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抄张廷玉的家,很好地诠释了儿子与父亲之间那种莫名其妙的竞争心理,乾隆这么做就是要证明当年雍正看走眼了。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经过九卿议定,乾隆皇帝下诏罢除三朝元老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随后不久,他再次下诏,命钦差大臣德保前往张廷玉的老家,收缴所有康雍乾三代皇帝赏赐给张廷玉的物品。
明为收缴皇家赏赐,实际上乾隆帝早在德保出发前,就已经交代他要“仔仔细细”地寻找张廷玉的“赃物”和“罪证”,因此,一场打着收回皇家赏赐名义的抄家行动就此展开。
但经过数百名官兵掘地三尺,几乎将张家翻了个底儿朝天的查找后,不仅没有找到任何赃物,更没有找到一点罪证,就连张廷玉多年来留存的书籍、信件以及回忆录中,哪怕一句对皇帝不敬的话都没有,皆为“皇恩浩荡”、“吾皇万岁”这样的漂亮话。
这个结果,不仅让负责抄家的钦差大臣德保钦佩张廷玉的谨慎,更让乾隆皇帝十分尴尬,为了打一个圆场,他不得不在上谕中斥责德保误解了自己的意思,擅自对张廷玉进行抄家。
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如果没有乾隆的授意,德保怎么敢对张廷玉这个三朝老臣如此无礼?而乾隆之所以会授意德保这么做,实际上就是想向已经去世多年的雍正证明,这个“纯臣”张廷玉并不是那么回事,是当年父亲看走眼了,更深层的意思,就是要证明自己比父亲强。
不做思想者,只做执行人,是三朝元老张廷玉能深受皇帝信任和重用的根本原因。
张廷玉是康熙朝大学时张英的儿子,也是清代文臣中最成功的代表之一,他凭借惊人的政治智慧,身处权力中枢这样的高危区域,却能平步青云,步步高升,成为了让康熙皇帝赏识、雍正皇帝宠信、乾隆皇帝敬重的汉人大臣。
张廷玉出身书香门第,在他二十九岁那年高中进士,并被点名为翰林,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四年后,张廷玉得到了一次与康熙皇帝交谈的机会,通过这次交谈,康熙帝认为他“持重得体”,下诏命其“侍值南书房”,由于工作上认真负责,在张廷玉四十五岁那年,荣升礼部侍郎。
在康熙时代,张廷玉得到了赏识,到了雍正时代,张廷玉则得到了真正的重用。
众所周知,雍正皇帝是历史是一个特别难伺候的皇帝,他性格多疑,并且脾气暴躁,由于他早年间经历过“九子夺嫡”风波,因此他很难信任身边的人。
但对于张廷玉,雍正帝不仅对他欣赏备至,并且还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信任。
据史料记载,在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里,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雍正帝都会找到张廷玉商量,另外只要有谕旨,均由张廷玉负责撰写。
除了在公务上信任之外,雍正帝与张廷玉的感情甚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在雍正五年,张廷玉曾因为生病休息了一段时间,当时雍正帝就对身旁的近侍说自己手臂疼痛,近侍们问雍正帝因何而痛?结果雍正帝就说道,大学士张廷玉如同他的手臂,如今张廷玉生病了,他雍正手臂怎么会不痛呢?
