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 月,福特宣布年底前退出日本市场,其发言人给出的解释是:日本过于封闭排外,使得福特想在当地持续盈利已「无路可走」。
日本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刚刚被印度超越),每年有 400 万+的新车销量,但其本土品牌销量占比常年在 90%以上,日本人自己统计的 2021 年日系车在日本占比达到 93%,2022 年日本市场汽车品牌前八名都是日本品牌,分别是丰田、铃木、大发、本田、日产、马自达、斯巴鲁和三菱。 而其他几大市场,比如前三的中国、美国、印度,以及欧洲几大市场,马路上跑的可以说是「万国牌」汽车,不同地区不同品牌的汽车百花齐放。
那么为什么 90%以上的日本人都买本国车?要知道日本对进口车的关税可是零。
日本政府早期的本土保护今天的日系车无疑是非常成功的,2022 年日系车在全球共生产了约 2353 万台新车,约占全球 8502 万台产销量的 27.7%。
但在日本汽车工业的「幼稚时期」,「像素级模仿」、「质量差」、「一碰就碎」等都是日系车的代名词,对此日本政府也进行了严格的汽车产业保护政策,主要分为下面三个方面:
1.进口数量限制。直到 1965 年才取消小轿车的进口限制,1972 年取消汽车发动机的进口限制。
2.进口关税。1970 年以前,日本对汽车进口的课税是非常高的,而且对排气量越小的汽车课税越高,而当时日系车就是专攻小排量的小车。
3.限制对日直接投资。不仅是贸易,想要投资日本汽车产业也不行,这点直到 1971 年才开始解除。
在日本早期严格的本土保护政策下,当然还有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日系车开始变得羽翼丰满并走向全球,日本民众也养成了买日系车的习惯。
行业顾问公司 LMC Automotive 的副总裁格兰特·福克纳指出,在二战后的数十年间,日本市场对外国竞争对手关上了大门。他说:「到了七十年代,日本市场的大门重新开放。然而,那个时候,日本消费者已经很愿意购买本国品牌了。」
特殊的 Kei Car 市场日本的 Kei Car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49 年,当时日本战后基本是一片废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买得起廉价微型车。今天 Kei Car 依然占据着日本三分之一左右的市场份额。
而 Kei Car 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关键还是便宜!
首先 Kei Car 的消费税是 2%,正常车型是 3%,重量税一年是 4,400 日元,常规车型是 6,300 日元,除此之外保险也更便宜,还不用提供车位证明。
而这三分之一大概一百多万的市场份额,全部被日系车所占据,因为国外没有日本的这些政策倾斜,不可能专门为了日本这个市场专门去研发 Kei Car,况且这个市场的竞争也是白热化了,日系几大车企神仙打架,对自己国民的需求也研究的更透彻,外国品牌进来等于「送人头」。
日本人买车用车预算并不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当时日本整个社会在「买下美国」这样的泡沫氛围下,昂贵的进口欧美系车和日本本土的跑车都大有市场,丰田 Supra、三菱 3000GT、本田 NSX、日产 GTR、马自达 RX-7、斯巴鲁 WRX 们神仙打架。
再看看今天的日系车,丰田 Supra=换壳宝马 Z4,日产 GTR 十几年不换代,马自达 RX、本土 NSX 后继无人,日系车基本只剩下不爱坏、省油、越野车这些标签了。
而日系车省油不爱坏的特性刚好和今天的日本社会相契合,经历了泡沫破灭的日本人,正在经历「失去的三十年」,工资已经 30 年没涨甚至略有下滑,留给买车养车的预算真的不多,这个时候不容易坏且维修保养便宜的日系车自然是首选。
另外我们从销量榜单也可以看到,卖得最好的进口车品牌是奔驰、大众、宝马、奥迪、mini 和沃尔沃这些,有钱人还是热衷于买进口车的,并且基本都是豪华品牌,但毕竟有钱人只是少数。
最后外资品牌进入日本市场需要复杂的认证手续,销量不高的话,利润还不够营销和认证的花费。 不过尽管日本市场难以进入,但日系车 2022 年共生产了约 2,353 万台新车,约 2,000 万台的日系车卖到了非日本市场,比如中国、美国、欧洲、东盟、中东等地区,这些才是未来自主品牌和日系车的真正战场。
路人
说白了就是工业垃圾,靠便宜,山寨,保护。别国不买也不生产而已。
为你而毛
日本人都相信:日本最好的技术和产品都留给了自己。但这是把双刃剑。
用户10xxx66
因为小鬼子的东西它确实好 好东西不是靠吹牛逼吹出来的
咬你
愛國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