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往事》女儿得白血病,农民工父亲为缴医药费,爬上塔吊讨薪

玩乐老王 2025-02-21 16:45:02

农民工为给女儿缴医药费,爬上塔吊讨薪,却遭遇重大暴雨。

狂风裹挟着暴雨,在城市上空肆虐,将密集的雨点恶狠狠地砸向大地。整座城市在风雨中瑟瑟发抖,被灰暗的雨幕严严实实地笼罩着。在城市边缘,那座停工的楼盘宛如一座废弃的孤岛,孤零零地矗立着。楼盘的塔吊高耸入云,在狂风中剧烈摇晃,仿佛下一秒就会被无情地折断。

45岁的钢筋工王建国,瑟缩在塔吊的驾驶舱内。他全身湿透,那身破旧的衣服紧紧贴在瘦骨嶙峋的身躯上,雨水顺着衣角不断流淌,在驾驶舱的地板上汇聚成一洼浑浊的水潭。头发杂乱地糊在脸上,混着雨水的双眼满是焦虑与绝望,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助,却又有着一丝不屈的倔强。他紧紧握着一部屏幕布满划痕的旧手机,手指因寒冷和紧张而微微颤抖,镜头缓缓扫过脚下120米的高空,声音沙哑却又带着一丝决然:“我叫王建国,是个农民工。

在这工地干了大半年,就盼着拿工钱给白血病的女儿治病,可包工头跑了,实在没办法,只能在这塔吊上,求大家给我主持公道……”然而,他的声音瞬间被风雨的怒号所淹没,手机屏幕上寥寥无几的观众,还发出一些冷漠的质疑。

三个月前,王建国一家的生活虽然平淡,却也满是温馨。女儿正值青春年华,在学校里成绩优异,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心中的好榜样。她性格开朗,总是带着灿烂的笑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还常跟王建国夫妇分享学校里的趣事,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王建国和妻子虽每日辛苦劳作,但一想到懂事的女儿,便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王建国在工地挥洒汗水,妻子则在生活的另一头默默支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准备食材,为的是能在早餐时分给忙碌的人们提供一份温暖的餐食。

变故突如其来。那天,女儿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却没了往日的活力,脸色苍白,脚步虚浮。刚进家门,就一头栽倒在地。王建国夫妇吓得脸色煞白,急忙将女儿送往附近的诊所。诊所医生简单检查后,神色凝重,建议他们立刻转去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在大医院里,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检查,等待结果的每一秒都如一年般漫长。王建国夫妇坐在医院的走廊上,双手紧握,额头满是汗珠,内心被不安和恐惧填满。终于,医生沉重的话语打破了这份煎熬:“孩子确诊为白血病,后续需要长期且昂贵的治疗。”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王建国只觉天旋地转,妻子更是瘫倒在地,泣不成声。

为了给女儿治病,王建国一家花光了所有积蓄,那些原本准备用来修缮老家房屋的钱,眨眼间便没了踪影。妻子整日守在医院,片刻不离女儿左右。医院的走廊成了她的临时“卧室”,一张薄薄的毯子铺在冰冷的地面上,便是她休息的地方。夜晚,医院里各种嘈杂的声音交织,她却不敢熟睡,时刻留意着病房里女儿的动静。每次女儿化疗时痛苦的呻吟,都像一把把利刃,刺在她的心上。她日夜操劳,眼睛布满血丝,面容憔悴不堪,原本乌黑的头发也添了许多银丝。

而王建国,在工地更加拼命地干活,每天天不亮就赶到工地,直到夜色深沉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他的工友们纷纷伸出援手,你一百我两百地凑钱,但面对白血病那如同无底洞般的治疗费用,这些只是杯水车薪。

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王建国抽空去医院看望女儿。他穿着一身满是灰尘和汗渍的工装,局促地站在医院的走廊里,手里紧紧攥着仅有的几十块钱,那是他身上所有的现金。他望着病房里虚弱的女儿,心中满是愧疚。女儿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头发因为化疗变得稀疏枯黄。看到女儿的那一刻,王建国的眼眶瞬间湿润了,他强忍着泪水,挤出一丝笑容,走进病房。

“闺女,爸爸来看你了。”王建国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女儿努力地扯出一个微笑,虚弱地说:“爸爸,你怎么来了,工作不忙吗?”

“不忙,爸爸想你了,就来看看。”王建国坐在女儿床边,握住她的小手,那双手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让他心疼不已。

这时,护士走进来,轻声提醒:“王建国先生,您女儿的费用已经拖欠几天了,医院催了好几次,您看什么时候能把费用补齐呢?”

