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有能力拆掉自身的障碍,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行动。”
这个月初,53岁的“硅谷女王”、Meta(原Facebook)仅次于扎克伯格的二号人物——雪莉·桑德伯格宣布离职。
她以科技界最成功女性之一的身份离开,她脱手的脸书股票价值估计已超过17亿美元。
最会赚钱的女性和一个时代的结束
桑德伯格在公开长文中说,她离职的主要原因是想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和从事慈善工作。
小扎作为当年千辛万苦把她挖到Facebook的老板,也在她的长文后体面地回应,称她的离开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并感谢她“构建了我们的广告业务,聘请了优秀的人才,塑造了我们的管理文化,并教会了我如何经营一家公司”。
但紧接着,就有媒体报道称,在桑德伯格宣布辞职之际,Meta正在调查她利用公司资源策划婚礼的情况;而在此之前,公司对她还有另一项调查——几年前,桑德伯格曾向英国小报《每日邮报》施压,要求该报停止报道她当时的男友——动视暴雪首席执行官Bobby Kotick的故事(两人已于2019年正式分手)。
▲自2008年加入脸书之后,两人已共事14年,一起经历了公司的成长和许多人生的起伏
虽然,Meta的一位发言人回应称:“这一切都与桑德伯格个人离开的决定无关……”但媒体和大家还是揣测,桑德伯格的离职到底是被迫出走,还是她发现公司有什么问题之后的主动选择?
▲很多当年哈佛MBA的同学都对桑德伯格有很高的评价,她既有商业领袖的头脑又美貌大方
个中因由,我们无法揣摩透彻,但随着桑德伯格的告别,Meta的股价马上应声而跌,日内跌幅达4%。
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算是市场对桑德伯格这个硅谷最会赚钱的女性的认可。
▲桑德伯格是6月1日发布的离职消息,股市马上有了反应
激流勇退也是一种前进
桑德伯格是遇言姐和无数职场女性的偶像。
早在2012年,我就为她的TED演讲《为什么世界上女性领袖那么少?》感动得一塌糊涂,而那个时候,她称自己是一名女性主义者。
两年前就介绍过她了, 作为真爱粉,我相信,一向把选择权紧紧握在手中的她,急流勇退是她深思熟虑之后的抉择。
▲桑德伯格在TEDTalks上演讲,我最早心动的是她演讲的亲和力、条理性和故事中的共情能力
一方面,如今的互联网行业早已过了黄金期,巨头Facebook也开始增长乏力,尤其是主业广告业务放缓;之后改名Meta,大力转型“元宇宙”,同时积极扩张海外业务和海外用户(截至今年3月份,Facebook及其家族产品的日活人数为29亿,其中只有8.9%在美国)。
▲接替桑德伯格COO位置的正是Meta负责海外业务的Javier Olivan,一名70后老将
遇言姐也曾在世界500强工作过,总结过一个规律:
一家企业只要开始转型新业务或扩张海外市场了,就证明原有的业务涨不动了。一般这种时候,也是投资人慢慢后撤的时候。
当公司处在十字路口的时刻,原来打下过江山的高管如果不主动出走,后面也很容易被边缘化。
所以不难理解桑德伯格在这样的行业困境中,所遇到的职业瓶颈。
另一方面,从桑德伯格离职前的日程以及她离职后的计划,也可以看出来,她是真的需要休息一下了。
▲福布斯排行榜上,桑德伯格一度是世界上最有权势(Most Poserful Women)的女性排名第九位
一个女性领袖也可所爱至深
今年,她计划已久的休假已经被多次推迟,而且因未婚夫和孩子先后感染新冠,在最近于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也缺席了全球商业领袖的会议,就连婚礼都没有时间举办。
桑德伯格官宣和未婚夫Tom Bernthal订婚的消息,已经是2年前的事情了。西方婚礼正常的流程,在订婚的一年之后举办,而这一年就是让新人们有婚礼的策划和准备时间。
▲桑德伯格和未婚夫Tom Bernthal是姐弟恋,两人还是桑德伯格已故丈夫的哥哥介绍的
这位帅气的Tom Bernthal,比桑德伯格小3岁,在营销咨询公司Kelton Global任首席执行官,和桑德伯格一样,也曾在克林顿政府任职。
本着为自己偶像负责的心态,遇言姐把Kelton Global的相关资料认真地翻了好几遍了,生怕偶像嫁错。结果Keylton Global是一家在行业中领先的品牌营销公司,涉及的行业方方面面。
▲汽车、电子商务、健康产业、科技、时尚与美业、娱乐传媒……的营销都是他们涉及的
因为不是上市公司,所以遇言姐没有查到他们的财报,可是根据他们公司在48个国家都有办公室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客户体量,我觉得他们一年销售过亿美金是没有问题的。
