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哄女友写借条,分手后被告要退还!恋爱经济如何调控?

小唐看世界 2025-03-25 14:53:12

恋爱,本是满含甜蜜与温馨的美好旅程。可四川绵阳这对情侣的经历,却将爱情的甜蜜幻化成法庭上的针锋相对。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隐情?

甜蜜终结,借条引发纷争

侯女士与柯先生曾是令人羡慕的情侣,四年的恋爱时光里,转账往来不断,每一笔钱都似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谁能想到,分手后,一张17万元的借条让两人对簿公堂。

侯女士手持2023年2月柯先生写下的借条,还有2021 - 2022年的四份转账凭证,向法院起诉,要求柯先生偿还16万元(已扣除先前归还的1万元)。借条清楚表明,柯先生因装修房屋借款17万元,2023年底还款。曾经的恋人,如今为了借条站在对立面,实在令人唏嘘。

庭审对峙,双方各执一词

法庭上,柯先生承认借条和转账记录真实,却抛出惊人说法:写借条只是为哄感情出问题的侯女士开心,并无真实借款。他还称,同居期间自己向侯女士转账110多万元,远超对方转给自己的66万多元,所以自己无需借款,即便有借款也已还清。

一方坚称借款存在,一方坚称借条是哄人手段,双方僵持不下。到底是侯女士借故索要欠款,还是柯先生企图赖账?真相扑朔迷离。

法院断案,厘清事实真相

绵阳涪城法院经审理,从多方面剖析案件。从证据看,借条、转账记录、录音等形成完整证据链,证实柯先生因装修房屋借款17万元。虽说恋爱同居时柯先生转账更多,但特殊的情侣关系,不能仅依转账金额判断借款及还款情况,况且柯先生也未对其他转账性质举证。

再者,柯先生与侯女士录音交流冷静,柯先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理当清楚出具借条的法律后果,且未在法定期限内撤销或变更借条。基于此,法院判决柯先生偿还本金16万元及相应利息,判决已生效。

恋爱经济,藏着复杂难题

这起案件揭示出情侣间经济往来的复杂。恋爱中,情侣转账频繁,性质却难确定。可能是爱意赠与,像情人节红包;可能是借款,如一方资金困难时的求助;也可能是共同生活支出,比如房租。感情破裂时,这些经济往来极易引发纠纷,准确认定款项性质成为司法难题。侯女士和柯先生的多笔转账,就让案件变得棘手,提醒情侣们要谨慎对待经济问题。

法院提醒,敲响警钟长鸣

法院提醒,判断同居期间民间借贷关系,不能仅凭借条和转账记录认定借款,也不能因转账金额差异否认借款。需审查借款合意、实际交付,结合当事人经济能力、感情状况、借款金额及用途等综合判断。

情侣特殊关系使经济往来复杂,增加款项性质认定难度。证据意识不足或证据保留缺失,易导致法院认定的法律事实与实际有偏差。所以,切勿因冲动或哄人随意出具借条。恋爱时要分清感情与经济,树立证据意识,保留书面证据或聊天记录等,以便维护自身权益。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