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名字,往往有着特殊的意义,蕴含着父母对孩子的祝福或期盼。
然而,有这么一位父亲,在听说了儿子的绰号之后,竟然觉得绰号比本身的名字还要好,于是,果断将儿子的名字改了。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多年后今天,这个名字依旧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
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他都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意义深刻的名字故事的开始,还要从这位父亲开始说起,而这位父亲的名字就叫钱玄同。
清末年间,钱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所以家族底蕴还是十分富足的,在钱玄同20岁那年,他被父亲送去国外留学,也因此,他学到了很多的先进思想。
回国以后,他陆续担任了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是“五四”文学革命先驱中的一名骁将,不仅如此,就连大文学家鲁迅,都是他的朋友。
作为一名父亲,钱玄同自然也对自己的孩子们抱有很大的期望,在结婚之后,钱玄同与妻子先后生了6个孩子。
其中,三儿子的名字叫钱秉穹,寓意“秉性纯良,志存天穹”。
在父亲的影响下,钱秉穹各方面都十分发展非常好,而且他的身形,在同学里面也算是比较高的,因此,还进了学校中的篮球队。
在假期的一天,钱秉穹收到了一封来自同学的信,而钱玄同也恰好看到了这封信,但是,看到信的最后,落款却只有两个字“大弱”。
钱玄同还在想,为什么给孩子起这样一个名字,但是没想到,在听完儿子的解释后,他却哭笑不得。
原来“大弱”是孩子们给他起的绰号,原因就是这个孩子长得最高,年纪最大,但就是因为身体十分瘦弱,于是,朋友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大弱”。
想到这里,钱玄同别问起儿子的外号,儿子钱秉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自己的外号叫三强。
因为自己在学校中不仅学习好,而且长得高,身体素质也非常好,所以同学们给他起绰号叫三强。
钱玄同一听这个名字,德强、智强、体强,这个名字还真不错,钱玄同默默记在心里,没过多久,他就给自己的儿子改了名,就叫钱三强。
然而,让父亲钱玄同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三强”竟然变成了让中国“民族强,军队强,国家强”的重量级人物。
出国留学有这么一位优秀的父亲,钱三强的成绩自然也不在话下,年少时他一直跟随父亲生活,还就读于蔡元培校长的空的中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后来,又在父亲的建议下,考入了北京大学的理科预科,在学校中,他一直名列前茅,最后,还考入了清华大学的物理系,从此,他与物理结下了缘分。
父亲钱玄同也十分支持钱三强的爱好,甚至还给他提笔写了四个大字“从牛到爱”,意思是,将牛顿和爱因斯坦当做榜样,朝着他们的方向去努力。
而钱三强也将这四个字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成为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1936年时,钱三强从清华大学毕业,在一位教授的推荐下,他来到了北平研究院,成为了物理研究所严济慈所长的助理。
由于钱三强在研究所的表现,深得严济慈的喜爱,第二年,严济慈就引荐他来到了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
说起居里是不是有些耳熟,没错,这个实验室就是曾经的居里夫人创建的。
但当时,居里夫人已经去世,便由她的女儿伊莱娜.里约奥.居里夫人来主持,简称小居里夫人,而小居里夫人正是钱三强的老师。
虽然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但是在研究科学的劲头上,小居里夫人比她的母亲只多不少,但让小居里夫人没有想到的是,钱三强的劲头甚至比他她还要高。
她在实验室的时候,几乎从没见过钱三强休息的时候,唯一停下来的时候,也只是喝口水。
小居里夫人意识到,钱三强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于是,为了让钱三强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她甚至让钱三强到她的丈夫那里去工作。
并且允许他两地来回工作,对于导师的做法,钱三强十分感激,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导师,才能有后来的钱三强。
在小居里夫人丈夫的那里,钱三强学到了更多的科技和科学思想、道德,这都是让钱三强受益终生的东西。
然而,实验室的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钱三强也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并成功成为拿到了博士学位。
毅然回国当然,在法国留学的这段时间里,他也邂逅了自己的爱情,那就是遇到了自己的妻子,何泽慧。
何泽慧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因为有着同样的爱好,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1946年两个人还一起参与研究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这一发现被认为是二战后核物理研究的重要成果。
钱三强也因此获得了,法国科学院的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
第二年,钱三强还成为了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导师,然而,尽管在法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前三强的心依然在祖国这里。
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需要这些远在海外的科学家们,于是,在1948年,钱三强和何泽慧放弃了在国外的优越条件,带着仅仅只有半岁的女儿回到了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同钱伟长,钱学森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
回到中国后,钱三强担任了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教授,开始为新中国的建设做贡献。
在钱三强的带领下,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的仪器设备相继建成。
可以说钱三强为中国的核科学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成功后,钱三强还被西方媒体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然而,当消息传到钱三强耳中时,他却表示自己绝不接受这种说法,中国原子弹也是绝不是哪几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的功劳。
1992年6月28日,为中国原子能事业奉献一生的钱三强与世长辞,享年79岁
总结钱三强的一生,是科学报国的一生,是矢志不渝的一生。
他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无私奉献,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