在这种高度的信任和深厚的感情下,张廷玉的官位在雍正一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雍正帝不仅委任张廷玉为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还命他兼管户部、吏部,光是这几个职位,就足以让张廷玉权倾朝野,但雍正对张廷玉的赏赐远不止此,还给了他一个莫大的荣耀。
为了表达对张廷玉的欣赏,雍正帝在临终前立下遗嘱,特命张廷玉在死后可以配享太庙。
配享太庙,是古代君主对臣子的最高褒奖,而张廷玉这份殊荣之所以更加珍贵,是因为在整个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张廷玉是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汉臣。
带着这份荣耀,张廷玉走进了乾隆时代,至此,他已经历经康雍乾三朝,此时的他,不仅地位显赫,并且他身上的光环也无比耀眼,照这么走下去的话,他将会成为历史上最幸运的大臣之一。
之所以说张廷玉将为臣之道修炼的炉火纯青,是因为在他之前的人生里,他真正的将如何当一名合格的臣子演绎的淋漓尽致。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当一名普通的臣子简单,但是当一名皇帝身边的近臣,尤其是位高权重的近臣就相当不简单了。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由于古代专制体制的特殊性,导致了皇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这就形成了古代的君臣关系,相当的脆弱。
历史上有不少皇帝跟前的红人,声名显赫的文臣武将,在顷刻间就会因为一些事情,被皇帝责罚问罪,比如刘邦时代的韩信、汉武帝时代的周亚夫,南宋时的岳飞等,他们都曾经身居高位,但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当然,这几个人可能存在有部分特定原因,但如李世民时代的魏征,宋朝时的寇准,他们一生忠于职守,且兢兢业业,但最终还是结局悲凉。
而这实际上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古代的皇帝对身居要位,且声名显赫的大臣们,本能的就会产生一种防范心理,继而对其打压,直到这种威胁被消灭,因此,立不世之勋却结局凄凉的大臣,在数千年里比比皆是。
但张廷玉却做到了这种具有高难度的动作,至少在乾隆十三年之前,他一直稳如泰山,并且为官四十多年来,没有犯过一点错误。
不得不说,张廷玉真的有一定的过人之处。
那么,他的过人之处是什么呢?首先,他很有才华,不管是史料中,还是相关的影视剧中,都演绎了张廷玉一个特别的长处,那就是他是一个极为出色的秘书天才。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这么一个镜头,康熙帝在一边口述旨意,张廷玉则奋笔疾书,待到康熙说完片刻,张廷玉就已经把旨意写好呈给康熙。
这一点并非夸张,历史上的张廷玉真的有这个本事,在雍正继位初期,经常会有各种诏命下达,雍正帝在口述完毕后,不用太久,张廷玉就能将诏命拟定完毕,并且每天十几次还从来不出差错。
要知道,这可不是简单的将雍正所说的话记录下来,如果那样只是一个速记员而已,而是不仅要记,还要用合适得体的话,将雍正的意思表达出来,并且还要让雍正满意,能够直接下达这份旨意。
这就十分不简单了,而张廷玉之所以能做到,无他,唯才思敏捷也。
除了才思敏捷之外,张廷玉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记忆力惊人,据记载,他能将各部院大臣,甚至全国疆吏、各府县官员的出身、履历以及籍贯丝毫不差的说出来,他这个本事,就是一个行走的计算机。
靠着这两点,张廷玉得到了康熙和雍正的赏识,但真正让他身居高位稳如泰山的,是他独特的“保身之术”。
张廷玉有一句名言,叫“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大致的意思就是说,即便是每一次说话都十分得体适当,但还是不如沉默不言来的稳妥。
