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情侣在巴厘岛遇害,马上就有人再三宣告,提醒人们旅游少去东南亚,似乎东南亚三个字就代表了危险。
持有这类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但我想他们也许根本没有看清问题的本质!
如果他们能够真的去调研一下那些去东南亚旅游的人,就会发现大多数的人不是因为猎奇,只不过是嫌国内门票太贵!
国外不是没有门票这回事,只是很多时候,门票价格很便宜,甚至有不收门票的景点!
而国内很多景区,动辄三五百的费用不包含索道缆车,即便消费得起,也会让人心疼!
黄河壶口瀑布更是因为在路边设置了围栏而出名,有人说很早的时候,他们可以在路边看瀑布,可是后来景区把景点拦了起来,虽然没有说是因为要收费的缘故,但是游客想当然认定是出于这个理由。
人工的景点要收费可以理解,山川湖海这些自然景观,为何也要收取门票呢?有人曾戏谑,若是李太白生活在现代,恐怕未必就有如此潇洒!
如果国内门票价格能降下来,我想去东南亚旅游的人也不会那么多,毕竟那儿和欧美等地最大的区别,就是消费低廉,但消费低廉同样意味着经济不发达,这对旅游人士来说,也许是一种折磨。
在东南亚旅游的时候,敢直接饮用生水的人都是大侠,饭店内提供的水即便已经煮熟,也不是人人都敢喝的。东南亚的风景因为经济不发达而拥有着原始的美丽,追逐景点的人们去见证那份美丽,也再度感慨门票的差别!
其实看看杭州西湖,就可以发现免门票也是一个好的策略,因为虽然景点不收门票,看似会损失一大笔收入,但其他的收入同样增加了。
比如游客会因为这个免费的景点而选择多次到杭州旅游,他们在杭州的吃喝花销,也同样在为这座城市的GDP做出贡献,而游客之间的口耳相传,也会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向往这一座城市。
口碑两个字,无法用金钱量化,但同品牌效应类似,想要建立好的口碑需要良久时日,但破坏一个地方的口碑却很容易。
比如人们提起云南旅游,除了想到风花雪月的浪漫,就会想起某些导游的故事,你说风花雪月的风景属于云南,可那些导游也属于云南,人们的印象分自然会有所降低。
而淄博却因为它的烧烤出圈,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前往。为什么一座三线小城会让这么多游客向往?我想这跟人们前往东南亚的理由类似,这就是性价比高!
与其事后诸葛亮一般号召他人不要去东南亚旅游,不如号召国内的景点门票大幅下降,毕竟如果要用维护费来替景点收费找理由的话,西湖景区就不需要维护费吗?
只不过有的人把眼前利益看得很重,有的人看到了长远的利益。
去过东南亚才会发现,在想象中的风景才是最好的,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每年都有人往东南亚跑,不要将责任推给这些出去旅游的人,而应该反思他们为何要出去,因为这才是整件事背后最深刻的原因,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找到正确的办法。
#百家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