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默玉满族名字叫爱新觉罗·显琦,是铁帽子王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的幼女,是正儿八经的清朝格格。
2007年,88岁的金默玉接受《鲁豫有约》节目的专访,讲述她的一生传奇经历。期间主持人提及不少清廷规矩,比如,“格格”的读音,还有奴才下人回话主子时是不是答“喳”。
金默玉被称作“清朝最后一位格格”,她给出的答案是什么呢?
据这位正统格格的介绍,原来“格格”的读音应该是一声,但也不是“哥哥”。而是“哥儿哥”,第一个“哥”拉长音,第二个“哥”又是轻音,颇有老北京味道;而“喳”呢,根本就是以讹传讹。
金老在解释的时候非常有意思:“你要扎死谁?你要扎死皇上吗?还喳!那叫‘嗻’”。
看来一部分电视剧的读音还是正确的,但是“哥儿哥”读音的普及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金默玉的一生充满传奇,颇有戏剧性,她的父亲是铁帽子王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在家族中排行十七,在这个大家族中最有名的就是长姐川岛芳子。
但是哥哥姐姐们大她十多岁,所以在肃亲王府经常能听到小格格说:“免了!免了!”免什么呢?
原来,别看小格格年纪不大,只有五六岁,但是辈分可大,她大哥的儿子比她大一轮,但是也都得给小格格磕头。
可这位小格格生性叛逆,喜爱顽皮,不想看见比她大的人给自己磕头,就总说“免了!免了!”她也不让下人给她行礼,交代完事情就直接让下人退下去。
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家里人都惯着,得到的宠爱也多,这位小格格真是释放了天性。
在不守规矩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的王府里,小格格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响亮的笑声、清脆的言语总是会感染身边的人。
可是谁能想到小格格3岁时父母就去世了,她和另一位格格是由三姐抚养长大的。在没有父母疼爱的环境下,能够养成这样的性格实属难得,就连少年时期举家逃往大连旅顺,不守规矩的小格格仍旧是青春洋溢、活泼好动的样子。
1937年前夕,金默玉已经长成了大闺女,弯弯的细眉,用最时髦的化妆品,脸上看不见一个斑点,俨然时尚女郎的形象。
但就是这样的形象,她也可以骑在马背上驰骋,打网球也是她的拿手好戏,和别人对打时她的肢体动作就可以先赢了一半。
她最想成为记者,那样就可以四处游历。
好奇是贯穿金默玉一生线索,而赊账则是青年时期特有的戏码。
王府里应有尽有,珍珠玛瑙,名人字画,皮大衣皮箱子数不胜数,从出生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小格格从来没摸过钱。
出门聚会吃饭,从来都是她消费,北京有什么稀奇的外国货,有什么时髦的旗袍,她总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让下人付钱,有道是跟着格格走,吃喝啥都有。
快乐的日子在一个个大洋撞击桌面的声音中流走,小格格花钱很快就变成了赊账。1949年,解放军开进北京城,家里的几个哥哥早就离开北京,另投他处,可金默玉没有和他们一起走。
她就想看看北京城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生性喜欢探索的她,积极响应国家和街道的号召,挽起袖子和周围居民打扫厕所。
打扫厕所,在格格圈里也只有金默玉能干得出来,但是周围的人都不感到惊讶,街坊四邻都知道这位旧时格格的脾气。
对什么都好奇,但是什么也都能干,洗衣服做饭这些家务也不在话下,据金老再访谈中回忆:“这些活儿看着就会了,也不用特意学!”
后来,生活上的困难还是找上了她,哥哥临行之时只留给她100块大洋,虽然在当时数目不少,但家里还是有9口人,为了这9张嘴。
金默玉先后织毛衣,开洗衣房,开饭店,但是几乎都没怎么赚到钱,她就只好典当家里值钱的皮大衣,成堆的老物件,一堆只需要200块大洋。
后来她知道一件皮衣就值600块时,也没觉得亏,毕竟还得了200块了呢!
当金默玉的生活逐渐走上正轨,每月开始领工资时,命运中最让人打击的事情来了,那就坐牢。
坐牢的原因就是她是日本间谍川岛芳子的妹妹,这层关系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怎么也抵赖不了,故此,长达15年的牢狱生活开始了。
这一年她40岁,结婚4年。
离婚二字是金默玉首先提出的,她想的是丈夫的养老问题,毕竟丈夫大她15岁,婚离完了。
金默玉仿佛如释重负:“我才不想担责任呢!我一身轻!”这不是故作轻松,接下来的15年,金默玉没有流过一滴眼泪,进看守所她觉得特兴奋。
这样的事她没经历过,看什么都新鲜,为了能让看守所里的人都能多吃一点,她就“偷”窝头,分给大家。
她隐藏了悲伤,忽略了痛苦,依然发挥坚韧不拔和风趣幽默的品质,到出狱时,别人都亲切地称呼她叫“金小姐”“金经理”“小格格”。
出狱后,已经55岁的小格格我行我素的脾气还是没改,为了改善自己拮据的生活状况,她敢直接给国家一把手写信,说明情况,请求平反。
迟迟没有平反,她就拍桌子对办事人员大声争辩:“我不平反了还不成吗?”遂第二天——平反了。
晚年的金默玉还想着要做点什么,一股纯粹赤子之情始终支持着她,她决定要办一所日语学校,为的是增进中日友好关系。
她和第二任丈夫四处拜访筹钱,到各地演讲,1996年,在廊坊创办了当时国内最完备的日语专科学校,从此,小格格金默玉有了新的事业。
2014年,一生跌宕起伏的小格格金默玉因心脏病离开人世,享年96岁。
这一生,有荣华富贵,有牢狱之灾,在规矩最严格的王府还能有这样的心性,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
把悲伤留给自己,把欢笑和别人分享,真是位了不起的女性!
陪你去看海灬
清朝误我中华三百年
稻香 回复 01-07 08:36
非我汉人,其心必异
陪你去看海灬 回复 稻香 01-07 10:29
哪叫非我族类
你吃了么哈尼
解释的很好,下次别解释了
涼拌炒雞蛋
这位老太太的幽默风趣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她的自嘲和谦虚态度让人对她更加敬佩
背影
没清洗干净
儿童节加三
还不还原我不在乎,压根不看清宫剧
彩云_yang
容嬷嬷的读音还是准的格~格
爆炸的胡萝卜君
就那个哥儿哥,我怎么立马就想到打鸣的鸡啊
晓峰康
省流:格格俩字都读一声,不回渣回嗻
寡人之于国也
鸟是吧,“哥儿哥”
蓝精灵
历史没有如果
风采
虏酋 人渣
偸心
比明朝末代公主幸运吧!
我只爱地球
好人不长命
麻黑是你妈?
叫不叫、对不对的重要吗?您就当个念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