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工全力生产,最大的短板是什么?

穿过大海来摸鱼 2023-07-30 04:44:57

“去军事化”行动持续了一年半,看样子一时半会不会了结,旷日持久的战事带来了惊人的伤亡和巨大地装备缺口,向世人再次展示了现代战争的惊人破坏力!

根据俄罗斯的官方媒体“今日俄罗斯”报道称,上个月险些被“斩首”的俄工业和贸易部长曼图罗夫日前宣布,俄罗斯的军工复合体全面提升产能,武器弹药的生产规模全面扩大,现在仅仅一个月的军火交付量,就超过了过去一年的订单总和。这还是刚刚开始,根据推算,俄军工企业还需要16000名专业的技术工人,这意味着俄罗斯的军火生产还能继续扩大。

乌克兰战争的持续,无疑加重了俄罗斯的军事装备负担。据西方媒体的报道,俄罗斯已经损失了2000多辆坦克。尽管这个数字可能存在夸大,但这依然体现了俄罗斯军队在装备更替方面的严重压力。他们急需更换那些被乌克兰军队缴获或者摧毁的武器装备。

1988年的时候,苏联的坦克年产量已经达到了2000辆以上,平均7个小时就能造出1枚导弹,每年生产的作战飞机数量甚至相当于美国空军全部飞机的总和……俄罗斯继承的原苏联军工厂有2000家,还有近500万的工人以及大部分的军工资产。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其大约七成的军工遗产,但是经过了三十年的挥霍后,这些巨量遗产大多已经残破不全,到了1993年,国防科研经费只占了俄罗斯国防开支总额的7.2%。因为经费的缺失,科研人员的待遇也直线下降。特别是近些年来作为俄出口支柱的军工产品的市场份额一直受到其他大国同行的蚕食,大部分不具备军工实力的国家要么岁月静好需求不振,要么更新换代看不上傻大黑粗的俄制武器,这些都导致俄军工系统呈现出江河日下的窘境,从2006年起,俄罗斯在国际军火市场所占的份额就在持续回落,后续也基本一直处于乏力状态。隔壁那谁家的电磁弹射航母都拆棚了,俄罗斯唯一的航母还在摩尔曼斯克长期停摆,只有乌拉尔厂能够生产坦克,而且这些企业由于订单不足产品线无法跟上时代,人才大量流失。

俄罗斯的军事研究人员得到的经费,只有同期日本的三十五分之一、同期美国的五十分之一,很多人不得不去做副业来维持生活。因此,短短十年间,将近50万的一流俄罗斯科技人才流失到了美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

早在1992年,俄罗斯政府就尝试实行军转民,试图让花费庞大的军工产业自己养活自己。按照俄罗斯政府的计划,要将70%的军工产业转向民品生产。按照这个目标,俄罗斯政府需要花费1500亿美元和15年的时间。

自己都嫌弃的装备

但是,自从俄罗斯实行“休克疗法”以后,许多国有企业一蹶不振,再加上它们生产的民品工艺粗糙、外形笨拙,销路也越来越少。随着国外商品的涌入,许多企业连最后的资金储备都用尽了,沦落到连水电费都交不起的地步。

军转民失败以后,俄罗斯政府又开始提出了私有化。1994年,除了负责航空航天以及核武器的战略性企业继续保持国有以外,其余的1400家军工企业被推向市场。在一些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勾结军队一起贪腐,榨取国防经费,却不进行生产。据统计,就在私有化这10年里,光司法部审理的5万多起经济犯罪都和军工有关,​最后导致大量国有资产进入个人腰包,军工潜力越来越低,原有的产业链也进步一坏死。1996年俄军工企业的产值与1992年相比下滑了5/6,军工科研人员的数量减少了40%。

三十年间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在事实上实现了“去工业化”,战场已经表明两国的工业体系无法支撑一场大战,为了弥补战场损失,连保尔时代的马克沁都拉上了战场,俄罗斯更是让国防军工部门化神废品回收商翻新赫鲁晓夫时代的坦克,各种滋味只能自行体会!