在张廷玉还很年轻的时候,父亲张英就言传身教,教导他如何做一个让既让皇帝满意,又能不被皇帝只“猛虎”所伤的官员,其核心的要素就是,以退为进,以无私而营私,简单来说,就是以无欲无求,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本着这个原则,在张廷玉为官的几十年里,他从不主动提出为自己谋取私利,反而事事处处从皇帝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去做判断,也正因为如此,他在朝廷上下赢得了淡泊宁静的一致好评。
同时,他在平日的工作里,没有什么声色犬马的嗜好,因此也就没有什么贪污的指控。
每天,张廷玉除了上朝,就是回家,很少有太多的交际活动,也极少接触外官,以至于在朝为官多年,居然“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
并且,在回家之后,他有个习惯就是会将当天的大小事情统统过一遍,想想有没有说错话,办错事,对于需要注意的地方,即便是当时他做有记录,但马上就会销毁,从不留存任何只言片语。
更重要的是,他口风紧,雍正找他咨询和商量的事,他不会向外透露一点风声,由此,不少经他举荐的并受到重用的官员,终生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起用的。
以皇帝之意而为意,事事处处考虑周全,同时默默去做,从不张扬,这就是张廷玉,也是他为何能在喜怒不定的雍正帝身边一直被重用的根本原因。
正如前文所讲,张廷玉能成功的根本,就是不做思想者,只做执行人。
可以说,在雍正在位的十三年里,雍正帝每一项重要的决策,均有张廷玉参与的身影,换而言之,就是雍正时期大清朝的蒸蒸日上,其功绩与张廷玉密不可分。
但就是这样一个雍正帝的能臣,在《清史稿》中并无太过耀眼的功绩记载,而只是列举了他三个微不足道的事情,张廷玉为大清操劳一生,却并没有留下明显的记载。
但不可否认的是,张廷玉对于大清,可谓是功勋卓著,只不过他刻意的不提而已。
但越是这样,皇帝就越喜欢,从康熙时代开始,康熙帝就十分欣赏他这一点,而雍正更是毫不吝啬的将这种喜欢展露出来。
因为担心张廷玉过于清廉导致生活困难,雍正帝曾多次对他进行赏赐,其中动不动就是白银上万两,其他各类珠宝古玩更是不计其数。
张廷玉禁止自家亲人依靠自己的关系出任官员,雍正则对张家的家族子弟多有照顾。
面对皇帝的每一次赏赐,张廷玉均是每次必定尽力谦让,最终还是在雍正的强制要求下,他才会勉强接受。
比如在雍正十一年,张廷玉的长子张若蔼在参加科举时,高中一甲第三名,即探花,得知消息的张廷玉当即“惊惧失措”,马上面见雍正,连连叩首请求雍正帝降低自己儿子的名次。
用他的话说就是,天底下有才的读书人很多,每三年一次的科举,每一个士子都想高中,自己的儿子作为官宦之后,不应该占据天下寒士的位置。
能说出这样的话,就连我们现代人都会深受触动,更何况雍正帝呢?因此,大受感动的雍正帝最终按照张廷玉的要求,将其子的名次降低,但同时又把此事在谕旨中写了出来,下发至全国,表彰张廷玉的公忠为国。
在封建社会那种专制制度下,能把君臣相处和为官之道做到如此地步的,张廷玉虽说称不上绝无仅有,但也算是出类拔萃了,历史上能达到他这种程度的大臣不是没有,但真的极少。
在雍正朝享受着无比的荣耀和崇高的地位后,张廷玉送走了雍正帝,进入了乾隆时代,在乾隆继位之初,乾隆帝出于父亲留下的遗嘱,以及对这位三朝老臣的敬重,对张廷玉也相当不错。
乾隆二年,乾隆帝加封张廷玉为三等伯爵,自此开创了清朝文臣可封爵的先例,之后,对张廷玉多有照顾,经常会在张廷玉上朝时,命令太监搀扶他,生怕张廷玉有什么闪失。
更有一次,乾隆在一首赠给张廷玉的诗中,将张廷玉比作周宣王时的贤臣仲山甫,由此可见乾隆对张廷玉的敬重。
但是已经将为臣之道已经修炼得炉火纯青的张廷玉,还是逐渐感到了一丝凉意。
这丝凉意,来自于乾隆帝带给张廷玉的感觉,在张廷玉看来,这个年轻的皇帝,已经慢慢的不在那么需要他了。
张廷玉如同是一份大清国的说明书,在他的脑子里,装着大清这部机器的每一个零件的该如何使用,因此,在乾隆继位之初,确实需要这么一个“活档案”,但在乾隆逐渐熟悉政务,并有能力驾驭国家这艘大船后,张廷玉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而且,与雍正登基时已经四十多岁不同的是,乾隆登基时,还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并且,当时的乾隆可谓是雄心万丈,急于证明自己是一代明主,因此张廷玉那种四平八稳的性格也就慢慢的不被乾隆所喜。
