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裕到贫穷,南非只用了一个伟人曼德拉,这个伟人他做了什么?

恒南情情 2025-02-09 04:42:35

文 | 登纸

编辑 | 登纸

前言:

我们常常听到关于曼德拉的崇高评价,认为他是无数为自由与平等奋斗的人民英雄,是南非解放的象征,也是全球反种族隔离的领袖。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曼德拉的和平理念却是以“牺牲”南非的价值换来的,在曼德拉时代,南非不仅没有过的越来越好,反而是越来越“坠落”,

曼德拉到底是将南非从深渊中拉了出来,还是将这个国家推向了一个崩溃的边缘?曼德拉为南非带来的种族和解与宽容,是否真正让南非迎来了希望,还是仅仅是一场奢望的泡沫?

是理想主义者,却不从实际出发

拥有核武器而后又自动放弃核武器的或许就只有南非这一个国家,且南非还掌握着可以生产更多核武器的技术和铀浓缩体系。

在国际社会的眼中,南非的核武库堪称非洲的“保护伞”,让全世界各国对其产生敬畏,然而曼德拉执政后的决策却让这一切彻底改变,他放弃了核威慑,决定拆解核设施。

这一决定不仅让全球舆论为之震惊,也让南非的国防军的高级指挥官痛心疾首,在全世界各国看来,曼德拉举动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可曼德拉却相信,用和平而非恐惧来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和平,然而这样的理想主义决策,却让南非失去了重要的国际政治筹码。

当时的南非,已经没有了核武的威慑力,成为了国际资本的“软柿子”,国际社会对南非的制约与外交孤立逐渐加剧,原本可以用核武来换取一定安全的南非,却在曼德拉的领导下,失去了这一“强硬”的盾牌。

这或许是曼德拉理想主义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巨大矛盾,他的决定虽然让他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声誉,却让南非的地位与安全面临了更大的挑战。

天堂的幻灭

如果没有核武器是曼德拉执政南非下坡路的开始,那么承诺接纳各国苦难的移民给他们一个新的“天堂”,则是曼德拉执政南非混乱源头。

一句“南非的大门永远为苦难者敞开!”不但激发了大量外来移民的热情,甚至超过了南非政府的预期。

短短三年内,大量的难民涌入南非,远远超过了政府预期的30万人数,这一波人口涌入,使得南非贫民窟的面积迅速扩大,治安问题愈加严重,混乱成了南非日常生活的常态。

随着外来人口的激增,南非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严重变化,更为致命的还是,南非的医疗系统急剧崩溃,接踵而至的就是荒谬的言论暴露了南非政府在处理疾病问题上的无能,也暴露出曼德拉过于理想化的政策对现实问题的忽视。

在曼德拉推行的“黑人赋权”政策下,南非的种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为了纠正历史上白人对黑人的压迫,曼德拉与他的继任者们采取了过度的逆向种族主义措施。

为此许多白人精英选择离开南非,移民到其他的国家,寻找更好的生存机会,而这种人才流失,使得南非的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水平迅速下降,国家的运转效率大大降低。

非洲经济引擎哑火

曼德拉执政期间,南非经济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中剧烈波动,他选择了下降南非的关税,或许他的初衷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和资金流入,但却也压垮了本土制造业,尤其是纺织业与机械产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初衷是好的,但曼德拉却疏忽了一定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南非本土产业要如何的发展,吸引国外企业和资金是好事,但也要顾全大局。

更离谱的是,曼德拉执政的南非“骚操作”不断,实施了“绿色去工业化”政策,强行对矿业巨头征收碳税,迫使像盎格鲁黄金公司这样的百年企业将业务迁往其他国家。

当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南非却只能依靠原矿出口,而未能从中获得更大利益,尽管南非坐拥大量的铂金储量,但可从中获取的利润很微薄,错失了发展本土工业的机会。

或许是曼德拉的光芒太过严重了,以至于容不下曼德拉有任何的妥协行为,这也使得曼德拉执政期间的错误,不得不由南非来买单。

过度的宽容与妥协导致了南非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恶化,曼德拉为了和解与民族团结,选择了不追究曾经的罪行,设立了“真相与和解委员会”,这一决定虽然让南非避免了更多的暴力冲突,但黑人群体却将曼德拉视作为了“叛徒”。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结语:

现如今的南非虽然依旧挂着曼德拉的画像,但国家的困境却愈发明显,经济长期低迷,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将所有问题都归咎于曼德拉无疑是一种过于片面的做法。

在他接管南非时,这个国家已经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贫富差距巨大,社会矛盾深刻,然而他的理想主义与过度宽容,最终让南非在追求民族和解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曼德拉的决定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他的宽容精神和种族和解的努力让南非从白人政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但他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南非的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深层问题。

当理想主义遇到现实政治的磨砺时,该如何评价曼德拉,这或许是留给历史的最后谜题。

0 阅读:52
恒南情情

恒南情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