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深夜,纽约唐人街街头骤然传来尖锐的警笛声。
警察封锁街道,全副武装的特警队伍迅速进入一栋破旧公寓楼内。
不久后,几名体格健壮的越南男子被带出,脸上仍挂着轻蔑的冷笑。
与此同时,一名少年静立于远处巷中,以复杂的眼神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八年前,这名少年随父母非法移民至美国。当时,他仅是个孩子。
他们在海上漂泊,依赖雨水和微薄食物维持生命,历经艰辛,最终抵达难民营。
然而,11岁的他日后竟成唐人街最凶悍黑帮成员,且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最终成为了捣毁该黑帮的关键人物。
【斯英的艰难启程】
1970年代末,越南仍受战争余波影响,全国范围内皆受影响。
斯英父母鉴于社会状况恶化和生活困境,毅然决定让孩子离家远行,以期寻找更美好的未来。
他们目睹了一张描绘美国加州美丽风光的照片,认为该地能给予孩子全新的生活机遇。
清晨,斯英等难民在港口集结,四周环境杂乱,显露战争余痕。他们登上一艘破旧却尚能航行的小船,船身随之摇晃不定。
出发一小时后,海面风景初显宁静,忽见越南海军舰艇驶入视野,迅速向小船接近。
舰艇士兵整装待发,全副武装,瞬间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舰艇靠泊旁侧,士兵跃下,严厉指令全员保持静止。
士兵逐一搜查众人,毫不留情地翻查难民衣物与财物,就连孩童随身携带的玩具也一概不遗漏。
他们眼神冷漠,举止粗鲁,对所有抗议均采取更猛烈的手段回击,无视一切反对声音。
难民中,妇女与老人遭推搡,现场氛围愈发紧绷。
随后,士兵们启动泵机,从小船中抽取储存的汽油。
机器轰鸣,汽油味浓,空气中充斥着压抑。难民眼神无助,彼此交换,恐惧在人群中悄然扩散。
汽油抽尽,士兵冷酷地发出威胁:“选择返回,或葬身大海。”
士兵撤离后,小船孤零零漂浮海上。军舰远去,四周唯余海浪轰鸣与同伴们的低泣声,回荡在无垠的海域。
斯英立船畔,远望陆地渐消逝,心中满布未知恐惧。
难民们彼此依存,竭力维持冷静,用桨奋力划水。然而,缺乏汽油的小船行进缓慢,几乎难以察觉其移动。
【在美国的挑战与适应】
这艘船与乘客在海上无助绝望地漂流了12天。
靠近陆地时,船只被当地居民发现,他们随即派出数艘小艇前往接应。
当地人提供水和食物,协助他们顺利上岸。
当地人引领他们至避难所,并确保其基本医疗与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休整后,这些幸存者被迅速转移至泰国的难民营中。
斯英在22个月的时间里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与其他孩子一同排队领取食物,并学习了基础的语言交流技能。
某日,难民营负责人询问他,若前往美国,期望前往何地。
斯英毫不迟疑地说出了“纽约”这个名字。
六个月期满,他成功乘坐飞机到达纽约。
一切与他预想相悖,无亲人迎接,他被送入学校,踏上了全新的生活旅程。
他迅速意识到语言是最大的难题。发音不标准导致斯英的英语常遭其他学生嘲笑,尤其是非裔孩子。
他们模仿其口音,并在洗手间恶作剧,更甚者,一次数人直接向他撒尿。这种处境使他深感孤立,无从求助。
斯英因缺乏稳定监护人,被依次安排至三个寄养家庭中生活。
首个家庭因经济拮据,无奈将其转至另一家庭抚养。
第二个家庭虽保障基本生活,但对斯英漠不关心。他常独自用餐,缺乏最基本交流,倍感孤独。
第三家庭状况最差,所有成年人均涉毒,常有陌生人出入,环境杂乱无章,且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
【越南帮的崛起与暴行】
1980年代,纽约一群越南青年创立了名为“Born To Kill”的帮派,简称BTK。
他们名字源自越战美军士兵帽上标语,寓意无畏凶悍,成为了他们在街头彰显个性的标志。
BTK成员多为难民后裔或移民,于城市底层求生存,面临资源与支持匮乏的困境。
BTK在唐人街快速蔓延,初期采取小规模勒索手段,以此试探商户反应。
他们步入杂货店,数人围聚柜台旁,另一人递纸条给老板,上书金额。老板无奈,只得开启抽屉,将现金交出。
