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与菩提祖师学艺时是走了捷径的,与狼虫虎豹、鱼虾龟蟹不同,孙悟空本就是一个具有类人形态的猴子,所以他在修炼时就省去了先修人身的漫长过程,也正因为孙悟空未先修成人身让他在施展地煞变时略有瑕疵。
一、孙悟空的地煞变存在缺陷熟悉西游故事的书迷都知道,孙悟空变成任何东西都可以随心所欲,唯独在变化成人时因为少腮而不能笑,他一笑就会露出猴相而出纰漏,比如孙悟空在变成小钻风时只偷笑了一下便露出雷公嘴来,从而被妖王识破身份给擒住,孙悟空这地煞变的破绽险让他些栽在这阴阳二气瓶里。
另外,孙悟空在变成九尾狐狸去糊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时,被吊在梁上的猪八戒恰好看到了孙悟空的猴尾巴而轻易识破其身份,由此再次暴露出孙悟空修炼时走捷径的缺陷。
在西游故事里,虽然凡有九窍者皆可修炼成仙,可周天之内的原始五仙却只有天、地、人、神、鬼。本来属于五虫的蠃、鳞、毛、羽、昆要修炼成仙,这本就是夺天地造化的渡劫之法,所以对五虫而言脱去旧壳修得人身便是成仙的第一步。
二、通天河老鼋为何对修成人身很在意取经队伍来到通天河时遇到一个修行已有1300余年的老鼋,它虽修炼到延寿身轻的地步,可始终无法脱去本壳修成一个人身。不能修成人身它也就无法成仙摆脱生死簿的束缚,所以老鼋把这件事才很看得很重要。
老鼋很热心地驮着取经队伍游过了这八百里的通天河,其实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都会腾云驾雾,他们要渡过这通天河很容易,这一介凡胎的唐僧最需要老鼋之助,故此唐僧渡过了通天河后对老鼋十分感激并许诺取经回来后重重相谢。
可老鼋对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客套话并不在意,它只求唐僧到西天圣地之后帮自己问问几时可脱旧壳得一个人身,先帮忙再求助的老鼋颇有心机,因为它知道如来佛祖可知过去未来之事,自然他的问题不在话下。
三、唐僧并非是真的忘了帮老鼋的忙唐僧见老鼋如此恳求只好连忙应允,可当了灵山求取真经时,不但唐僧把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就连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三位也都没有提醒唐僧,这又是为何呢?
书中的交代是唐僧到了灵山后专心拜佛,忙于应酬去参见灵山上的诸位佛陀和菩萨们,心无杂念的他自然把老鼋托付给自己的事给搁下了。这里的搁下其实并不是指的忘记,书中特意交代了唐僧的状态,“意念只在取经,他事一毫不理”,从这12个字可以看出唐僧把老鼋的嘱托已经被归为次等重要的事了。
即便是唐僧真的把这事儿给忘却了,取经队伍里还有向来知恩图报的孙悟空,可此时取经队伍都像是忽然集体失忆了一样对老鼋的这事都只字未提,这就有耐人寻味了。
在三鱼看来,唐僧此时没帮老鼋问寿元之事是有其考量的,首先来说唐僧这次来灵山求取真经是带着重要使命的,他奉旨前来代表的是大唐皇帝李世民,从一定程度上唐僧更像是大唐万民的特使,虽然说这是求佛垂恩赐经以济众生,可这无疑也是帮灵山的大乘佛法东传的绝好契机。
尽管如此如来还是上来就对唐僧进行一番训教,他指出东土大唐所在的南瞻部洲种种乱象和不堪,以此来推出他那三藏真经的万般妙用。上来就被耳提命面的唐僧哪还敢提什么帮老鼋问寿之事,倘若真经还未到手就给如来留下一个愚昧不明的印象可就不太妙了。
