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西方古典音乐的渗透中逐渐痴迷和学习西方音乐理论体系的时候,岂不知已经远赴重洋般地跨越了地理与时空的界限,苦苦追寻着西方这种异于自我的音乐文化,而另一方面,当西方的耶胡迪·梅纽因、乔治·哈里森感动并迷恋于印度音乐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回过身来惊讶的发现,印度音乐及其文化就在我们的邻邦?
从音乐文化的角度出发,我们会发现在对峙西方音乐和印度音乐这两种文化的时候,其间的差异性和陌生感远远大于地理区域上的概念,我们并没有因为西方的遥远而生疏于西方音乐理论中的大小调体系、和声概念,我们也没有因为印度作为邻邦而对其亲近和深入。
值得反思的是,当西方和东方的音乐文化产生了碰撞,当西方对东方音乐文化有了交流,当西方的欧洲音乐“中心论”被世界音乐文化所涵化,我们才开始对印度音乐及其文化有了进一步的求索。
印度音乐及其文化不同于我们对西方音乐理论体系的理解,它的音乐理论自成体系,我们需要用怎样的视角来看待印度音乐及其文化?
当我们在聆听与欣赏中感叹其音乐节奏的循环与回归、自由无限的即兴表达、夸张而又细腻的音乐情感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反问在这个过程中这种结果是怎样实现的?
音乐强调体验,印度音乐更加体现了实践中体验的重要性。印度音乐中拉斯(rasa)的美学概念、节奏循环中对第一拍萨姆(sam)回归的认同感、即兴中的变化延伸,都需要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和感受。
印度音乐理论博大精深,倘若泛泛而谈却不能对其深入肌理,倘若追求精细入微却不能将其极致,这也是造成我们研究和学习印度音乐及其文化的矛盾之处。
作为一个异文化的“局外人”,对于音乐的学习,我们首先要承认文化差异的客观性,然后再以积极的态度和方式来融入这种异我的音乐及文化语境。
这次北印度古典音乐的学习,完全是基于自我亲身体验和实践的基础,来体验和感受印度音乐的精深和微妙,通过学习过程中与Guru的交流互动以及和其他学员间相互影响,力求呈现一个直面而立体的学习动态。
度音乐理论体系浩繁精深,如同一个庞大的引擎系统,我们只能通过一步步的学习,逐渐深入。
作为一个局外人,作为一个学习者,对于印度音乐的学习更需要从点滴做起,来呈示一个获知的过程。
关于印度音乐本体的问题,笔者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鉴于笔者对于印度音乐的学习是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就要充分认识到这种身份的特征:
首先,要承认自我的文化背景和音乐理论体系,其次,要充分发挥已有音乐价值观的能动性,也就是说,从异文化背景和不同音乐理论体系出发,融合了中国的和西方的音乐文化,以此作为一个学习和理解印度音乐理论的参照系,使之成为一种参考的手段和阐释的语言。
另一方面,以亲身实践和学习为基础来阐释印度音乐的基本要素,形成一个理解和认知的循环圈。如下所示,对印度音乐基本要素的理解是针对学习和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的阐释,前后的理论阐释和应用具有对照性。
基本音乐要素
印度音乐理论自成体系,从现在我们较为认可的划分主要有北印度的印度斯坦尼音乐和南印度的卡纳提克音乐两大音乐体系。
从其基本音乐概念上来理解,二者是相通的,但是作为学习和体验,要对其不同之处加以认知上的理解和把握。
此外,印度音乐理论博大精深,其音乐的精致之处和音乐文化的独到内涵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迷恋和追寻的,若想将之全部掌握,并不是可行之举,只有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理解,将所学到的内容理解应用才具有能动的可行性。
下面所涉及的音乐概念主要是结合了学习中的应用和体会加以强调和整理:Sargam—Swara
萨勒噶姆(Sargam)相似于西方音乐理论中的视唱体系(Solfege),又指代一种记谱方法,由七个不同的音名(Swara)组成。在西方音乐理论中,我们有音名和唱名之分,音名为:C,D,E,F,G,A,B,唱名为:Do,Re,Mi,Fa,Sol,La,Si。
印度音乐理论中,七个具体的音名为:沙达迦(Shadja),利沙巴(Rishabha),甘达拉(Gandhara),马德亚玛(Madhyama),潘恰玛(Panchama),达依瓦塔(Dhaivata),泥沙达(Nishada),唱名可简写为:Sa,Re,Ga,Ma,Pa,Dha,Ni。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印度人在理解音乐时,由于他们思维方式、美学理念、宗教等作用因素,总是要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无形的东西具象化,因此,印度音乐理论中的音名不同于西方音乐理论中的音名概念,不单纯是一种音位名称的指代,它的存在还代表着颜色、神性、情感和动物等的含义。
在很多关于印度音乐的论述中,很多学者习惯用西方记谱的方式来体现一种互译,为了方便起见,C记做Sa,但这不等同于西方音乐理论中的Do,Sa的音高是可变的,是相对固定音高,是根据演唱者自身的音域和演奏者所用乐器的音域而决定的。
Sa和Pa是自然音,不能升高和降低,Ma可以升高(tivra),其他的音都可以降低(komal),但是印度音乐理论中的升高和降低的表示法不同于西方标记的升高“#”和降低“b”,而是在音名上方加一个短小的竖线“׀”表示升高,如;在音名的下方加短小的横线“”标识降低,如Re。
印度音乐可以被记录但是要注意记录过程中的细微差别。Sargam不是表演中所用的乐谱,它只是在作曲记谱和记录音乐素材中所使用的速记形式,是帮助我们记忆的方法。
Sargam可以记录一个拉格的大体旋律线,但是不能精细音乐中的旋律变化和节奏的多变。
塔特(Thāt)
塔特(Thāt)是一个总括的概念,是北方印度斯坦尼音乐体系中十个基本拉格的统称,印度音乐学家巴特甘迪(V.N.Bhatkhande,1860~1936)编纂了北印度的十个塔特体系,从理论上,北印度大多数的拉格都源自这十个塔特。北印度古典音乐中的十个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