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远传》第三部《在平西》第一章冀热察挺进军2.冀热察挺进军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09-17 04:45:45

历史人物传记《高志远传》第三部《在平西》第一章 冀热察挺进军 2.冀热察挺进军

高志远画像

2.冀热察挺进军

萧克记:“冀东人民抗日武装大起义失败后不久,中共中央军委就决定要我去冀东工作。当时,正在召开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彭德怀、王稼祥同志和我谈了冀热察游击战争的发展及建立根据地的问题。11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由我负责组建。”

“我随即找中央组织部长李富春同志要些干部,还向毛泽东同志请示并要了20万分之一的热河地图。会后,我与贺龙、关向应、彭真、程子华诸同志一同从延安回到晋西北。在晋西北,我们又进一步研究了组建冀热察挺进军和调干部等问题。1939年1月初,我们一行近百人随120师师部东越同蒲路,到达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河北省平山县蛟潭庄,聂荣臻等同志热烈欢迎我们,在联欢会上,情绪之热烈,溢于言表。"

“1939年1月初,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聂荣臻司令员主持召开会议,讨论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成立冀热察挺进军的决定。他还就冀热察挺进军及地方党和政府的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说明。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彭真、贺龙、关向应、马辉之和我,还有其他几位同志。会后,我和程世才同志便向平西进发。”

“1月下旬,我们到平西,就和宋时轮、邓华、马辉之、姚依林等同志商量着手组织挺进军的工作。根据党中央、八路军总部的决定和120师、晋察冀军区的部署,于1939年2月7日,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在平西的三坡(现称野三坡)正式成立。编制序列直属八路军总部,由晋察冀军区代管。同时,还成立了以我、马辉之、伍晋南、宋时轮(后为程世才)、邓华等5人组成的军政委员会,成立了由马辉之为书记的中共冀热察区党委。挺进军由我任司令员兼军政委员会书记,程世才任参谋长,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接着,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随营学校、兵工厂、被服厂、医院等也陆续建立起来了。这年秋天,在区党委领导下,又创办了《挺进报》。

接着,我们开始对挺进军下辖部队进行整顿工作。挺进军的主力是宋时轮支队和邓华支队,其他还有来平西整训的冀东抗日联军,蓟县、遵化游击队等武装。其间,整顿抗日联军的工作是比较费力的。冀东抗日联军是国共合作建立的抗日武装,干部成分较复杂,我们将抗日联军大部和由白乙化同志领导的抗日先锋队进行了合编。抗日先锋队的干部多数是东北的流亡学生,党员占很大比例,七七事变前在绥远屯垦,事变后,在山西敌后与八路军协同打游击,是一支军政素质很好的游击支队,是王震同志介绍他们来平西,准备打回东北的。这两个部队的合编,使党对抗日联军的改造进了一大步。

3月间,军政委员会和区党委召开了全区党员代表会议,冀东党的组织和平津地下党组织也派同志来参加了会议。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等著作,初步总结了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与教训,确定了巩固地向前发展的方针,并且以‘巩固平西抗日根据地,开展冀热察游击战争’为军队和全体人民当前的斗争任务。

但是,这个口号还不具体。如何在这个特殊的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我们没有提出具体办法,在那年的四五月间,还曾计划主力再度东进,发动冀东人民举行第2次武装起义。

由于抗日形势已进入相持阶段,华北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央没有同意这个方案,但我们对如何发挥这个地区人民觉悟高,地形好,青纱帐季节利于游击战等条件和优势,则一直在考虑。

正在这时,我们收到了4月21日朱德、彭德怀给我和聂荣臻、彭真等同志的电示,指出:根据敌情,我军暂时不宜深入冀东、热河。你们的行动方针是::以北平西山及攀山堡、东西斋堂地区为根据地,巩固地向北发展。求得创造赤城、龙关、丰宁、昌平地区之游击根据地;在冀热察3省边区山岳地带之游击根据地建立后,再相机向冀东,热南及察哈尔省沽源县三面发展。

