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 年的北京城,雪花纷纷扬扬。那时,有着 600 年历史的古城墙仍然完好无损。然而,当决定拆除古城墙时,梁思成不禁潸然泪下。
1948年的寒冬,北平城被一场大雪覆盖。美国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下了这座古老都城最后的模样。在那白茫茫的雪地里,存续了600多年的城墙仍旧挺立着,捍卫着这座曾为帝王之城的兴衰与光荣。
在古城墙上,有几个穿着长衫的文人在缓缓踱步。这其中,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也在。望着那完整的明清古城墙,他的心里充满了期待:把城墙打造成全球独一份的环城公园,能让几十万市民在这里乘凉观景,那会是多么美妙的场景啊!
然而,谁能料到,没到十年的工夫,那座完好保存的古城墙居然会在一份规划里轰然崩塌。在最后一块城砖被挪走的时候,梁思成老先生不禁泪流满面。这座曾令众多建筑大师称誉有加的古城墙,为啥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被拆掉呢?这里面究竟有着何种历史的纠葛与无奈呢?
【北平城最后的容颜:1948年的雪景掠影】
1948年的年末,北平城遭遇了一场少见的大雪。在这一年,战火还没侵扰到这座古老的都城,城里依旧维持着数百年来的安宁与祥和。
那一日,有个美国的摄影师立于正阳门城楼处,借相机留存下了这座古城最终的模样。在他的镜头之中,北平城被一片白雪覆盖。高大的城墙上,雪的厚度足有半尺多,城墙根下的巡城道路上,几位身着厚实棉衣的商贩正驾着马车慢慢向前行进。
朝正阳门的北边瞅去,长安街上人不多。街道两边的棚户上积着挺厚的雪,烟囱里冒出一道道炊烟。在街角那旮旯,有个老头正拿着竹竿,仔仔细细地把屋顶的雪给弄下来,就怕把房顶给压坏了。
当下的天安门广场,其面积连现在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广场两边的千步廊在北洋政府的时候就给拆掉了,不过广场上的两座华表仍旧在那。雪里面的华表看上去更加高大雄伟,有两条龙盘绕着向上,它们吐出的水珠在寒冷的风中都变成冰了。
城里的妙应寺安安静静的,雪中的白塔看上去更加庄重肃穆。寺院的钟声透过纷纷扬扬的雪幕,在老城的上空回响。白塔下的几棵古柏,树枝上堆满了雪,在冷风中发出簌簌的声音。
走过内城,朝西行至西直门那一块儿,道路两边的四合院分外宁静。有个老人在院门口清扫积雪,他讲这场雪下得挺大,比1935年的那场雪还要大点儿。那年的雪,把好多房屋都压塌了,就连城墙上的砖瓦都被冻坏了不少。
走过好几条胡同,就到了什刹海那儿。河面已然冻上了,冰上盖着老厚的一层雪。岸边的柳树光溜溜的,枝条上挂满了冰凌,在冷风里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几个小孩子正在冰面上玩耍,欢快的笑声让这座古城没那么安静了。
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整个城市都被一层金色的光芒包裹着。城墙上的雪映着夕阳的光,把这座古老的城市装点得好像童话里的地方似的。站在城墙上往远处看,整个北平城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那些排列得很有规律的灰色房顶、高高低低的城楼、弯弯曲曲的胡同,还有在风雪里一直站立着的古老树木,一起组成了一幅完整的古老都城的画面。
【六百年城墙:见证王朝兴衰的历史丰碑】
北京城墙是在明永乐四年(1406 年)开始建造的,那会儿朱棣决定把都城迁到北平,就让工部尚书陈珪负责督造新的都城。这城墙的修建工作持续了长达十四年之久,一直到永乐十八年(1420 年)才彻底竣工。
在修建城墙的时候,工匠们运用了一种特别的夯土办法。他们把粘土、石灰跟糯米汁调配成一种特别的混合物料,接着一层一层地进行夯实,每夯实一层就得晾干,就这么不断重复操作。通过这种工艺,城墙变得特别坚固,就算大雨使劲冲刷,也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
据明朝工部的档案记载,修建整个城墙时,征用了几十万民工。每天一大早,工地上的号角就响起来了,工匠们依次排好队开始劳作。城墙每相隔五十步就有一个砖窑,窑里日夜不停地烧制着城砖。每一块城砖都得接受严格检查,不合格的当场就作废处理。
在嘉靖年间,蒙古骑兵频繁地向南边侵扰,朝廷遂下令加强城墙的防御。工部于原先的城墙之上,增添了外砖包砌的层面,使得城墙的厚度竟达12米之多。就凭着这极为坚固的城墙,成功抵御了游牧民族的众多次进攻。
