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是不是靠“暗箱操作”抢了朱允熥的皇位么

悠然修 2024-03-05 20:10:54

作为“靖难”的失败者,建文帝朱允炆有很多地方被后人所质疑。其中一个热议的话题是,他皇太孙的身份不合礼法和明朝制度。那么朱允炆是不是在朱元璋的暗箱操作下,抢了他弟弟朱允熥的皇位呢?

在解释这个问题前,先说一个前置基础。朱元璋在皇太子朱标死后,为何不从其余儿子中重选皇太子?

因为朱元璋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坚定拥护者。他册封朱标为皇太子后,就意味朱标这一系成为了皇位以及朱氏皇族主脉的继承人。所以朱标亡故后,对应的继承权也应在他这一脉继续向下传递,除非绝嗣。

这也是告诫众儿孙,不要妄想下黑手夺继承权。继承人即便残废了,其他儿子也没戏,而是由继承人的继承人接替继承权。这其实也是“嫡长子继承制”的核心目的之一,防止内乱。

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 … ”

注:周朝前,“后”是君主代称之一

《吕氏春秋·当务篇》

朱允炆的生母吕氏虽然后来被扶正为皇太子妃,但她生朱允炆时还是“妾”。所以不少人觉得按照《吕氏春秋》的说法,朱允炆这个“庶子”没资格跟朱标原配常氏生的“嫡子”朱允熥争。

首先,《吕氏春秋》自己就否定了这种观点。

因为太史后面还有一句话“用法若此,不若无法”。这句话的意思一目了然,所以不少人在引用这段做论据时就“故意”忽略了。

其次,古代礼法和宗法中“嫡、庶”的定义和现今很多人想的并不一样。

在这里先明确三组定义,“嫡长子、嫡长孙”、“嫡子、嫡孙”和“次嫡子”。古代家族中“嫡子”和“嫡孙”,是指被正式指定家族继承权的那个孩子(也称“适子”),“嫡长子”和“嫡长孙”分别指“妻生子”中最年长的那个儿子和孙子。“次嫡子”不是“嫡子”,专指“嫡长子、嫡长孙”的同母弟。

由于家族主支和继承权的唯一性,所以家族中“嫡子、嫡孙”和“嫡长子、嫡长孙”都是至多一个。“嫡长子、嫡长孙”在“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里是“嫡子、嫡孙”的第一顺位人,即“正长之子曰适(嫡),余众曰庶支”。

换句话说,家族中除“嫡子、嫡孙”外的儿孙们全部是“庶子”。

例如,唐太宗在册封长孙皇后长子李承乾为皇太子后,又表现得非常溺爱皇后次子李泰。为此褚遂良就劝谏李世民“知有国家者,必有嫡庶,庶子虽爱,不得过嫡子”。

整个明朝最强调自己出身的人 -- 朱棣,在靖难时也从未说过自己是“嫡子”,他的口头禅是“我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子”。

由上可知,在朱标原配常氏和她的嫡长子朱雄英尚在世时,朱允炆和朱允熥的身份在本质上没区别,都是庶子。

洪武十一年常氏病故吕氏被扶正为皇太子妃,朱允炆也由“妾生子”变成了“妻生子”即嫡出。洪武十五年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病故,朱允炆又成为朱标在世儿子中最年长者,所以他就成了朱标事实上的嫡长子。

依照嫡长子继承制的相关规定,朱元璋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嫡孙)就不是什么不合宗法或者家规的事情。

立嫡者,本拟承袭,嫡妻之长子为嫡子 … 无嫡子及有罪疾,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 ……

《唐律疏议·户婚律》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皇明祖训》

否认朱允炆的第二个说法是,朱允熥是朱雄英的“同母弟”,拥有更优先的继承权。

自唐朝以后,“次嫡子”的优先继承权就被宗法和皇朝律法所认可,而且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也肯定了这种规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朱允熥作为朱标嫡长子朱雄英的同母弟,就有更优先的继承权。

因为“立嫡”除了依规定套出身之外,还有个更重要的操作“立”,不经相应流程和仪式就不能成为合法继承人。也就是说,“嫡长子、嫡长孙”不会自动成为“嫡子、嫡孙”。两千多年来所有的皇子,也没谁能不经册立自动成为皇太子或皇太孙。

朱允熥的不幸就在于他的哥哥朱雄英由于岁数不够,在亡故前未被册封为嫡孙(即皇太孙),亡故后也未被加封为皇太孙(追封为虞王)。所以朱允熥虽然是朱雄英的同母弟,但不是“嫡孙”的同母弟,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优先继承权了。

(洪武十六年)诏廷臣定拟文官封赠、荫叙之制,荫叙之例五。其一,用荫以嫡长子。若嫡长子残废,则嫡长之子孙,以逮曾玄。无,则嫡长之同母弟,以逮曾玄。又无,则继室及诸妾所生者。又无,则傍荫其亲兄弟子孙。又无,则傍荫其伯叔子孙。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五十四》

否认朱允炆的第三个说法是,朱元璋自己明确说过在继承权上原配生子要优于继室生子。

首先,朱元璋这个规定的本意还是依从和强调“长幼有序”,防止继室利用身份夺原配嫡长子的继承权。因为常理上后娶的继室生的儿子,年龄不会比原配生的大。朱允熥运气就差在吕氏被扶正时,还有个年龄比他大的儿子。

其次,朱元璋从未将朱氏皇族和明朝官员们相提并论,摆在同一档。看过《皇明祖训》就知道,在朱元璋眼里朱氏皇族是不受明朝通行律令约束的。例如“凡风宪官,以王小过奏闻,离间亲亲者斩”和“虽有大罪,亦不加刑”,这是贪六十两就“剥皮实草”的官员们能比的么?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关于皇位承袭的规定很简单,就两句话“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和“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

朱允炆的生母吕氏被扶正后,朱元璋册封他为皇太孙就不会有什么“暗箱操作”或“自扇耳光”一说了。只能说朱允熥倒霉,他就败在比朱允炆出生晚。

其实朱允炆最坚定的“反对派”朱棣,也从来没有拿朱允炆承位来说事儿。他靖难时喊的口号是“清君侧”,自己是想辅佐朱允炆这个“成王”。即便是靖难之后废朱允炆皇帝名号,也没有否认他承位的合法性,只是指责他登基后悖逆祖制、倒行逆施没资格做皇帝了。

2 阅读:241

悠然修

简介:历史如烟,静心修学,获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