王建国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他低下头,嗫嚅着:“我知道了,我会尽快想办法的,再宽限几天吧。”护士无奈地叹了口气,转身离开。王建国望着护士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他知道,医院已经仁至义尽,可他实在是拿不出钱来。

从医院出来后,王建国直奔包工头张富贵的办公室。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讨要工钱了,每一次都是满怀希望而来,失望而归。

“张老板,我家闺女还在医院等着钱救命呢,您就行行好,把这大半年的工钱结给我吧。”王建国满脸焦急,声音中带着一丝哀求,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张富贵坐在办公桌后面,翘着二郎腿,嘴里叼着一根烟,吐出一个个烟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我说了多少遍了,不是我不给你,上面的工程款还没下来,我也没钱啊!你再等等,等钱一到账,我第一个就给你。”

“张老板,我女儿的病情不能再等了,您看能不能先给我一部分,哪怕是一点点也好,救救孩子吧。”王建国向前跨了一步,眼中满是期盼,几乎是在哀求。

“你这人怎么这么不懂事呢!我说了没钱就是没钱,再啰嗦,这钱你一分都别想拿到!”张富贵脸色一沉,狠狠地瞪了王建国一眼,将烟蒂重重地按在烟灰缸里,还用力碾了碾,仿佛那是王建国的希望。

王建国的肩膀瞬间垮了下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他知道,再怎么哀求都无济于事,张富贵根本就不想给他钱。他默默地转身,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办公室。每走一步,都像是拖着千斤的重担,楼道里昏暗的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看着周围人来人往,却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满心都是女儿的病和那遥不可及的工钱。

拉横幅讨薪那天,王建国早早地来到工地门口,展开写着“还我血汗钱,救我女儿命”的横幅,挺直脊梁站在那里。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心中仍抱有一丝希望,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帮他讨回工钱。

起初,有一些路人停下来围观,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可没过多久,保安队长带着几个保安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

“把这破玩意儿收了,别在这儿闹事!”保安队长一把揪住王建国的衣领,恶狠狠地吼道,嘴里喷出的热气带着难闻的气味。

王建国紧紧地攥着横幅,指关节泛白,大声说道:“我不是闹事,我只是想要回我应得的工钱,给我女儿治病!”

保安们开始抢夺横幅,王建国拼命反抗,但终究寡不敌众。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年轻的保安悄悄塞给他几张皱巴巴的钞票,低声说:“大哥,我知道你不容易,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别嫌少。”王建国愣住了,他看着这个年轻的保安,眼中满是感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他颤抖着接过钱,想说些什么,却又被保安队长的吼声打断:“你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滚!”王建国只好默默地收起钱,离开了工地。他把那几张钱小心地放进贴身的口袋,仿佛那是他此刻最珍贵的宝贝。他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份恩情,想着等以后有能力了一定要报答。

爬上塔吊直播讨薪,王建国遭遇的却是铺天盖地的恶意与质疑。“这人肯定是想红想疯了,故意炒作。”“为了讨薪爬塔吊,太夸张,肯定是作秀。”这些评论如同一把把利刃,狠狠刺痛他的心,让他在绝望中越陷越深。他看着那些评论,手忍不住颤抖,心中满是悲凉,难道自己的绝望在别人眼中只是一场闹剧?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是不是真的不该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讨薪。

然而,这场暴雨的降临,悄然改变了一切。

暴雨如注,狂风将塔吊吹得剧烈晃动,仿佛要将它连根拔起。王建国死死抱住塔吊栏杆,雨水如注般灌进他的眼睛、鼻子和嘴巴,令他几乎窒息。他的身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每一秒都在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也正是这场暴雨,让更多人看到了他的绝境。

随着王建国在塔吊上的处境愈发危险,直播间的人数开始激增,评论区的风向也悄然转变。“大叔,太危险了,快下来啊!”“希望大叔能拿到钱救女儿。”网友们纷纷转发直播,媒体也闻风而动。一张王建国在塔吊上,背后电闪雷鸣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

工地楼下,人群迅速聚集。附近的居民撑着伞,满脸担忧地仰望着塔吊上的王建国;记者们扛着摄像机,在风雨中艰难地记录这揪心的一幕;消防员和警察神色凝重,紧张地商讨救援方案。人群中不时传来议论:“这家人太可怜了,怎么能被拖欠工资呢”“必须得帮他们把钱要回来,不能让孩子耽误了治疗”。一个大妈抹着眼泪说:“这孩子的病可耽误不得呀,那些拖欠工资的人咋就这么狠心!”旁边的大爷也跟着附和:“就是,希望能快点解决,救救这可怜的一家。”人群中还有一些年轻人,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为救援出谋划策,帮忙维持现场秩序,还通过网络平台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此事。

