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带着宝宝参加完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来到附近商场溜达。宝宝好奇的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
就在这时,我意外地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 —— 班上的小P和她的妹妹小Y。“老师好!” 是他们先跟我打的招呼,两张稚嫩的脸上绽放着纯真的笑容。我停下脚步。小P显得比较内向,只是抿着嘴微笑,而小Y则开朗许多,主动跟我说起话来:“老师,这么巧!”
看着她们可爱的模样,我心里涌起一股温暖:“来,老师请你们喝饮料。” 姐妹俩先是一愣,然后害羞地低下了头。“老师,不用了。” 小P小声地说。
“没关系,小P,你最近有进步,就当是老师给你的奖励吧。” 在我的坚持下,她们最终还是接受了。拿到饮料后,姐妹俩轻轻说了声:“谢谢老师。” 看着她们小心翼翼地捧着饮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的心里也充满了欣慰。在这样不算太凉的季节里,手捧一杯冰凉的柠檬水,内心无疑是澄澈的。
这时,宝宝好奇地看着姐妹俩,小Y主动伸出手,说:“老师,让我们带着小妹妹一起玩吧。” 我点点头,把宝宝的手交到她们手中。姐妹俩非常小心地牵着宝宝,眼神里充满了关爱和呵护。这时,我又想起了小P经常在作文里写到在家帮忙带妹妹的细节,便主动询问了她们关于日常生活的问题,想要更加了解她们。
小P只是低着头回答我:“现在不用了。”我们聊到更小的妹妹,也聊到爸妈。小Y则无所顾忌,笑嘻嘻地跟我聊起:“妈妈在楼上饭店上班,我们在一楼玩耍,晚上还要去帮忙呢!”小P则没有说太多。
面对我的谈话,姐妹俩竟是截然不同的表现,体现了她们迥然不同的性格。我心里一酸,“你们晚上还要帮忙做事吗?”小Y笑着抢着回答:“要呀,老师,我们晚上要帮妈妈刷碗、摆凳子,经常要十二点才回家呢,十一点半就算早的啦!”
在我的眼里,小Y的身上透露着天真无邪,而小P就沉重许多,言谈举止都是自卑的,或许她是家里的老大,已经体会到了生活的无奈?跟小P聊天,我的内心是克制的,我不敢多问,生怕一不小心触碰到她内心深处脆弱的防线。
玩了一会儿,小Y眨着灵动的眼睛,对我说:“老师,楼上的口腔医院有爬爬垫,还有滑滑梯,我们带小妹妹去玩吧。” 看着她期待的眼神,我欣然同意。来到口腔医院的儿童游乐区,宝宝兴奋地跑向滑滑梯,姐妹俩紧跟其后,小心地护着她。“小妹妹,慢一点,别摔着。” 小P轻声说道。小Y则在旁边笑着给宝宝加油,还不厌其烦地示范了一遍又一遍。
小P虽然内向,但她的细心和善良让人感动;小Y开朗活泼,富有创造力和主动性。她们有礼貌、懂得关爱他人,这些品质远比成绩更加珍贵。看着她们认真而专注的样子,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一刻,她们不再是班上让老师操心的后进生,而是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小天使。现实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往往忽略了像他们一样的孩子的个性和内心世界。就像小Y和小P,也许在学习上她们暂时遇到了困难,但这并不代表她们没有潜力,没有未来。
快要临近中午了,我告诉姐妹俩我们要回家了。我给宝宝穿好鞋子,小P把桌子上的那杯我喝了一半的柠檬水递给我。给宝宝穿好鞋子后,我引导宝宝跟姐妹俩招手、飞吻、说再见,姐妹俩也同样以微笑回应。
这次在商场的偶遇,让我对这两个孩子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次偶遇也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是在生活中的点滴相处。用真心去了解他们,捕捉他们身上独特的闪光点,那将会是一次全新的“遇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