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x万物,百无禁忌
图/unsplash
今年以来,咖啡赛道的产品创新正刮起一阵“猎奇”的风。
前几天,在小红书爆火的厦门“章鱼拿铁”冲上了微博热搜。不得不说,在咖啡杯里捞起一只章鱼,画面冲击力十足。
图/章鱼拿铁,来源小红书截图
除了厦门,杭州也在这场咖啡战事里拥有姓名。268cafe凭借一款每天限量售卖6杯的“皮蛋拿铁”席卷杭州人的朋友圈;位于中山中路上的另一家咖啡馆coffee omen,最近也推出了一款“咸蛋黄肉松拿铁”。据介绍,里面并不是完整的咸鸭蛋黄,而是店家自制的咸蛋黄酱加上维新肉松。
咖啡新品,还能怎么卷?为什么这么卷?
咖啡新品,往“死”里卷咖啡内卷不是新鲜事,早在这股猎奇之风刮起前,咖啡赛道的战事就已开启。
其中的打法,各有千秋:价格上,铆足劲卷低价;口味上,一部分玩家选择合理方向的口味创新,另一部分则不走寻常路,选择“猎奇”的方式吸引消费者。
首先是低价战场。前有瑞幸以一己之力拉低咖啡单价,掀起“低价风云”;后有蜜雪冰城推出平价咖啡子品牌“幸运咖”,一杯现磨美式低至5元钱。去年,瑞幸创始人陆正耀更是带着新品牌库迪咖啡“杀”回咖啡赛道,顾客仅需9.9元就能在库迪喝到一杯经典拿铁,11.9元就可以拿下瑞幸的网红单品“生椰拿铁”。
图/生椰拿铁,来源瑞幸
口味方面,“卷王”之一是茶咖。顾名思义,即通过将茶和咖啡进行搭配的方式,实现“早C午T”双重加持的提神效果。去年以来,茉莉花茶、乌龙茶等茶叶与咖啡混合后的“中式咖啡”相继出现在各大新式茶饮店的菜单上。
以西安本土的新茶饮品牌茶话弄为例,旗下“长安有大咖”系列就包含了焦香乌龙茶咖啡、茉莉绿茶咖啡、梅占金骏眉咖啡等茶咖饮品;长沙著名本土奶茶品牌、“城市名片”之一的茶颜悦色则更为生猛,于去年重磅推出咖啡品牌“鸳央咖啡”,以各式茶底搭档咖啡为核心产品线,在茶咖战场上投下一颗“炸弹”。
“卷王”之二是酒咖。作为好兄弟的“早C晚A”,也早已有人将二者进行了混合,咖啡鸡尾酒由此诞生。
上海本土咖啡品牌Seesaw就是早早入场的选手之一。其于2021年推出的的铜仁限定特调中,推出“沉迷慢热”、“自我桃醉”、“虚情告白”三款特调酒咖,将红酒、伏特加与咖啡和果汁进行搭配,一度引发打卡热潮。
图 /seesaw特调 ,来源小红书博主
酒+咖啡,不仅上瘾,而且“上头”。知名调酒师尹凯德曾说:“有个说法是,咖啡与酒精皆属于合法的当代兴奋剂,一个促使我们加快节奏,一个让我们放慢脚步。但二者结合起来会是怎样的世界呢?咖啡鸡尾酒便是集欲望的大成。”
近期咖啡市场上这些异军突起的新选手们,则多数为“地方小吃+咖啡”的“猎奇”打法。
据公众号“咖门”报道,几天前,在第七届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化节上,就出现了不少“地域特调”。
比如,有人喝到了“豆汁儿美式”,“酸中带馊”的奇特味道让很多北京以外的顾客难以接受,一位喝过的网友评价说:“喝完口腔中残留着一股怪异的味道”;再比如“牛肉汤拿铁”,据喝过的网友评价,是一股黑胡椒+咖喱味,有种“在印度吃兰州拉面”的感觉。
图 /豆汁美式 ,来源博主:骑着小猪晒太阳
不仅如此,咖啡市场上还出现了咸水鸭咖啡、豆腐脑拿铁、藿香正气冰美式、生蚝冰美式.....从食材上来看,都十分具有地域特色。
把同样的模式复刻到杭州,可以推出的特调就是龙井虾仁美式、油焖笋拿铁、东坡肉拿铁等等。从经营角度来看,这些“地域特调”的成本不能算低,动辄40-50元的价格,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卷豆子,到卷奶、卷茶底,再到卷风味特调、卷加料......咖啡赛道,看起来似乎已经“卷无可卷”。
为什么这么卷?这些“妖魔化”的咖啡新品是怎么火起来的?可以给咖啡战场上的其他玩家带来哪些启发?
毫无疑问,店家在咖啡搭配上不断求新,最重要的目的都是为了迎合Z世代热爱新事物的心理,是一种靠近年轻消费者的方式。在这个“注意力=金钱”的时代,喜新厌旧是消费者的天性,唯有“新奇”才能占据众人眼球的C位。
好吃好看,不如好玩。
相似的故事,在隔壁新茶饮赛道早已上演:从起初的牛奶、茶底内卷,比拼谁家的基底更纯正、健康;到奶茶的小料内卷,燕麦、糯米、青稞、大米也成为加料选择,有网友戏称为“喝奶茶像是在喝粥”;再到果茶的水果品种内卷,玉油柑、芭乐等小众水果轮番上阵,就连葡萄的品种,都从巨峰卷到了阳光玫瑰;甚至连“养生派”的阿胶可以加进奶茶.....内卷的风气,蔓延在角角落落。
更何况,中国咖啡市场发展迅猛。
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咖啡市场将同比增长27.2%,达到4856亿元,按照这一增速,预计2025年将达到1万亿元。值得划重点的是,目前世界咖啡消费量平均增长率仅有2%,中国却高达每年15%以上。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各路咖啡店们使出十八般武艺进行吸睛的创新了。市场蛋糕这么大,选手再多,大家也想从中分一杯羹,吹吹“风口”上的微风。
更本质的层面上而言,争奇斗艳推的背后,实际上是咖啡店主们的“新品焦虑”。把咖啡和日常食物进行搭配,无疑是一出险招:味道尚可,就能实现吸引力与产品力双赢;倘若踩中消费者的口味“雷区”,哪怕咖啡本身没问题,也难逃差评命运,失去回头客。
尽管创新是市场内卷下的必然,但是咖啡店想要长足生存,靠的还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好喝”和性价比,才是高复购率的密码。宁波歪咖啡,苏州代数学家,上海的Manner和Seesaw……江浙沪咖啡品牌层出不穷,能否真的抗得过“时间周期”,还要放长线。
此外,各路咖啡店需要注意的是,创新虽好,食品安全更为重要。食材搭配是否合理、符合人体消化规律,应当置于创新的前端。
按照这个趋势,日后的旅游景区,会不会出现人手一杯“土特产+咖啡”的“标配”?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预制菜也能成为咖啡的搭档?我们大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