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婚时,老公没工作,他立志考律师,兴冲冲买了一堆书回来,进门就给他母亲打电 话。
他母亲在电话里一通嚷,隔着电话我都听见了:“你口才那么差劲,是当律师的料吗?”
第二天,他就把书都退了。
我这种很早就离开家、很自立的人当时目瞪口呆,不可理解。
后来读《恰如其分的孤独》这本书,读到“独立与依赖的冲突”时,突然明白了:母亲在孩子需要时及时出场是重要的,而在不被需要时得体退场更重要,否则容易养出“妈宝男”。
这种没有完成分离---个体化的孩子,在跟配偶建立亲密关系时,会觉得对不起母亲,他从母亲那学会了怎样照顾配偶,会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得过分体贴,但在心理上无法与伴侣进行深度情感连接。
书中给出了如何做到依赖和独立,找到关系中的平衡。
所以感觉这本书不仅是本心理书,更像个工具书,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实际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理论解释,找到原因,让人恍然大悟,接着又给出了解决办法。
比如,孩子有拖延的毛病,他越拖延,我越急。
看了书后,我发现是我有问题,而不是孩子。
不管学習还是生活上,我会不断提醒他:该写作业了,还有5分钟该关电视了,该上床睡觉了……
“反复提醒不仅代表着对他人的一种不信任,也意味着我们想要对他人乃至他们的时间进行掌控。”
孩子被不断提醒,他会觉得很不自由,他想要偷得一点自由,所以就拖延,拖延是他小小的自由。
根据书上的方法,我重建自己的安 全感后,孩子拖延的毛病也好多了。
摘抄书中的一些句子:
1.“女为悦己者容”是对他人评价的在意,要让别人喜欢自己,就要精心妆扮;“女为己悦者容”是说我在意,因为我喜欢,别人爱咋想咋想。“悦己”“己悦”两字只是颠倒了顺序,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
2.要接纳一个完整的自己,而不是接纳一个完 美的自己。
3.因为了解而理解,因为理解而和解,因为和解而成长。
4.这个世界上真正有一个人需要被讨好,那么自己才是最应该被自己讨好的那一个。
5.自卑的对立面不是自信,而是自尊。
6.痛苦无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选择是否受苦。
7.如果讲求关系的“人情”维系,就容易产生边界感不强的情况。边界不清,责任就不清,关系就很容易成为一团糨糊。
8.我们抱怨原生家庭,是因为我们把所有的攻击性、恨意、无奈、所有的无力全部投射上去,把所有的不好归责于他人,这样我们就可以逃避面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躲在怨恨里,躲在过去,不放过他人,也不放过自己。
END
作者:悠悠,左手公文,右手新媒体文,深度读书爱好者,慢煮生活,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