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的随身发烧大潮下,34年厂龄的HIFI老厂山灵已基本顺利跨界并完成随身领域的品牌构建,也在近期推出了M9Plus、ME900、MG800等一众上探高端市场的旗舰产品。熟悉山灵的烧友估计也不用多介绍了,除了旗舰产品外,能想到的不同类型不同价位的播放器、解码耳放、小尾巴、耳机等,山灵都有相应产品布局,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设计感。而我今天开箱的山灵MG800就正是设计感极为突出的产品,也是山灵单动圈随身耳机系列的旗舰款。
说MG800是传统耳机吧,也确实是!单动圈是最常见于各个价位段的产品,良莠不齐,顶级和入门产品并存,一些耳机限于单元性能或者调音不讨好成为了昙花一现,但也有好产品会经久不衰。相对来说,MG800作为山灵最高阶入耳单动圈,四千多元的价格不算便宜,有冲击高端的野心但和友商旗舰相比只不过是“中价位”。另一方面,MG800也可以看作单动圈旗舰耳机的一个新形态和新尝试,是完善供应链和技术积淀后的一个相对完美的产品参考,或许在今后会有更强大的产品。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我看来,山灵的多产品策略并非所谓“母猪下蛋”,反倒是精品策略下一个HIFI品牌生态构建的成功案例。例如我此前开箱的八单元圈铁旗舰ME900,全钛合金“峰峦”设计独当一面,声音在同价位中也非常能打,在发烧产品多如牛毛逐渐同质化的今天,“性价比”“颜值”“品牌联想”等都是它的加分项,剩下的就是烧友与之相契合的听音观了。
和ME900一样,同具旗舰属性的MG800是不缺加分项的,如果说此前MG600是山灵单动圈产品的“探索者”或者“搅局者”,那么MG800就是山灵如今就单动圈耳机的版本答案了,有同样的“性价比”“颜值”“品牌联想”,有更强的“设计感”“玩法”和单元性能,单论声音和颜值都符合我对山灵预期,是超出了该价位表现的产品。
单看MG800包装,不算太豪华但一如既往地有下本的“配料”,该给的东西都给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金币”形状的34周年专属纪念铭牌和可更换的出音口导管,提高了开箱仪式感。值得一提的,可更换的出音口导管并非MG800专属,在MG600中以及偶尔友商产品中出现,起到了回放时音频滤波器的作用,不同导管实现不同的音色,是发烧耳机中一个颇具差异化的玩法。对应ME系列调音拔杆“4×4”调音玩法,MG800三种导管对应“均衡”“氛围”“靓丽”的音色。在和不同耳套配搭下也可以有“3×4”的音色选择。
除了差异化的配件外,MG800的收纳盒、原配线、接插件也是分量十足。其中收纳盒是山灵家单价198元的C1金属收纳盒,金属与碳纤维结合的质感非常好,开合迅速,和皮质收纳盒相比更有份量一些。原配线则是6股单晶铜+2股单晶铜镀银混编,内部使用同轴结构双层导体+独立绝缘屏蔽涂层,绞合之下兼顾了柔软度、韧性和颜值,给予MG800无瓶颈的信号传输问题不大。
至于耳机套,熟悉山灵耳机产品的估计也无需多说了,有“低频套”“均衡套”“声场套”“人声套”以及SpinFit家的CP100套,在发挥MG800声音素质和框架基础上给你更多的后期调音空间和贴合耳道的选择。三种可更换2.5/3.5/4.4插头也为前端配搭提供了更多可能。
说回耳机本身!这次MG800单元用料更高级,用上了DLC+碳纳米管复合膜片和大黑音圈+N48双磁路高效系统,频响范围、瞬态和易驱性都具有理论上更强参数,是旗舰耳机高素质的保证。当然了,素质高参数好的动圈入耳也并不少,好听才是实在,毕竟近年来我也听过不少自称“内卷”的高指标塞子,实际听感却是不敢恭维。MG800初听之下倒是很好继承了山灵不追求刺激不过分张扬的特性,就如上面说的,我甚至觉得单元配置如此强的MG800,声场瞬态俱佳,但整体听来居然有点内敛了,让我不得不搞“靓丽”导管与之配搭,但声音架构仍然是流畅均衡的。(至于具体声音,下面再细说)
