2021年4月,上汽奥迪品牌就已经成立,随后上汽奥迪推出新能源车型Q5 e-tron。目前,奥迪有Q2L e-tron、Q4 e-tron、Q5 e-tron、e-tron等多款新能源车型在售,不过销量表现平平。与此同时,近期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车型销量也开始走下坡路,智己、飞凡等新能源品牌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
这场“世纪合作”,是前途一片光明,还是“难兄难弟”的无奈选择?
▲来源:上汽奥迪官方微博
上汽新能源车的“翻车”静悄悄此次合作中,作为国人引以为傲的“技术输出方”,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车型近期日子却并不好过。
上汽集团公布的销售数据显示,2024年4月,上汽集团新能源车型销量接近7.5万辆,同比增长9.33%,其中智己汽车销售3000辆,同比增加49.33%。然而,看似同比大幅增长的销量背后,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却悄然面临危机。
2023年12月,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车销量一度超过21.9万辆。然而,进入2024年,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车销量环比大幅下滑。2024年1月,上汽集团新能源车型销量超过9万辆,到了2月份的淡季销量下滑至6.5万辆,3月份销量回升至8.5万辆,然而4月份销量又下滑至7.5万辆。
▲智己LS6(来源:智己汽车官方网站)
自主品牌方面,智己在2023年12月销量超过1万辆。然而,进入2024年,智己的销量同样出现“跳水”,今年前四个月累计销量仅为1.3万辆左右,月均销量仅为3200辆左右,其主力车型智己LS6今年1月还实现交付4766辆,然而到了4月份智己的总体销量仅剩3000辆。
面对销量下滑,智己走上了“碰瓷式营销”的道路。在4月8日智己L6新车发布会上,智己L6在与小米SU7的关键性参数的对比中出现了参数错误标注,错误地标注小米SU7 Max版车型电机为“前IGBT,后SIC”,而实际上小米SU7 Max的前后电机均为碳化硅。
▲来源:智己汽车官方微博
随后,智己汽车和小米汽车就此事件上演了一轮又一轮的“口水战”,智己汽车也因此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目前,在智己汽车官方微博,只能看到4月9日0时47分发布的道歉声明,而在4月9日16时11分发布的第二份道歉声明微博则已经删除。
在一个月后的智己L6爆品发布会上,智己汽车选择低调行事,不再将新车与小米SU7进行对比,新车上市起售价也下探至19.99万元,与小米SU7展开正面竞争。5月21日,智己汽车表示上市一周后,智己L6锁单量超过1万辆。
▲智己L6(来源:智己汽车官方网站)
然而,上市伊始的热度能否转发为长期的销量表现仍不可知。目前,除了小米SU7,20~30万元价位的纯电轿车市场可谓强手林立,包括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EV、极氪007、极氪001等车型加紧争夺这一细分市场,智己L6的“价格战”能否奏效充满未知之数。
奥迪是“杂牌电车”?作为奥迪在全球的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奥迪电动化转型的重点市场。然而,在燃油车时代,奥迪的销量经常被奔驰和宝马压制,在“BBA”中只能充当“老三”的角色。
进入电动化时代,奥迪也积极开展电动化转型,然而还是未能摆脱“杂牌电车”的标签,此次与上汽合作打造纯电汽车平台,正是弥补自身缺少新能源专属平台的缺陷。
目前,奥迪旗下电动车均采用与大众集团品牌共用的4个电动车平台打造,包括J1高性能电动平台、MEB平台、MLB evo平台和PPE平台。其中,J1平台用于打造高端纯电轿跑车型,如奥迪e-tron GT,而MEB平台用来打造大众ID.纯电车型入门级车型。
奥迪品牌中国官网显示,目前奥迪在中国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包括Q2L e-tron、Q4 e-tron、Q5 e-tron、e-tron等,不过总体销量表现一般。其中,上汽奥迪的Q5 e-tron在今年4月的销量为470辆,一汽奥迪的Q4 e-tron和e-tron同期月销量分别为1523辆和12辆。
▲奥迪Q5 e-tron(来源:上汽奥迪官方微博)
与之相比,宝马的纯电汽车销量却在豪华品牌中率先突围。今年4月,宝马i3单月销量4489辆,宝马iX3也有3317辆的销量。
目前,无论是合资品牌或是自主品牌,降价换量都已经成为主流。即使是“BBA”的热门燃油车,也在走“价格战”的道路,拥有豪华品牌价值的“BBA”们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中。
于是,豪华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市场上非常尴尬的存在。一方面,与自主品牌的高端新能源车型相比,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在售价、智能驾驶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另一方面,售价高昂的豪华品牌新能源汽车,还要与自主品牌和主流合资品牌的低价新能源产品竞争。
如此一来,上汽与奥迪此次合作生产的纯电车型,同样会面临上述尴尬局面。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上汽与奥迪面前——消费者是否愿意花30到40万元购买上汽奥迪的纯电车型?
因此,此次上汽与奥迪的合作,究竟是强强联合,还是“难兄难弟”之间的被迫抱团?答案只能留待市场检验。
就上汽与奥迪此次合作的细节、上汽新能源车型销量下滑等问题,《消费者报道》向上汽集团方面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图片来源:上汽奥迪官网
上汽说用华为先进技术会失去灵魂,如此心术不正,和神仙合作也没有用!只配做外国人狗!
前有奔驰宝马挤压,后有全供应链条的国产车,奥迪大众不好忽悠了
不降价,就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