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大宋才女李清照在过乌江时突然想到项羽,由于非常羡慕这位大英雄,所以故作此诗以表示纪念。
李清照可以说是后代文人心中的完美女神,她崇拜项羽是因为人家至今依旧有三项世界第一,这三项都是什么呢?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八个字就是对项羽一生非常好的概括。虽然最后的结局非常可惜,但在打仗方面刘邦是不如项羽的。
当然了,一个是每次打仗都冲锋陷阵的猛将,一个是每次打仗都在后方看戏的流氓首领,效果自然是不一样。
说起来项羽也是奇人一个。小时候叔父让他读书,他觉得只知道几个人名和地名没有什么用,于是他就转头去练剑术了。
这时候他又有理由了:“这剑术也就只能杀一个人,那一群人要是来了该当如何?”
其叔父项梁听后没有生气反而非常开心,转头给了项羽几本兵书。项梁告诉他:“只要你学透里面的理论知识,那力敌万人将不再是梦。”
项羽听后非常开心,于是他赶紧拿过来研究去了。
项羽刚开始看得的确非常认真,而且也都看完了。但他并没有深入研究,只是了解了一点皮毛。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羽在叔父项梁的带领下走上称王的路。
在项梁的努力下,他们成功争取到了8000江东士兵,这就是项羽刚开始时候的全部家产。
霸王一声怒吼,那个男人他终于来了。
为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项梁决定找一个实力强一点的队友,这样也方便有个照应,于是他就带着项羽去找还算可以的桓楚了。
听说只有八千人的项梁来找自己了,桓楚顿时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
桓楚觉得自己再怎么着也算是一方比较强大的势力,手下有起码六位数的士兵,结果项梁他们只有八千人,桓楚瞬间感觉自己是被人看低了。
为了消除这份侮辱,桓楚决定想一个办法好好报复一下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桓楚让人搞来了一个千斤重的鼎,鼎这东西虽然现在我们基本见不到,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常见的。
项梁过来后,桓楚也是人狠话不多:“你们谁要是能举起这口千斤重的鼎,我就跟你们走。”
桓楚先让大力士去举了举这口鼎,不出意外没有举起来。桓楚的意思是说:“我手底下的大力士都举不起这尊大鼎来,更别说你们了。”
“要是识相的话,赶紧夹着尾巴离开,就别在我们这丢人现眼了,省得到时候闹了难看。”
看着大力士没举起这口鼎来,项梁也是笑了,随后大力士项羽慢慢走了过去。
只见项羽两个非常宽大的手瞬间将那尊千斤重的鼎举了起来,这还没完,项羽将鼎放下来后再次举了起来。
一举一放,就这样项羽前前后后共举起了三次。
这就是项羽的第一个世界第一。说白了就是力气很大,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能举起这么重的鼎,的确非常罕见。
即便是放到我们如今这个太平盛世,依旧没有多少人能举起来,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凤毛麟角。
从此之后,项羽便开始了自己的征战人生,他也由此终于成了当时作战能力最强的男人。
首先不论是他自己还是他所带领的楚军,放眼当时整个全世界都是最无敌的存在,试问:“当时单挑谁能打得过项羽?”
“又有几支军队能在正面打得过项羽?”