清朝占据中原后,顺治帝安排在城墙上增添了不少瞭望哨所。每到夜里,士兵们会在城墙上巡查,每个时辰都得敲响更鼓。康熙时期,有个法国传教士在他的日记里写道:“这城墙特别高大,在城墙上能够同时让六匹马并排走。”
城墙不光有着军事防御的作用,还蕴含着大量的历史回忆。在崇祯十七年(1644 年)的春季,李自成的队伍打进北京城,是从西直门城墙的破口处冲进去的。那时,负责守城的太监张彝宪收到密信,早早地在城墙上制造了漏洞。
清朝同治时期,城墙有过一回大规模的修整。那时八国联军打进北京,用炮火轰炸,让城墙好多地方都遭到了破坏。这个修缮的工程花了三年时间,工部专门从河北易县弄来许多花岗岩,把城墙的基础给加强了。
民国初期,城墙上留存着许多清代的炮台。1917 年,一个德国工程师专门给北京城墙做了测绘,得出城墙的总周长为 23.5 公里。该工程师在其报告里称:“此乃我所见过的最为宏大的古代城防工事。”
在 1948 年的时候,这座古老的城墙仍旧完好无损。每天早上,能瞧见市民在城墙根那儿晨练。城墙下边的杨柳随风摇曳,小商贩们摆着摊儿,售卖着豆汁儿、焦圈。城墙上的那些青砖,经过岁月的打磨变得光亮,每一块砖似乎都在讲述着属于它的往事。
【梁思成的环城公园梦】
1949年刚开春的时候,梁思成领着他的学生们站在德胜门的城楼上,他的手里拿着一张很详细的规划图。在这张图上,写着他有关北京古城墙改造的所有想法。
“城墙的平均宽度在十米往上呢,这么宽敞的地方,完全能够打造成全球独一份的环城公园。”梁思成对着图纸给他的学生们讲解。在那张图纸上,城墙顶部规划成了一条环绕城市的步道,两边栽种着一列列的花木,并且每隔一定距离就安排了休息亭。
这份保护方案在1948年最早被制定出来。那时候,梁思成邀了好些建筑学专家去实地查看北京城墙。查看小组察觉到,城墙纵然历经了600年的风风雨雨,然而其整体架构仍旧牢固。城墙的夯土层与砖石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建成了坚固的复合结构体。
方案里最为显眼的是城楼的改造规划。梁思成建议把各个城楼变为图书馆、茶室以及展览馆。正阳门城楼打算被设置成历史博物馆,德胜门城楼准备改造成艺术展览馆。每一座城楼都会维持原有的建筑风格,仅仅在内部实施现代化的改造。
1949 年 4 月,有个意大利的建筑师对北京城墙进行了参观。在看过梁思成的改造规划后,这位建筑师特意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信,表示这是“一个能够对世界城市规划史产生影响的方案”。
梁思成的设计涵盖了现代化的照明系统。他建议在城墙里边安装艺术灯具,让古老的城墙在夜里绽放新的光芒。这一构想获得了不少国际照明专家的赞同,他们觉得这样能够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城市夜晚景色。
为了证实方案具有可行性,梁思成带领的团队开展了诸多实地测量工作。他们察觉到,城墙的承重水平足以承载公园的各种设施。该团队还在德胜门段展开了小范围试验,于城墙上修筑了一段园区道路,并栽种了一排花草树木。
1949 年夏,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们依照梁思成的设想绘制了一系列的效果图。在这些画面中,经改造后的城墙变成了极具活力的景观地带。市民们于城墙上漫步、阅读、观景,城楼里飘荡出悠扬的乐声,角楼的露台上则布满了茶座。
在方案论证的时候,考古专家也加入其中。他们对城墙的多个地方展开了钻探工作,得知明代的工匠在城墙里留存下了完备的排水系统。这一发现使得改造方案在技术层面上的可行性更强了。
不过,那个富有诗意的环城公园构想,到底还是没有变成现实。但梁思成的这一方案,完好地存放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档案室内,成了中国现代建筑史中的重要资料。
【新中国的城市规划之争】
1953年的某一个春天,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举行了一场特殊会议。这次会议的关键讨论点就一个:怎样对待北京古城墙。这场会议必定会被载入中国建筑的历史记录中,毕竟它关乎着这座拥有600年历史的古城墙的未来走向。
会议室中满是各方专家。梁思成跟他的同事陈占祥在左侧就座,携带着一沓厚厚的保护方案修订本。而在对面坐着的是以苏联专家作为主导的改造派,其手里握着一份崭新的城市改造规划书。
那天的会议足足开了六个钟头。梁思成对保护古城墙的必要性进行了详尽的说明,还拿出了众多的历史资料与技术数据。陈占祥则亮出了最新的城墙结构分析报告,以此证实古城墙完全能够经过改造,为现代城市功能提供服务。
