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森效应:为什么我们会在关键时刻失误?

凭栏听雨闲读书 2024-05-11 19:32:26

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曾经面临过失败。

我们也总是听到大人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然而,有时现实充满不确定性,即便我们事先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全力以赴,失误还是可能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失败呢?

心理学界有一种现象,被称为“扬森效应”,指的是平时表现良好却在紧要关头出现失误的现象。

换句话说,有时即便我们已经尽力了,但失败仍可能发生。

面对这样的失败,与其死磕,甚至陷入自责,不如宽恕自己,用更积极的心态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在美国,有一位名叫马修·埃蒙斯的射击运动员。

他是历史上第十二位在世界级50米步枪三姿比赛中打出满环600环的选手。

这项比赛要求选手使用卧姿、立姿、跪姿三种姿势,向距离50米的靶子射击10发子弹。

从埃蒙斯的成绩来看,他绝对是这个项目的顶尖选手。

然而,即使是他,也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上未能把握住最后一枪。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尽管已经领先三环,他最后一枪打偏。

四年后,又是最后一枪,他再次失手。

又过了四年,在决赛场上,他同样未能在最后一枪中获胜。

当我们在关键时刻遇到问题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寻找是否有主观因素导致失误,比如是否过于紧张、轻敌,或是准备不足。

但实际上,现实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有时,尽管平时表现良好,在紧要关头还是会出现失误。

幸运的话,这些失误可能只是发生在不太重要的时刻,但有时它们却会出现在人生的关键时刻。

这就像是一堵隐形的墙,你知道它在哪里,但却永远不知道何时会撞上它。

我们能做的,首先是了解并接受它。

这样,当我们真的遇到时,就不会迷茫并忘记前进。

我们应该让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及时调整心态,不要过度自我怀疑。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反思。

遭遇失败后应该进行反思,但不能过度沉溺于失败,做太多的自我批评和否定。

换言之,在人生的赛道上,输和赢其实都很正常。

如果每次失败后都要找到一个内在原因,可能根本做不到。

因此,失败不一定是成功之母;只有从失败中反思、反省出问题,才一定是成功之母。

但反思不是自我怀疑,也不是过度纠结。反思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纠结于问题。

反思让我们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既然失败已经发生,沉溺于过去无济于事,我们需要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眼前的事务中。

因此,面对失败,要正确地处理人生的种种挑战。

首先要认识到“扬森效应”的存在,它提醒我们无论平时表现如何良好,关键时刻都有可能出现失常。

“扬森效应”是一个现实,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但无法预测它何时何地会出现。

面对失败,我们应该反思,但绝不能沉溺于其中。我们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活在当下。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