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纽约时报》专访李鸿章,现在读来依然后背发凉

晨曦中的温暖如初 2025-01-15 10:23:10

1896年9月2日,纽约华尔道夫饭店大厅内气氛紧张不安,弥漫着一种压抑感。

清朝钦差李鸿章将迎美国记者群访,其言行举止将关乎中美外交动向。

美国记者备好了犀利问题,以优越姿态,企图从这位中国高官的回答中觅得突破点。

谈及排华法案、教育制度及美国多党制,每个问题皆似精心设下的陷阱,旨在诱使李鸿章犯错。

在陌生环境中,李鸿章保持传统礼仪,以谨慎言辞应对,展现其风度。

此次采访能否如愿为华人争取到应有的尊重与公平待遇?

【甲午战争后的清政府外交转向】

甲午战争致清朝面临空前外交难题及国内动荡,挑战前所未有。

北洋海军曾是清朝现代化努力的标志,历经一役后,几乎全军覆没。

李鸿章,长期担任北洋大臣,因战败及对日屈服谈判,受到舆论谴责与朝廷惩罚。

战后中国,政府高层深刻反思并重新评估了国家外交政策。

"以夷制夷"策略已难适应新国际形势,尤在日本快速崛起为地区强权之际,更显力不从心。

1895年,因俄、法、德三国干涉,日本侵占的辽东半岛归还清朝,此举暂时减轻了清朝面临的外部压力。

光绪二十二年春,因东亚地缘政治格局剧变,清政府派遣李鸿章出使俄国,以参加尼古拉二世即将举行的加冕典礼。

李鸿章行程紧凑,自北京启程,历经长途,乘火车穿越西伯利亚铁路,直达俄国圣彼得堡。

李鸿章抵达后,俄国官方给予其高度重视与热烈欢迎。

加冕典礼前夕,李鸿章与俄国财政大臣维特会面,深入交流了双方关注的合作事项。

维特身为俄国财政主管,热衷扩大俄国在东亚的影响力,视铁路建设为连接俄国与远东的关键战略项目。

加冕典礼盛况空前,李鸿章作为中国代表,置身于国际政治焦点之中,备受瞩目。

典礼结束后,双方持续深入交谈,并最终达成共识,签署了《中俄秘密协定》。

清朝政府外交行动旨在巩固东北边疆安全,却也因此增加了对外力依赖的风险。

【李鸿章的西方之行】

1896年李鸿章离俄后,进行数月西方访问,遍访多个欧美国家,总行程超9万公里。

6月14日,李鸿章到达柏林,会见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德皇以高规格接待中国使节,于柏林皇宫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彰显重视。

两人探讨中德关系,涉及国际局势与贸易。李鸿章表明清政府愿与德国深化合作。

10日后,李鸿章抵达汉堡,会晤德国前首相奥托·冯·俾斯麦。

7月4日,李鸿章到荷兰海牙,获荷兰政府正式接待,与官员会谈中荷贸易及外交。他还参观了当地工厂和港口,学习欧洲国家在工业和贸易方面的先进经验。

7月8日,他随后从荷兰出发,前往比利时。

在布鲁塞尔,李鸿章会晤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讨论铁路建设及投资机遇。比利时企业对中国基础设施,特别是铁路项目,展现强烈兴趣。

7月13日,李鸿章到达法国首都巴黎。

在巴黎,他获法国政府隆重欢迎,参与多项官方活动。

在法国时,李鸿章与法国政要会谈,并参观巴黎文化工业展,深入了解法国技术成就与工业发展状况。

8月2日,李鸿章到达英国,获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维多利亚大十字勋章,此勋章为当时英帝国给予外国贵宾的最高荣誉之一。

李鸿章访英期间,参观了伦敦的大型工业及造船设施,并造访了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

【李鸿章的美国访问】

1896年8月28日,李鸿章自上海启程,搭乘“圣·路易斯”号油轮,历经长途航行后,成功到达美国纽约。

李鸿章到达纽约,获美国政府和市民热烈迎接。

纽约港口昔日为世界最繁忙港口之一,李鸿章船只靠岸时,众多民众聚于码头,欲亲眼见识这位中国大臣的风采。

李鸿章身着中式官服,步伐稳健地走下舷梯,气势非凡。

接下来数日,李鸿章的日程被安排得极为紧密。

最关键的一次会见是与时任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的会面。

克利夫兰于白宫会见李鸿章,双方展开面谈,直接交流意见。

会见历时较长,议题涵盖两国贸易前景与备受关注的排华法案问题。

李鸿章出席多场欢迎宴并发表演讲,内容涵盖中国历史、文化及国内现状,旨在全面展现中国风貌于美国社会。

此外,李鸿章还考察了纽约的关键设施与公共建筑,涵盖码头、工厂及学校等重要场所。

【李鸿章与华尔道夫饭店的采访】

9月2日上午,纽约华尔道夫饭店热闹非凡,李鸿章接受了《纽约时报》的采访。

记者问李鸿章对美国多党制的看法,及该制度下是否存在运作弊端。李鸿章作答。

李鸿章回应谨慎,不愿批评美国内政,坦言其政党众多确实惊人。

论及教育,李鸿章坦诚表示,清朝虽有男童入学传统,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较,教育资源仍明显不足。