更重要的是,乾隆在很多方面,对自己父亲雍正都相当的不以为然。
因此,在乾隆十年时,雍正的另一个宠臣鄂尔泰去世后,乾隆马上起用了三十多岁的纳亲为首席军机大臣,位列张廷玉之前。
紧接着,在乾隆十一年,他又下诏,表面上是赞许张廷玉劳苦功高,恩准他可以不用上早朝,实际上则是将张廷玉淡出了权力中心。
由此一来,张廷玉在朝中的地位大大降低,不过,虽说心里可能会不愉快,但做了一辈子官的他,知道这是难免的事,何况自己确实已经年逾古稀,是该退出的时候了。
如果看当时的张廷玉,可以说是人生圆满,自己是三朝元老,功名利禄已经达到了极致,而自己的家人也已经被安排的妥妥当当,两个弟弟和两个儿子,当时均身居要职。
人生如此,已经是相当满足了,而在经过数次与乾隆帝的“谈判”后,在乾隆十四年十一月,张廷玉终于如愿以偿的被批准退休,至此,他已经算是一只脚平稳落地。
但张廷玉还有一个心愿没有达成,这个心愿就是当年雍正帝答应过他的,恩准在张廷玉死后,可以配享太庙。
这个事情,乾隆帝是知道的,雍正曾在遗嘱中明确交代了,但在批准张廷玉退休时,乾隆却并没有提及此事,这就让张廷玉辗转反侧,加上当时朝中有部分大臣攻击张廷玉,说他无太大的功绩,是没有资格配享太庙的。
这人啊,一旦对一件事产生执念,就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当时的张廷玉就是如此。
在不知道乾隆是何意的情况下,张廷玉经过思量,最终决定去主动问一问乾隆,但就是这一问,坏了大事。
在看到张廷玉询问此事时,乾隆的心里必然是极为不爽的,他没想到这个老臣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自己也没说过不让他配享太庙,而张廷玉如今却来问自己,分明就是信不过自己。
因此,在事后,乾隆帝虽说碍于雍正的遗嘱,批准了张廷玉配享太庙一事,但他的心里极为不满,为了发泄,他专门写了一首意味深长的诗送给了张廷玉,在这首诗中,乾隆十分隐晦的说明,你张廷玉配享太庙是雍正批准的,但这是对是错,他乾隆也不确定。
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但当时的张廷玉已经顾不上这些了,第一他确实已经老眼昏花,考虑的不如之前周全,第二这份荣誉带来的巨大喜悦,也让他暂时失去了冷静。
这就为他不久后黯然收场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张廷玉没想到的是,自己会因一个很小的疏忽导致结局凄凉。
在乾隆的“保证书”送到张廷玉面前后,按照礼数,张廷玉应该进宫拜谢,而乾隆也希望他能来谢恩,好让这一份君臣之谊画上句号。
但在第二天,乾隆等来的是张廷玉的儿子。
这让乾隆对张廷玉的不满在一瞬间爆发了出来,他当即命令张廷玉“明白回奏”,当时乾隆下发的这道指令,是交给了军机处办事大臣傅恒和汪由敦,而汪由敦是张廷玉的学生。
明白这里面非同小可的汪由敦,赶忙在第一时间,私下派人把消息告诉了张廷玉,结果,就造成了皇帝命张廷玉回奏的谕旨还没送到张家,张廷玉就跑来向乾隆解释。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军机大臣在向张廷玉传递皇帝的消息,说明朝中有人是张廷玉一伙的,而这则是任何皇帝极为忌讳的,尤其是一直不遗余力打击朋党的乾隆。
因此,乾隆当面将张廷玉大骂一顿,之后又亲自写了一份上谕,大加指责,尤其在最后,更是指名道姓的说张廷玉“留星替月”,在临走前还不忘给皇帝身边安插自己的亲信。
这次事件的最终结果,是乾隆帝削除了张廷玉的伯爵头衔,但仍批准他可以死后配享太庙,但张廷玉一生的努力算是付之东流了,他没想到自己会落了个这么尴尬的下场。
因此,他不免就有些心灰意冷,想赶快离开京城,回到家乡,但越是着急就越容易出错。
乾隆十五年,已经打点好一切的张廷玉,写好了奏折,准备上报自己即将启程归乡时,碰到一个突发事件,乾隆的长子永璜意外病逝了。
永璜曾是张廷玉的学生,根据当时的礼制规定,作为师傅的张廷玉,必须参加完学生的葬礼后方可离开,因此,张廷玉就不得不在京城继续逗留了一段时间。
好不容易进行完初祭以及丧礼后,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于是张廷玉再次上奏,请求马上启程。
