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捐监到捐命,王亶望的悲剧,乾隆时代的反腐斗争!

梧桐说历史 2025-01-04 10:26:09

“买个官儿也能惹出麻烦?王亶望这事儿,真是让人眼界大开。”这话一说,你可能就感兴趣了。来,咱们一块儿探究一下清朝官场的这一幕戏。

在清朝时期,有这样的说法:“家境好,条件优越,但孩子读书总不争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顺治六年,清政府推出了捐监制度,让富人通过捐献粮食来换取学历,甚至直接购买官职。王亶望就是利用这个制度,未经考试就坐上了县长的位置。但这一制度后来变了调,捐献粮食变成了捐献银两,官场的腐败由此滋生。

乾隆三十一年,乾隆皇帝认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废除了捐监制度。然而到了乾隆三十九年,贫瘠的甘肃遭遇了灾荒,没有粮食可不行,捐监制度又重新启动。乾隆皇帝特别强调:“只能捐献粮食,不得折合成银两。”王亶望到了甘肃后,脑筋一转,便将粮食折成了银两,自己荷包满满,手下人也跟着受益。他还设立了“驻省办”,公然敛财,甘肃的官场成了他的聚宝盆。王亶望在甘肃做得风风火火,半年后,他向乾隆汇报,声称已有19017人捐监,捐献粮食80万石,三年后,捐监生达到15万,收到监粮600万石。王亶望政绩斐然,不提拔似乎说不过去,于是乾隆将他调往浙江担任巡抚。

王亶望到了浙江后,因一桩案件受到牵连。他感到形势不妙,可能要被调查,于是急中生智。他想:“我为国家做点贡献,乾隆应该会保护有功之人。”于是,他向乾隆表示,愿意捐献50万两银子用于国家建设。没想到,这一显富反而让他被调查。

按照乾隆制定的律法,“贪污数额达到一千两以上者判死刑。”如果严格执法,甘肃的县级干部都将人头落地,那不就无人管理了吗?乾隆只好修改律法:贪污两万两以上者,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万两以上,两万两以下者,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一万两以下者,再行商议。五千两的,那就罢了,反腐败也得跟上时代。乾隆一下子将腐败的立案标准从一千两提升至一万两。

按照这一新的司法解释,上报的名单仍旧让乾隆大吃一惊,需判死刑的仍然众多。乾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再次出台新的司法解释,贪污两万两以上者,若以往有优秀表现,如获得嘉奖、立过三等功等,可以免除死刑。这一司法解释出台后,挽救了大量干部,最终只有52人被判处死刑,194人被流放或抄家。

王亶望的故事,虽是历史的一页,却映照出官场腐败的严重性。乾隆的妥协,虽保一时稳定,却也暴露出制度漏洞。今日反思,仍需警惕,防腐反腐,任重道远。只有法治严明,才能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0 阅读:25
梧桐说历史

梧桐说历史

第五子淳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