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的黄昏,与闺蜜溜达进了不花钱的著名公园“西园曲水”。这里是游玩瘦西湖的序幕,美味的开胃酒。它和瘦西湖的距离,不过一条十来米宽的大虹桥路。而大虹桥,是连接两个园子的纽带。
或者这么说吧,瘦西湖和西园曲水本是一体,瘦西湖第一景“虹桥卧波”中的虹桥,便是这座独拱的石板桥。因了这条路,园子被分开,曾经单独收费。后来免费了。没有这里即将起航的石舫,怎么进到瘦西湖的两岸花柳之中?
说远了。这个晚上的散步,只是西园曲水。不,还有园子里包含的另一个重要去处“卷石洞天”。不收费以后,退休老人们多了个好去处。每天在长廊及其亭子里,不同的管弦丝竹,在不同的爱好者那里响起。越来越先进的音响,扩大着歌者的声音。不同种类的戏曲、不同风格的歌曲,在这里荟萃。
这样的嘈杂,丝毫影响不到跳舞的人群。建筑物前的广场,是舞者的天堂。水榭台阁,扬州公园最不缺少的存在。
天已经黑了。跳舞的,回家吃晚饭。吹拉弹唱的,主要集中在上午。傍晚很少。从边上的步行道逛进去,悠悠然,施施然,怡怡然。翘首的石舫四周,很多绿玉盘拥簇。新生的荷叶,带了无尽的欣喜,随着晚风不断摇来晃去。这是独属于少年的癫狂,无损清雅。
不几步,走到当年雅极的“虹桥修禊”处。一座红桥横跨水面。桥对面是曾经的盆景园。虽然很多精品挪到了瘦西湖的盆景园中,这里依旧留了很多扬派盆景的代表作品。片片像云朵一般的枝叶,是纯粹人工的作品。一寸三弯的扬派特色,在一盆盆老桩和榆树、雀梅等植物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可惜晚了,桥这边的大门挂上了铁将军把守。还没有月圆,过了上玄月未到满月,清幽幽的月亮渐渐清晰明亮起来。盆景园前的一棵大柳树,恰到好处地衬托着月亮。“明月照窗前,一样的相思,一样的离愁,月缺尚能复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海相隔难相见……”
透过墙壁的花窗,盆景园里的佳人,会有怎样的心情?人生的离愁哀伤,岂是一个月圆月缺能表达!就像本来平常不过的520,因为人为的谐音梗,竟然成了爱情表白的最好时光。想来也是,小满未满,情深还不够坚。甜言蜜语再多,在情人之间都不够。多一个表白的日子,自然好极了。
在柳树的枝叶间,月亮因了枝叶的晃动,好像也在晃动一般。两个人好奇心起,举起手机,各自拍了一串照片。想拍出一张“月上柳梢头”的动人美照。可惜,略有风晕的月亮,没有圆满的月亮,不肯配合我们的创意,所有的照片,都存在缺陷。
有缺陷的照片,可以删掉。有缺陷的人生,删不掉,只能尽可能用心去修复,让缺陷不那么刺目伤心。
顺着水边一路迤逦向前。公园里有不少锻炼的人,快速地走着。这些锻炼的人群,早已经过了浪漫的年龄段,属于左手握右手,亲情胜爱情的群体。他们虽然一起并肩走着,绝没有小青年挽手搭背的亲昵。
520,他们知道吗?应该知道。只是,一棵西蓝花的实惠,远远超过了一把玫瑰的虚幻。脚踏实地一起过了二三十年,再多的浪漫也消磨得差不多了。一粥一饭的温情,一颦一笑地牵挂,才是生活和爱的真谛。
盆景园虽然关了大门,缘水的路另一边,却放了不少好看的盆景。这便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吧。曾经的盆景园,随便搜罗搜罗,即便不是最好的精华,拿出来也足矣惊艳很多私人收藏。借着朦胧的月色,看看小叶黄杨的片片如云,看枫树的“层林尽染”,看白果树苍凉的老桩……
这里的每个景都熟之又熟,用“风景旧曾谙”形容一点不为过。可是每一次逛进来的感觉,始终像第一次进来一样。
少年时读“病梅馆记”,感觉龚自珍的观点很有道理。可是作为审美与意趣,通直确实有点味道不够。或许因为价值观的原因,龚自珍养出一个儿子龚半伦。“半伦者,无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庚申之役,英以师船入京,焚圆明园,半伦实与同往。单骑先入,取金玉重器而归。”这是《清朝野史大观》中的一段文字,不知龚自珍先生看到,会作何想?
悠悠达达走到卷石洞天这边。可惜过于黯淡看不清楚了。上面的“群玉山房”,不用说肯定关门上锁,不去碰壁。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