四、唐僧此时不能问也不敢问此时的唐僧是不能帮老鼋问这件事的,毕竟传经东渡这是一件很大的事,而此时又是一个灵山佛陀、菩萨、罗汉、金刚都在注目的盛大场合,唐僧若此时提出这件私事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除了不能问之外,三鱼觉得唐僧此时也不敢问,如来佛祖无灭无生,可知过去未来之事,这一点可谓三界修者皆知的事,不然不会连身在通天河里的老鼋都对此深信不疑。
在孙悟空和六耳猕猴闹上灵山之时,如来佛祖展示出他比在座的佛陀、菩萨高明的地方,他不仅可以普阅周天之事,更能识遍周天之物及种类。故此,以如来之能自然可知老鼋的寿元几何,可此时唐僧在大殿里向如来询问此时,这无疑等于让如来当众泄露天机。
在整个西游故事里,可以料知过去未来之事的人有很多,连袁守城这样的术士都可以料定泾河龙王的运数,可真正掌握过去未来变化规律的人并不多,术士能掐会算不过是按照卦术照本宣科罢了,他们并不能真正掌握未来之事的演变,譬如袁守城为泾河龙王指了一条生路去求太宗李世民,可泾河龙王最终还是被魏征斩了,所以术士能算的只是运术和气术,他们根本掌握不了一个人的命数。
五、修者寿元之秘牵连生死簿真正掌握三界众生命数的便是生死簿,只有佛、仙、神圣的命数不在此列。尽管在西游故事里没有言明编写生死簿之人是谁,但是根据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我们也不难猜出,比如可以遍识周天之物和种类的如来佛祖便很可能是其中的一位,因为要编写生死簿必须要具备这个能力。
除了如来佛祖之外,在地府还有一个具备这个能力的人,此人就是地藏王菩萨,他的坐骑谛听对周天之事和周天之物的辨识能力可比肩如来,谛听应该是地藏王菩萨编写生死簿时最得力的小帮手。
生死簿的运转事关三界的秩序,这自然需要三界各方最高层来掌握,如来佛祖和地藏王菩萨都属于佛统代表,三清自然便是道统的代表,再加上人教的代表,最终由玉帝过目后盖章认定,这可能就是生死簿的编写过程,术士们的卦术只能对其管中窥豹来测运术而无法断定命数的原因便是如此。
十殿阎罗曾对太宗言道,“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不难看出连泾河龙王这样等级的八河都总管司雨正神都难逃生死簿的劫数,通天河里的老鼋更是册上有名,老鼋要脱壳修成人身进而成仙,这就需要逆天渡劫,其成功与否早就写在生死簿是既定程序了,所以即便是如来佛祖也不好去擅改,因为玉帝是为生死簿盖棺定论之人。
六、急功近利的老鼋老鼋拜托唐僧向如来问此事,刚到灵山的唐僧不能问也不敢问,因为场合不对时机也不对,当然唐僧并不是无心去问。唐僧过了凌云渡已经知道自己已脱凡胎,他把传经大事办妥后,再找向如来私下询问老鼋之事机会多的是,或许成佛的唐僧亦能参透天机去告诉老鼋,如此一来这也不算背信弃义。
可终究老鼋太心急目光又短浅了一些,它误以为唐僧是背信之人而把其丢入通天河,老鼋成就了取经队伍的第八十一难,可它很可能再也得不到心中的答案。
通过老鼋的所作所为,不难看出它是一个施恩求报的功利之人,即便是唐僧真的忘却了帮它问寿元之事,可取经队伍终究曾帮它赶走金鱼精夺回水府,这对老鼋而言也算是一大恩情。
老鼋私欲作祟却全然不顾重获家业之恩,当施恩索利不成便翻脸不认人,这也许便是它一直难脱本壳的主要原因。修炼除了精进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修心明智,如果老鼋这急功近利的心念不能摒除,即便他最终修成仙,最终也可能重蹈泾河龙王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