从项羽当时的经历来看,打仗向来只有他杀别人的份儿。要是有人能伤到项羽,这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就这么说吧,单单只是一个眼神,项羽就能吓得敌人丝毫不敢动弹,这一幕在当时还真出现过。
那时项羽和刘邦在广武对峙,刘邦不愧是“大流氓”,他就躲在城中不出来,而且还站在城墙上侮辱项羽的祖先。
项羽见状也是非常无奈:“你要是个爷们咱们就下来单挑,别在那里叽叽歪歪的。”于是项羽派出了手下的大力士。
刘邦也是非常不讲武德,他赶紧让非常擅长射箭的楼烦将将大力士给射杀了。
项羽派大力士过去光明正大地单挑,结果刘邦居然派人放冷箭。项羽得知后非常生气,于立马拿起武器,骑上马冲了出去。
项羽一边在城墙下叫嚣,一边非常愤怒地看着上面的敌人。城墙上的士兵见状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就连楼烦将都被吓坏了,他们谁也不敢放冷箭了。
项羽不仅不怕敌人的冷箭,而且只用一个眼神就把敌人们给吓坏了。
这要是在战场上碰到项羽,那自然是避开他最好。要不然他那一枪下去,估计能从天南直接飞到天北。
虽然这么说有些夸张,但项羽的个人能力的确非常强大。每次打仗时他都会拿着兵器冲在最前面,边冲边喊。
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穿越到古代成为了一名士兵。当你去打仗时,如果你们的将领是项羽这样异常勇猛的武将,首先肯定是安全感满满。
其次自己的信心和战斗力也会得到史诗级提升。
所以那时候楚军打仗是非常有士气的。反观刘邦他们那边,好多时候都是士兵们自己往前冲。
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因为没有领头羊在前面给他们提供安全感和士气。
所以汉军只能靠战术来战胜楚军,要是什么战术也不用,双方只是拿着武器在正面硬碰硬,他们怎么能战胜如此威风的楚军呢?
项羽对楚军的作用就是大大提升己方士气,同时给敌人带来一种很难压制的恐惧感,这才是真正的“将”该有的样子。
人家那边老大带头冲锋陷阵,反观自己这边全是小兵,士气之差实在是太明显了,所以说项羽是当时单兵作战最强的男人。
当然只是这么说可能理由不太充分,就拿彭城之战为例。当时刘邦趁乱率领将近六十万兵马攻打楚国。
那时项羽正在外面剿灭叛军,所以楚国首都轻而易举被刘邦攻了下来。
项羽得知这件事后,他赶紧带着三万人杀了回来。刘邦这么多大军,居然没能将项羽他们拦住。并且因为项羽,刘邦的各部之间被冲散了,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更加离谱的是,刘邦他们这么多人还被项羽给包围了。
拥有三万人的项羽对有六十万人的刘邦说:“你们听好了,你们已经被我们给包围了。”这一幕属实搞笑。
而且只包围一层哪行,项羽直接让士兵围了他们三层。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最后的垓下之战。
当时刘邦他们数十万大军包围了项羽,随后非常神奇地一幕出现了,项羽率领八百骑兵杀出重围脱离了包围圈。
说句难听的,这数十万大军就是一人一口唾沫,项羽也出不去。
这么来看的话,汉军士兵个个就跟木头人似的。这也说明刘邦能夺得天下绝不是靠的士兵战斗力强,要不然也就不会有后面的白登之围了。
项羽带着这些骑兵逃到了乌江边上。虽然只剩下了二十八人,但项羽他们依旧斩杀了不少汉军。
所以就有后人评价,当时项羽的士兵可以说是个个皆为特种兵;刘邦他们的士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通士兵。
这也算是项羽的个人魅力吧,一己之力打败了所有强敌,或许有人会说最后非常可惜败给了刘邦。
其实从真正意义上来说,项羽不是败给了刘邦,而是败给了他自己。没有人可以真正打败项羽,除了他自己。
所以就有人说:“项羽才是真正的英雄,而刘邦还谈不上”。
除了这两个世界第一之外,项羽还是称霸者中最年轻的。
项羽最后被杀的时候也就只有30岁,在这之前他已经成功灭了大秦王朝。他在各个地方分封诸侯。
这时候也就有了著名的西楚霸王。项羽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靠自己本事称王称霸的,这项记录也是非常罕见。
项羽打仗这么多年,基本很少会听别人的话,他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而隔壁刘邦就不一样了,他基本都是靠自己手下的那些将领们。手下人给力,刘邦也跟着沾光;他们要是不给力,那刘邦只好偷偷摸摸带着亲信们悄悄溜走。
对比项羽,刘邦更为圆滑。项羽横冲直撞,刘邦擅长一些计谋,甚至敢不讲武德偷袭敌人,
项羽一生光明磊落、敢爱敢恨,更是从未做过刘邦之前干过的那些无耻之事,他的结局属实令人叹惜。
古之霸王者,项羽说自己是第二,估计没有人敢说自己是第一。
项羽最后虽然败了,但他是被自己给打败的。直到今天他依旧备受后人尊敬,而获胜者刘邦,他的风评着实有些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