他阐述了中国学校数量远低于美国,且当前教育体系难以全面覆盖所有国民的现状。

他提及,中国未来计划增强教育投入,扩建更多学校和学堂,旨在增加国民受教育机会。

采访氛围骤紧,记者抛出排华法案这一当时极具争议的议题。

排华法案1882年起在美国实施,严厉限制华人移民入境,致使美国华人社群遭受严重歧视与排斥。

记者直接询问李鸿章对美国某法律的看法,及是否认为应废除。李鸿章需就此表明立场。

李鸿章明确指出,排华法案对华人存在不公,系具种族歧视性质的法律。

随后,他指出,美国即将迎来新一轮选举,新政府执政后可能会在政策层面作出相应调整。

他希望美国政府重新审视该法律,并利用新闻界影响力,使更多人认识到法案的不公,以期推动改变。

记者追问李鸿章是否对现行排华法案持强烈反对态度。

李鸿章重申,排华法案不合理。华人在美多年,对美国社会有贡献,应受公正待遇,不应受不公对待。

他提及华人勤劳朴实,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故应享有更优质的生存环境及充分的权利保障。

他未直接指责美国政府,而是着重阐述了华人的卓越贡献与品质,并呼吁美国社会各界对华人展现更多宽容与尊重。

采访全程,记者提问尖锐且时显挑衅,此风格给李鸿章造成了显著压力。

他须在限定时间内作答,且回答需保持适度,不可过于激进或失当。

每个问题背后,均潜藏使清政府与李鸿章陷入窘境的风险。

李鸿章处理问题时,始终保持审慎,不轻易与美国制度或社会直接对立,以确保应对得当。

回顾此采访,紧张氛围犹存,美国记者的逼问态度依旧鲜明。

【李鸿章晚年的最后时刻】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七日(1901年),李鸿章与奕劻在北京代表清政府,正式与外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亦称《最后议定书》。

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接受严苛条件:赔偿损失、惩罚义和团成员,并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北京。

谈判结束后,李鸿章的健康状况急剧下滑。

签署条约当月,李鸿章罹患重感冒,症状有鼻塞、声音低沉及严重疲乏。

10月30日,即逝世前八日,他仍赴俄国驻华使馆,与俄方代表展开谈判。

据当时记载,俄国使节在谈判中态度强硬,恐吓并威胁李鸿章,意图让清政府接受更多不利条款。

回住所后,李鸿章因过度劳累呕血,经医生诊断,确认其胃部血管发生破裂。

病情曾好转却又迅速恶化,形势危急。9月27日(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李鸿章逝世后,其一生功绩与过错的评判始终存在分歧。

批评者指出,他决策有误,尤其是在国防上偏重海防,忽视西北塞防,致使边防力量不足。

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因战术失误在威海卫全军覆没,这一事件进一步加速了清朝的衰落进程。

宋姗姗在《中国军转民》2023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研究李鸿章军事外交思想,文章位于88至89页。

5 阅读:4728

评论列表

忧国忧民

忧国忧民

14
2025-01-18 12:41

有了这些大臣,清政府就会加速灭亡,这个角度,他有功。

00

00

13
2025-01-18 19:12

[笑着哭][笑着哭]还气势非凡你们吹牛逼真是惊为天人。都不觉得丢脸吗

真不想和傻狗说话 回复 01-19 08:20
我们什么样子和李鸿章牛不牛逼有什么关系?让你搜你们国外对他的评价你搜了吗?看清楚了,是你们西方给他的评价,不是我们自个吹的,我们给他的评价是卖国贼,可没吹他很牛逼,哪怕他能力确实牛逼。

真不想和傻狗说话 回复 01-19 08:24
你们西方整体评价说他牛逼,是我们吹的?

用户17xxx00

用户17xxx00

3
2025-01-22 19:44

李鸿章第一个环游世界的中国人啊[笑着哭]

the shy

the shy

3
2025-01-19 04:42

我在想,假如甲午海战打赢了,后面会怎么样发展

野兽良民

野兽良民

2
2025-01-19 17:51

大清还需要什么买办,关税都让大清给了外国人,关税部门也是外国人管,买办?买办就是大清自己

晨曦中的温暖如初

晨曦中的温暖如初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