不料想,这个十分正常也符合规定的奏折,再次让乾隆皇帝大怒,他认为张廷玉如此急切的想走,完全没有师傅失去学生的悲痛之心,由此可见,张廷玉对于朝廷,对于大清也没有那么忠诚。
坦白来说,乾隆这次确实有点强词夺理了,但没办法,本身他就对张廷玉有芥蒂,再加上儿子刚死,十分悲痛的乾隆难免情绪失常,而张廷玉在这个时候奏报离京,无疑是刚好撞到了枪口上。
因此,乾隆再次下诏,不仅旧事重提,还取消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
在诏书中,乾隆帝毫不留情面的说张廷玉只不过是雍正朝一个称职的秘书,并没有太大的建树,而在乾隆登基后,更是毫无功绩可言。
并且,乾隆还专门写了一份历代配享太庙大臣的名单,让张廷玉去看,看看自己比着这些历史上的大臣有哪些过人之处。
说白了,就是让张廷玉看一看,他有没有资格配享太庙?还敢不敢要这个资格?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斥责了,完全已经升级到羞辱的程度上了,在这种情况下,张廷玉即使再老眼昏花,也知道乾隆是什么意思,因此,被羞辱的张廷玉,不得不回奏道,自己“老耄神昏,不自度量”,恳请乾隆罢除自己配享太庙的资格。
最终的结果,是在大臣们的一致商议后,均认为张廷玉没有配享太庙的资格,因此,乾隆帝也就顺其自然的取消了张廷玉这个待遇,而张廷玉自己,则在万念俱灰中,回到了老家。
回到故乡之后,张廷玉很是消沉了一阵子,其实这也能理解,毕竟这么个结局,任谁都受不了,不过,在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张廷玉逐渐精神有所好转,但就在他准备就此安度晚年时,又一件事情意外牵涉到了他,导致他最终被抄了家。
事情的经过很简单,就是当时四川的学政朱荃在母亲病逝后,为了挣点补贴,隐瞒了母亲病逝的消息,在本应该丁忧的时候,却参加了监考,结果被人揭发了出来。
按理说这件事和张廷玉没什么关系,但很不幸的是,这个朱荃是张廷玉的亲家,并且,朱荃曾经是张廷玉举荐的。
因此,在处理朱荃的时候,乾隆帝再次想起了张廷玉,认为张廷玉能举荐这么一个品行有污点的人当官,并且还和这样的人称为亲家,分明就是藐视乾隆的存在,暗地里不知道已经做了多少龌龊卑劣的勾当。
借助这个事情,乾隆帝亲自下诏,命令自己的亲信德保,前往张廷玉的老家,将历年来张廷玉所受的御笔、书籍,以及各种赏物全部追缴。
而在德保出发之前,乾隆还私下里特意对德保交代了一番,因此,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德保不仅带了十几个亲随,还在当地调来两百名官兵,开始对张廷玉进行“明为收缴,实则抄家”的行动。
抄家的结果,让乾隆十分尴尬,张廷玉家中所有与文字有关的东西,全部是“谢主隆恩”这样的话,即便是一些回忆录,也是记录了皇帝赏赐他什么东西,没有一个字关于对皇帝、对朝政的评价。
毫无收获的乾隆也在之后感到十分尴尬,为此他不得不再次下了一道旨意,说德保弄错了,自己没有抄张廷玉家的意思。
对此,朝中大臣也都心知肚明,没有皇帝的授意,德保怎么敢这么做?就算是德保弄错了,那为何事后根本没有对德保的处罚呢?
而经过这么一闹,张廷玉算是彻底名誉扫地,战战兢兢活了五年后,终于坚持不住,在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于家中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在他死后,乾隆帝可能是出于心中的愧疚,感觉自己对这个三朝老臣过于苛刻,因此就准许他可以配享太庙,这块冷猪肉终于送到了张廷玉的嘴边,只不过,这一切张廷玉已经不知道了。
小结:
作为三朝老臣,张廷玉显然是具有一定才华的,并且,他能在康熙时受到赏识,并在雍正时得到重用,是他充满智慧的为臣之道在起作用,尤其是与喜怒不定的雍正相处时,不仅没有被猜忌,反而深受信任,这已经展现出他的过人之处,而乾隆之所以抄张廷玉的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乾隆对父亲雍正的不以为然,他要证明雍正当年看走了眼,而自己则要比父亲强得多。
看是乾隆盛世,清朝的衰败乾隆责任最大,雍正铺好的路让他开始败家
能全身而退的并不多 输赢各自有看法 老而不愚也是三朝元老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