得手后,BTK成员分配赃款给各成员,并讨论后续计划。
很快,他们的行为恶化,由单一的勒索升级为频繁的抢劫活动。
BTK势力扩张后,常与其他帮派冲突,不顾地盘界限,于各社区挑起争端。
一次行动中,他们潜入由中国黑帮操纵的游戏厅,蓄意挑起纷乱。
一名BTK成员将台球桌上的灯摔碎,与此同时,另一成员在角落将老虎机掀翻在地。
挑衅引发对方反击,随后双方在街头爆发枪战。
在短短两年内,BTK于纽约声名狼藉,恶名迅速传播。
当地商户普遍恐慌,多选择缴纳“保护费”,以期规避更大麻烦。
纽约警方开始关注新兴帮派,并逐步将其视为重点整治目标。
【斯英的黑帮生涯与转变】
斯英遭寄养家庭遗弃后,生活陷入动荡,变得不稳定。
一次意外,他邂逅了越南帮数名成员。
对方迅速察觉到他的无助,随即通过言语鼓励和实际行动帮助他,努力拉近与他的距离。
他们领斯英至一小餐馆用餐,桌上满是越南佳肴,这些是他平日鲜少有机会品尝的美食。
他迅速入住了一处由越南帮成员共同租赁的公寓。
房间虽小,缺乏像样的家具,却每日热闹非凡。
成员们白日多眠,夜间则集合策划行动,或组队外出寻觅娱乐。
斯英跟随他们习得在人群中暗中观察目标之法。常选唐人街小商铺为盗取目标,进店悄然取走香烟、酒水及小额现金。
几周后,斯英在前辈陪同下,前往了一家隐秘的地下纹身店。
他得知,BTK成员正式入会需在身上纹上帮派标志。
他椅坐,脱上衣,肩感刺针移动之震动,持续不断。
纹身结束后,他正式加入BTK帮派,成为其中一员,并全面融入了该帮派的生活圈子。
随时间推移,BTK的活动范围扩大,侵入其他帮派领地,企图掠夺资源。
斯英与数名成员曾前往一夜市摊位,该摊位由中国黑帮操控,主营盗版录像带及假货。
他们上前胁迫摊主,要求其立即交出当日的营业所得。
摊主反抗未果,被一名BTK成员制服在地,同时其收入袋也被该成员抢走。
不久之后,BTK帮派与其他团体爆发武装对峙。
一次行车途中,他们经过布鲁克林某街区,瞥见一处对手帮派的标志。
几人迅速下车,以喷漆在标识上创作,留下BTK专属符号。
不久后,敌方派人寻衅,双方于公园内爆发激烈冲突。
【法庭上的审判与斯英的抉择】
1989年,斯英被捕,原因是其涉及多起与BTK有关的暴力案件。
他被送至警局后,随即被转移到纽约的一所监狱内。
在监狱的半年中,他未受特殊优待,生活单调压抑,与其他囚犯无异。
当斯英以为将在监狱久留之际,警方意外地找到了他。
他被领至一小办公室,数名探员坐于桌对面,以平和口吻向他阐述状况。
斯英获知,协助警方搜集BTK犯罪证据,将有机会获得提前释放。
他们提出免除他5000美元保释金。他沉默片刻后,点头同意。
获释后,斯英重获自由,同时肩负着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
他计划接近BTK帮派首领“泰”,凭借获取的信任,深入帮派内部,接触其核心犯罪活动。
斯英重返唐人街,再次与BTK成员为伍。
他加入聚会,随老大“泰”出席交易场合,倾听对方对帮派未来的规划与讨论,深入了解帮派动向。
交易之夜,“泰”携核心成员于卡拉OK包厢聚会,商讨下步抢劫目标,并细致分配任务。
斯英静坐一旁,貌似不经意地与他们共饮,实则暗中启动录音设备,完整记录下整个交谈内容。
数日后,斯英把所收集的录音资料递交给了警方。
警方依据斯英提供的录音及情报,逐步明晰了BTK的运作方式,并掌握了关键性证据。
1992年初,警方实施大规模抓捕,成功拘捕BTK组织头目“泰”及多名核心成员。
接着,这些成员遭法庭传唤,接受美国司法体系的裁决。
法庭审判时,斯英作为证人出庭。其陈述将作为案件审理的重要依据,以确保审判过程的公正与客观。
他身着朴素,面容严峻,详细地向法官与陪审团阐述BTK的罪行,逐字逐句,清晰明了。
他的话是案件关键,特别是录音记录,直接证实“泰”等人涉多起暴力犯罪,涵盖抢劫、谋杀及勒索。
泰作为被告坐在席上,不时与律师低语,然而案件的严重性仍难以遮掩。
庭审长达12周,每次开庭均吸引众多媒体与观众参与。
法院最终判决,“泰”及数名核心成员获终身监禁,其余成员则分别被判处13年至60年有期徒刑不等。
审判结束后,BTK帮派迅速解体,曾经令唐人街闻风丧胆的该组织,最终在纽约街头销声匿迹。
刘长煌在《现代世界警察》2020年第7期发表文章《美国打黑除恶进行时》,探讨了美国当前正在进行打击黑恶势力的行动,内容涵盖第24至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