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啥不学学欧美公司通过“邮件”沟通工作呢?

月三舟 2025-03-29 23:14:16

即时通讯,就是各种聊天应用软件的统称,比如我们国人经常使用的微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好处就是回复响应都很快,而且沟通时机也更灵活,随时随地想发就发,除此之外,语言组织也相对随意,不会显得很严肃拘谨,给人一种放松沟通的感觉,那这么好的即时沟通软件,为什么在欧美公司的工作流程中却得不到推崇,反而他们更喜欢使用邮件呢?

邮件在工作中有个好处,就是在沟通某个事情的时候,可以通过邮件文档整理,将整个事情完整的描述出来,而不是像IM那样,所有的信息都是碎片化,容易让人“混乱”,比如当你在和某个同事通过IM沟通时,就有可能因为其他工作的突然插入,或者突然弹出的即时聊天消息,打断你们的语言组织思路,最后导致你们对沟通事件的描述缺乏完整性,或者说容易对关键点有所遗漏,而邮件对即时性要求就没那么高,所以你就有足够的时间思考,组织语言,整理材料,最后还可以核实检查后再发出去,这样看似效率没那么高,反而还提高了效率,因为邮件内容足够完整且质量很高,这样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变相还减少了沟通成本。

而且邮件这种沟通方式本身就是严谨正式的,因此还可以作为沟通协作的“契约”。因为整个邮件内容,对于事件主题,发送人和接收人姓名,发送时间,接收时间等等都有明确的描述,对于以后沟通事件的追溯以及文件档案的留存都是极为有利的,因此当部分中国企业还在微信群里口头确认合作的时候,欧美公司早已通过往来邮件构建证据链,一旦出现纠纷,一封邮件能抵过十页聊天记录,为方便理解,就拿离我们最近的例子打比方吧,在工作中遇到涉及离职或裁员的情况,邮件沟通的正式性就相当重要了,因为员工在和HR针对自身权益补偿的协商过程,都需要全程留档,以防和公司协商不一致,到时可以作为法律维权的证据,这些可都是邮件沟通实实在在的好处。

除此之外,邮件沟通还能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拥有边界感,即时聊天在工作时间内沟通还可以理解,但是在休息的时候,有的公司领导还是寄希望于通过它随时随地都能联系上自己的员工,如果员工因为私事耽误了,不能及时回复的话,有可能还会引来领导的不满,真有种7x24小时原地待命的感觉,让人喘不过气来,这样下去,工作生活可就真成一团乱麻了,而邮件最革命性的价值,就在于它重新定义了工作时间的边界。比如荷兰法律就明文规定“下班后无需回复工作邮件”,这确实也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工作的本质就是为了生活,如果生活还被工作大肆占有,那么人生的意义就太索然无味了。

好在我们的年轻一代已然醒悟,通过实际行动让职场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比如95后开始整顿职场的第一枪,就是拒绝在下班后接听工作电话或者回复工作微信,据非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使用企业邮箱的95后同比增长47%。当然,邮件沟通不止给员工定义了工作的边界,也给公司提供了生产价值,比如某科技公司试点“邮件优先”制度后,会议效率提升40%,员工焦虑指数下降28%,这也确实颠覆了我们国人对于邮件价值的认识。

选择即时通讯软件还是邮件,从来都不是技术领先或者落后的问题,而是公司老板是否尊重员工个人时间的问题,你们觉得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