除了单元外,MG800面板有MG600的影子,钛合金腔体让它更结实、更理工、更轻巧,也更“旗舰”一些。面板上的网格点缀并非完全为了骚气,官方称之为“星辉半开放式环形滤网”,就是说这是独特的出气口,用于加强控制力实现最终调音目的,给予更好的通透感和高频质感。
我用MG800分别配搭了山灵M9Plus和山灵H5,也尝试了在天鹰座3代、拓品A90D等大推力台机下的驱动表现,导管和耳套主要“靓丽”+均衡套和“靓丽”+CP100套。这里重点说一下,刚开始用MG800时我基于发烧本能用上了MG800的“均衡”导管+“均衡套”。均衡+均衡的配置带来的是相对中正的声底和流畅的三频呈现,人声部分和ME900相比确稍缺乏激情,后来导管换成“靓丽”后,MG800似乎稍有“解锁”了,小编制、流行都听得更爽一些,而且平衡度影响不大。在经过几个尝试后我配搭中用得最多的就是“靓丽”导管+CP100套,是一个相对开扬且兼顾乐器泛音和平衡度的配搭。
细细鉴赏后,我认为MG800也是一款“润Fi”调音并且属于能探索单动圈天花板的产品,但“润Fi”的方向和山灵其他型号耳机不尽相同。例如我此前开箱ME900时,我将它评价为“润Fi Plus”,因为ME900的声音是颇具乐器展现力、全频密度感和解析力,但在如此高素质和侵略感的声音下,保持了相对理性和润泽的特性,也有不那么均衡的一面,需要自家播放器与之配搭,而ME800也有类似一面,不过综合素质比起旗舰弱化了一些。
而MG800的调音则和ME900、ME800这些多单元耳机有不同理解,基于单元特性,MG800本身就是一个乐感先行、素质兼之的耳机。首先它一耳朵绝对是宽松的、通透的,声底本身就有档次上的超越感,但除此之外,MG800也有众多更大的优势。
本来对于随身耳机来说,低频是弱项并无不妥,除非想参考一些大耳机在低频上模拟一种权威感和深邃感,但下潜深度其实是仍然不太够的。相反,MG800低频下潜深度之深,瞬态之强确实出乎了我的意料,在M9Plus平衡驱动之下,它的能量感、力量感以一种既高速也优雅的交融,呈现了动圈低频的强大素质,是单动圈耳机中少见。不过和出色的低频相比,MG800的中频密度感并不那么极致,也就是说,听习惯了重口味人声和乐器的烧友,MG800更像是中型乐厅的感觉,不冷、略暖也不厚,始终仍以乐感流畅度作为听音前提,且由于MG800本身低频带来的跳脱感,MG800的听感就如上面说的,很强也很宽松,听习惯了动铁的烧友再听MG800,你会感觉MG800素质之足够的但也有一种交融感。
另一方面,MG800声场也较为宽广,初听之下,你会感觉MG800具有全频段的细腻,高频部分和动铁耳机相比内敛一些,泛音丰富但大场面下毫不杂乱,在耐听和爆发力中取得兼顾,是兼具“中性美”、宽松度和必要的乐器瞬态素质。听过众多单动圈耳机的烧友可能清楚,通透度对于一款耳机尤其是动圈耳机尤为重要,尤其是部分耳机密度和解析力上去,反倒通透度有无以言喻的闷骚感。此前听通透度略弱的带HUFI味MG600时,我相当希望山灵能推出润Fi+通透感十足的耳机。MG800和MG600相比,“短板”几乎是完全解决了,不夸张地说至少2~3个档次提升不成问题,不会再认为MG800因单动圈而成为“HUFI”塞,也有多单元耳机不具备和甚至不可能具备的流畅度。
也就是说,MG800调音上是有感官上的爆发力的,例如低频下潜、瞬态和乐器还原度,都有独到理解但并非追求感官刺激,反倒是将一些以往需要高密度高解析力并且牺牲声场的耳机才能回放的流行、小编制,改变为一种宽松流畅的流派,以高素质和流畅度给予全面的呈现,有一种场景搬家的感觉。何况,MG800确实是不难推的,H5可以推到90分,M9Plus可以推到97分,反倒上台机后因为灵敏度太高出现可闻低噪,所以就放弃了。
作为另一条赛道的现役旗舰,MG800属于山灵随身耳机领域终于开悟的产品,有素质有听感且并非徒有素质,在风格上带来了自身对于随身耳机的理解,通过顶级单元带来兼具动圈宽松感、流畅度和一流瞬态水平的听感。MG800这款颇具竞争力的产品虽然已推出一段时间,但对于极致素质、个性化音色和优秀工艺的随身耳机烧友来说,MG800或许是值得一试的选择。
白菜价等不等于白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