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应天保卫战之江东桥故址寻访

诗意评旅游 2025-02-09 04:44:45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军攻占集庆路(今南京),改名应天。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攻陷太平(今安徽当涂),打算联合张士诚合攻应天。朱元璋知道康茂才与陈友谅有旧交,便让他写信给陈友谅,诈为内应,诱其轻进。康茂才派使者去见陈友谅,说自己镇守应天城西门户新河口江东木桥,愿作内应。约定后,连夜将江东木桥改筑成石头桥,并于新河口跨水筑虎口城。不久,陈友谅率水军东下,到达江东桥,发现是石桥,虎口城戒备森严,连呼约定的暗号“老康”没有回应,方知中计,急率军撤退,退至龙湾时,明军伏兵四起,大败陈友谅。

康茂才(1314-1370年),元末元政权淮西宣慰使,1355年归降朱元璋,1360年帮助朱元璋引诱陈友谅进入伏击圈,为消灭盘踞在长江流域的朱元璋劲敌陈友谅,发挥了重要作用。康茂才卒于洪武三年(1370年),追封蕲国公,葬于南京北郊。因墓穴已无迹可寻,2000年将墓前神道石刻迁移到白马公园,按原规制排列。由此可见,康茂才的生前与死后俱是风光。

朱元璋应天保卫战的故事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刘以海老师组织的“十朝史迹寻访之旅”,带领我们寻访朱元璋应天保卫战之江东桥及虎口城故址。

我们来到“江东门人行过街通道”东入口。

江东门,南京明城墙外郭城十八座城门之一。外郭城,为加强南京京城的防卫,始建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丘陵、垒土为主,只在城门等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筑城砖,俗称土城头。

江东门位于南京城西,临近长江东边,得名江东门。东往水西门,西通上新河、河道连通长江。

如今江东门以及城门外的江东石桥,连遗址都找不到了。1985年,江东门附近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城门故址大致位于今茶亭东街与江汊路的路口,江东门纪念馆围墙外,我们在江东门故址处合影留念。

江东桥及虎口城故址,连同上新河都湮没于江东中路的高楼大厦之中,根据江东门故址外推,大致在江东中路这个位置。

民国中央军人监狱旧址,邻近江东门故址,位于茶亭东街242号,始建于1930年,是民国时期南京“四大监狱”之一。

恽代英烈士殉难处,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在中央军人监狱里的操场上被枪杀,年仅36岁。记得很久前我在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看到过恽代英的獄中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我一直以为恽代英牺牲于雨花台。

刘以海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恽代英烈士的生平事迹,并指出碑后面文字记载“1931年4月21日被国民党枪杀在监狱里的操场上”,牺牲日期有误。

十朝史迹寻访之旅,严谨的寻访态度应该是我们团队的理念与追求。

0 阅读:0
诗意评旅游

诗意评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