其实类似的窘境也发生在美国,由于乌克兰展示吃紧,美军紧急向雷神公司下达了1468枚“毒刺”防空导弹的合同。然鹅,雷神公司表示美军已经18年没有采购该型号导弹,2020年该公司直接停产了,现在要恢复生产也不是不行,得先组织员工培训,让技术人员看懂图纸,为此还特意返聘了退休多年的工程师,另外需要重建供应链,因为年代“久远”一些零件需要重新设计制造,要想完成交货估计需要到2026年,乌克兰需要等一等。。。。。。

无独有偶,按照曼图罗夫的说法,俄罗斯的国防企业正以苏联解体以来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运行,目前制约产能的不再是技术、资金和原材料,而是训练有素的工人。曼图罗夫指出,考虑到军方的巨大需求,需要更多的军工专家、技术人员,来确保生产最受军方欢迎的先进武器和装备。为了提高吸引力,俄联邦对相关企业和个人给予大量的资金补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加快军火生产。而乌拉尔工厂放出的大招你猜是什么?俄罗斯哪里人才多?居然是监狱!自古龙场出人才,古人诚不欺我!

乌拉尔战车工厂接收了一批正在塔吉尔市监狱服刑的囚犯加入生产,这批囚犯是由当地政府雇佣来的,工作内容大概是各种仪器的操作、电焊、机械师等工作,感受一下俄罗斯监狱的人才战略有多成功。。。。。。

翻新旧坦克

时至今日,谁也没想到制约一国军工重器的关键因素居然是打工人!在这场战事中双方都被后勤困扰,可以说是从导弹飞机到衣帽鞋袜无一不缺,军工大国的窗户纸一捅就破,在战争中后勤工作非常考验国家底色,为保证战争所需就要求造得出,运得上,而这些工作需要再和平年代建立起强大有力的社会动员保障机制,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健全监督职能,既是理工科的考题更是社科类大考,拉胯在和平年代也就是垮个坝塌个楼到了生死存亡的战场上就是夺人性命的“天坑”。

毫无疑问,强大的社会经济实力是支撑现代战争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需要完善的的工业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靠敬酒递烟是换不来钱学森这样的大才的,而能否培养出支撑整个工业体系的专业技术工人更是对全社会各方面建设的一次大考,俄罗斯现在依然在吃老本正说明三十年来其工业建设上的乏善可陈。在近期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采访中,大名鼎鼎的卡拉什尼科夫集团展示了“柳叶刀”巡飞弹的生产车间。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柳叶刀”无人机并不算一款有多高技术含量的打击兵器,卡拉什尼科夫集团的生产车间就是直接买下了一座西方企业撤走以后留下的大型商场改建的,从公布的画面来看俄方的生产也很难称之为“高大上”,甚至可以称为粗糙,但是在现阶段这款武器确实俄军前线所急需的,据称这种巡飞弹的产量比冲突刚爆发时提升了超过20倍,现在各型号“柳叶刀”的总产量已经接近100万枚,这已经是当前形势下俄罗斯军工系统拿得出手的丰功伟绩!

苏联将毛子的工业文明拉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

据俄媒的报道,俄罗斯拥有的全世界最大的乌拉尔车辆厂,每年的坦克产能已经扩大至1500辆,数倍于战前的规模。为了满足战争的巨大需求,俄罗斯还启用了12条弹药生产线,开足马力制造各种精确弹药、大口径炮弹、火箭弹、防空导弹等等。爆发出“洪荒之力”的俄军工系统已经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来对三十年来的“荒废武功”进行弥补,然而俄罗斯无法将苏联分散布局的工业体系进行有效整合,国民经济也无力支撑起一个满足其野望的军事工业,失败的经济转型使得红色帝国几代人积攒下的遗产付诸东流,俄乌之战能否为俄军工带来“突围”?我觉得够呛,这一针鸡血下去能维持一段时间药效都算是功德无量,至于长远,那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领导层,这些都不是批发货!

4 阅读:909

穿过大海来摸鱼

简介:分享有趣的东西,开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