改造派的代表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有个苏联专家拿出莫斯科的城市改造例子,觉得拆除城墙是城市走向现代化的必然步骤。他们表示,北京得有宽敞的环城马路去缓解交通压力,而古城墙所在的地方正好是最合适的位置。
争论得最为激烈的当属交通问题。保护派表示能在城墙的基础上建设高架道路,如此一来,既能够保护古迹,又能够处理交通问题。而改造派觉得,这种方案花费太高,施行起来困难也很大。
1954 年初,中南海召开了一场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进行了讨论。该规划纲要指出,需“适度拓宽一些城门,打通必需的交通要道”。这话的背后,意味着城墙的命运将出现转折。
1955年的夏天,在德胜门段开启了一场大规模的实地考察活动。专家们顺着城墙走了一整天,把城墙的现况仔细地记录了下来。考察报告表明,城墙着实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一些阻碍,然而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能被取代的。
不过呢,1956 年的情况有了改变。全国大范围地掀起了基本建设的高潮,北京作为咱们国家的首都,承受着以前从未有过的发展压力。就在这年年底,市政府接到了好多份有关交通改造的紧急报告。
1957 年初,《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总算问世了。方案里清楚表明:“为了满足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要拆掉一些对交通有影响的城墙部分。”这个方案意味着争论的结束。
这场持续了好几年的争论,并非只是关乎一座城墙的存留问题。它体现出一个时代于传统和现代之间进行艰难选择的状况。那些会议记录、规划图纸以及考察报告,现今依旧静静地放置在北京市档案馆中,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1957年秋天的一次座谈会上,梁思成作了最后一次发言。他拿来一沓已经泛黄的照片,那是他1934年刚到北京时拍下的城墙照片。而这些照片最后被存放在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资料室当中。
【城墙拆除:一个时代的选择与代价】
1958年的春日,一支数百人工人构成的队伍在京城城墙根儿那忙活起来。他们握着铁锤,仔细地把城墙上的一块块青砖给弄下来。这些历经了六百年岁月的城砖,规整地堆放在路边,等着被送去它们的下一个去处。
拆除工程在西直门段展开。头一天,工人们仅仅拆掉了还不到十米的城墙。那些城砖给运到了特定的工地,在进行完清洗与筛选后,其中一部分被用到了别的建筑修缮工程当中。
城墙的拆除可比原先料想的难多了。那明代工匠建的城墙特别结实,砖和砖之间勾缝用的是专门的石灰浆,历经好几百年的风吹日晒,都跟砖块合到一块儿了。工人们只好拿特制的工具,才可以把砖块完好地弄下来。
在拆到正阳门那段的时候,工程的进展变得迟缓了。原因是这儿的城墙不但得拆,还得留存一部分当作历史的见证。建筑专家指导着工人们,运用特别的手段把城墙进行分段切割,以此保证保留下来的那部分可以稳稳地立着。
1958年的夏日,梁思成抵达拆除的地方。他瞅着那些正在被拆下的城砖,悄然地拿出自己随身带着的相机,把这一时刻记录了下来。他言道:“拆除北京的一座城楼,如同割去我身上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恰似剥掉我身上的一层皮!”
在拆除的地方,有件让人印象深刻的事儿。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匠人认出了他爷爷留下的砖印。他爷爷曾参加过清朝同治年间城墙的修补工作,在砖上做了特别的记号。就因为这个发现,拆除工作只好暂停了半天,等着文物部门的专家过来做记录。
城墙的拆除工作持续了差不多两年时间。每一段要拆除的城墙,都进行了仔细的测绘并拍了照,这些资料存进了北京市档案馆。一些很重要的城墙组成部分,像特别的砖雕、石刻之类的,都被谨慎地保管好了。
1960 年初的时候,多数城墙都给拆没了。在原先城墙的地方,开始修一条挺宽的环城路。那些拆下来的城砖,有的用在别的古建筑修理上了,有的给送到博物馆存起来了,另外还有一些被拉到各个工地上,成为了北京新建设的一部分。
如今,在北京依然可以见到一些城墙的遗留部分。像正阳门箭楼、德胜门箭楼,都完好地留存着。在西直门周边,有一段大概50米长的原始城墙,默默讲述着过往的历史。并且,北京市的各个博物馆中,来自古城墙的那些文物,始终在给后人讲述着这座古老都城的往事。
小四
历史罪人郭mo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