一位热心网友一直在关注王建国的事情,他通过询问王建国的工友、打听周边店铺,终于发现了王建国妻子的早餐车。那是一辆略显破旧的手推车,车身被岁月和风雨留下斑驳痕迹,上面张贴着一个付款码,纸张边缘已经微微卷起,那是这个家庭日常营生的通道,此刻也成了爱心汇聚的入口。这位网友迅速将付款码截图,发布到网络上,并附上王建国的详细遭遇,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呼吁大家伸出援手:“这个家庭正处在生死边缘,每一份帮助都可能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 。”

一时间,这张付款码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爱心人士们纷纷打开手机,向这个付款码转账,少则几十,多则几百,每一笔转账都带着一份温暖与善意。付款的页面不断刷新,转账记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有人在转账留言里写道:“希望孩子早日康复”,还有人说:“加油,难关一定会过去的”。

与此同时,在医院陪护女儿的妻子,手机突然不断收到到账提醒。一开始,她还以为是有人转错了账,但看着到账信息源源不断,她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与不安。她颤抖着双手,拨通了王建国的电话。

此时,王建国在塔吊上,正被风雨和内心的绝望双重折磨。手机铃声响起,看到是妻子的来电,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孩他爸,咱家收款码咋一直有人转钱,这是咋回事啊?”妻子焦急又疑惑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背景音里还夹杂着医院病房里的嘈杂声。

王建国听后,也是一愣,他同样一头雾水。就在这时,他不经意间往下望去,只见楼下的人群中,记者、律师、热心市民纷纷举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正是付款成功的页面,他们对着塔吊上的王建国大声呼喊,让他看到这份来自社会的善意。有的人跳着脚,用力挥舞着手机,有的人扯着嗓子喊:“王大哥,快看看,大家都在帮你!”

王建国的眼眶瞬间湿润了,他望着楼下那些充满关切的面孔,又看看手中的手机,听着妻子在电话里的询问,心中五味杂陈。在此之前,公益律师李阳拿着大喇叭朝着塔吊上的王建国喊道:“王大哥,我是公益律师李阳,专门来帮您维权的!您先下来,我们一起想办法,一定能把工钱要回来,给孩子治病!”记者们也纷纷劝说:“王师傅,您快下来,我们已经把您的事情报道出去了,社会各界都在关注,一定会给您一个公道!”可他始终心存顾虑,没有动摇。但此刻,这铺天盖地的善意彻底打动了他。

王建国望着楼下那些关切的面孔,犹豫片刻,终于缓缓点头。在消防队员的协助下,王建国从塔吊上安全降落。

李阳第一时间来到王建国身边,递给他一条毛巾,让他擦擦身上的雨水,随后详细地跟他讲述了后续的维权计划。李阳表示,会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开发商和包工头,通过法律途径帮他讨回工钱。李阳拿出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这段时间收集的线索和法律条文,他一条一条指给王建国看,耐心解释每一个法律程序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让王建国心中渐渐有了底。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阳四处奔走,收集工程合同、出勤记录等关键证据。他穿梭在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常常顾不上吃饭,饿了就随便啃几口面包。记者们也持续跟进报道,将事件的进展公之于众,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舆论的压力如潮水般向开发商涌来。有的媒体专门制作了深度报道,剖析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将王建国的遭遇作为典型案例,引发了社会广泛的讨论。

经过一番艰难的法律诉讼,法院最终判决开发商和包工头支付王建国等农民工的工资。当王建国收到银行到账的短信提示时,他的泪水夺眶而出。他紧紧握着手机,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脑海里浮现出女儿的笑脸和这段时间经历的种种艰辛。

度过难关后,王建国和妻子商量,决定把好心人转来的钱一一退回。他们知道,这些钱是大家的善意,但自己不能一直依靠这份善意生活。王建国更加努力地工作,不仅在工地承担更多的任务,主动要求加班加点,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能,参加各种建筑培训课程,寻找更多的赚钱机会。妻子也重新拾起早餐车生意,起早贪黑,用心经营。她会在早餐里多放一些料,给顾客们提供更多的温暖。他们将每一笔退款都附上一封感谢信,感谢那些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的人。信中写道:“是你们的善良让我们熬过了最黑暗的日子,这份恩情我们永远铭记,也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

他带着这份希望,踏上了回家的路。他知道,未来女儿的治疗还需要漫长的过程,还会面临许多困难,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相信,只要心中有希望,生活就一定会越来越好。那顶曾经陪伴他在塔吊上度过艰难时刻的安全帽,被他小心地保存起来,成为了这段苦难经历的见证,也时刻提醒着他,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勇敢地走下去。回到家后,他紧紧地抱住妻子和女儿,感受着家人的温暖,那一刻,他觉得所有的苦难都已经过去,未来充满了光明。

0 阅读:2
玩乐老王

玩乐老王

玩乐老王为大家带来生活中新奇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