因此,我们根据朱德、彭德怀的指示,决定采取巩发展的方针,主力不再东进,只派出刘诚光等20多名干部去冀东加强工作。”

“1939年冬,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挺进军取消了支队的建制,将平西地区的部队进行了较大的整编:撤销了原第4纵队11、12两个支队的番号,将第11支队的31、32、33大队和房(山)、涞(水)、涿(县)游击队改编为第6、第7两个团,把12支队第34、36大队及平西游击队一部分编为第9团,原已合编的抗日先锋队和冀东抗日联军及平西游击队之一部,合编为第10团,冀东临时来平西整训的800多人编为第12团,仍在冀东的包森支队编为第13团部队。在整编后,一边战斗,一边进行了三四个月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普遍召开了政治工作会议、建立了各种制度,加强了党的工作,从而提高了军事、政治素质和组织纪律性,增强了战斗力。”

“经中共北方分局和晋察冀军区决定,于1942年春天结束了区党委和挺进军的工作。”(萧克《抗战中的冀热察挺进军》,见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协文史委、档案史志局《京西革命斗争史》第二辑)

《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记:“冀热察挺进军以八路军第四纵队和平西地区游击队(包括冀东暴动后到平西的队伍) 为基础,在平西地区组建,(1939年)2月7日正式宣布成立。”“挺进军创建初期辖第十一、十二支队和华北抗日联军及平西地区游击支队。总兵力6000余人。”“6月,冀东抗联与留在冀东的八路军三个游击支队,统编为八路军第十三支队,接受冀热察挺进军指挥。”

“1939年冬,按照中央军委和冀察晋军区指令,对挺进军所辖部队进行整体整编,撤销第十一、十二支队和华北抗联番号,挺进军军部直接指挥团级军事单位。挺进军原十一、十二支队和支队下辖大队一律撤销,华北抗联番号同时取消,按照八路军冀察晋军区番号,统编为晋察冀军区步兵第六、七、九、十、十二团,统辖兵力一度达到1.2万人。”

“1939年是冀热察挺进军组建之年,因而调整与变化较大。特别是冬季整编后,第十一、十二支队和华北抗联番号被撤销。第十一支队及房滦涿游击支队撤销原建制和番号后,整编为第六团和第七团;第十二支队及平西游击支队番号被撤销后,十二支队一部和平西游击支队一部整编为第九团;抗日联军番号撤销后,与平西游击支队一部整编为第十团。冀东大暴动后成立的冀东第一支队到平西整训后编为第十二团;冀东第二、三支队整训后编为第十三团。”

“冀热察挺进军作为省军区一级军事指挥机构,在军政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之下,依然是首长负责制,司令员萧克为挺进军指挥系统最高首长。挺进军机构中设置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等机关和军部随营学校 (后改为抗大冀热察分校)、挺进剧社等直属单位。”

书中“冀热察挺进军所辖部队首长名单”记,“华北抗日联军司令员”为“高志远(1939年1月-1939年3月)”,“王仲华(1939年4月-5月)”,“白乙化 (1939年6月-1939年1月)”,“副司令员”为“白乙化(1939年4月-1939年6月)”。

“挺进军所辖部队历史沿革”记,“冀热察挺进军组建初期所属部队”有“华北抗日联军”,“司令员高志远、王仲华(董毓华)、白乙化(代司令员),副司令员白乙化,司令部参谋长王亢,政治部主任朱其文,副主任吴涛。”

“整编后挺进军所辖建制团”记:“冀热察军区第十团(原华北抗日联军及平西游击支队一部分改编)。”“挺进军所辖冀察晋军区第十三支队暨冀东军分区 (1939年9月-1942年2月)”记,“1939年9月,原冀东抗日联军由平西整训后返回冀东,与在冀东坚持的三个小型游击支队统一编为晋察冀军区第十三支队。1940年7月,撤销十三支队番号,建立冀东军分区。”(见《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43-64 页)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

0 阅读:3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