也就是说Tom Bernthal作为联合创始人和CEO,财力应该也是不弱的。在他们的“关于我们”这一页,是这样介绍的——他们的公司是由一些优秀的记者组成的,并且,都是Storyteller(讲故事的小能手)。估计Tom Bernthal本人讲故事的能力也不会差,起码在讲故事方面和桑德伯格旗鼓相当,有共同语言吧。
因为和桑德伯格订婚,Tom Bernthal还拥有了自己的百度百科。
▲怎么说呢,Tom Bernthal的百度百科真的简单到敷衍了
桑德伯格宣布订婚消息的时候也撬动了整个商业大佬人脉圈,包括小扎、比尔盖茨的老婆梅琳达, 以及《赫芬顿邮报》的创始人Arianna Huffington、 达美航空的CEO Ed Bastian等等。
▲桑德伯格发布订婚消息的时候简单而深情:你是我的一切,我爱你至深
纵观桑德伯格的履历,我们会发现,无论是经历了结婚、育儿还是丧夫之痛,这位商业女性从未暂停过前行的脚步。
第一次出走:从政府职位到互联网公司
在哈佛读书期间,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是她的论文导师,对她赏识有加,所以在1995年出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之后,任命其为幕僚长,当时的桑德伯格才25岁。
而在此之前,桑德伯格在就读经济学本科和MBA学位期间,已经在世界银行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历练多年。
▲桑德伯格(右一)在哈佛这个学霸云集的江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后来,萨默斯升任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29岁的桑德伯格又被任命为财政部长办公厅主任,前途一片大好。当奥巴马接任克林顿时,已经有传言说,她要接替财务部长的职位,甚至有人预言她将成为下一个希拉里!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桑德伯格没有在政坛上高歌猛进,而是在2001年时,放弃了稳定的“公务员”身份,搬家到了硅谷,投身了科技公司谷歌。
这个决定可不容易,现在的小朋友可能没有印象,但遇言姐记得,千禧年正是互联网泡沫破裂、科技行业消沉的时候。
据桑德伯格自己回忆:当时的科技公司都不看好她的政府背景,甚至有CEO跟她说:“我绝对不会雇佣一个政府机构的人。”
这是桑德伯格的“第一次出走”,也证明这个从小到大品学兼优的“别人家的孩子”绝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乖乖女,她身上有着隐隐的、不安分的革命性。
第二次出走:从上市公司到创业公司
六年后,桑德伯格又转投彼时的创业公司Facebook。
当时,Facebook刚从一家大学生创业的无名企业,跻身为美国访问量排名前列的社交网站。时年23岁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急需一位能引领他,又不至于控制他的“副驾驶”帮忙。
在朋友家参加圣诞派对的小扎,一遇到低调内敛的桑德伯格,就知道她是那个最合适的副驾。据小扎自己回忆,当时两人交谈足有一小时,接下来的6个星期里,他每周都去桑德伯格家“三顾茅庐”。
桑德伯格已故丈夫戴夫也曾回忆说,妻子和小扎的“约会”从不耽误,常常聊到深夜,而且聊的都是些非常哲学的话题。
她加盟3年后, Facebook 用户从7000万增长到7亿,头一年盈利就达到了数亿美元!
▲两人刚开始合作时,青葱的小扎和已是硅谷“老炮儿”的桑德伯格
这是桑德伯格的“第二次出走”。
在Facebook期间,她遭遇到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痛失丈夫戴夫·戈德伯格——戴夫在健身时,不幸在跑步机上摔倒,磕到了后脑勺去世。
▲戴夫·戈德伯格意外去世前是线上调查机构“SurveyMonkey”的首席执行官
在择偶方面,她曾在《向前一步》中说过:
“对于一个正在寻找人生伴侣的女性,我的建议是:她可以和各种类型的男人约会,坏环的、酷酷的、有承诺恐惧症的,以及满怀激情的,但别和他们结婚。坏男人性感的因素不会让他们成为好丈夫。
到了想安顿下来的时候,你应该找一个愿意和你平等相处的男人。这类男性会认为女人应该聪明、有主见、有事业心;他会重视公平,并做好分担家庭责任的准备,甚至非常乐意这么做。这样的男人确实存在。”
当年的戴夫·戈德伯格就是这样一个愿意和伴侣平等相处的男人,他甚至面对一个远比他成功的妻子说过这样的话:“我从来没有过困扰,因为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已是谁。我的事业非常好,还能有时间花在家里,当好父亲和丈夫,很幸运。”
在收拾好自己的心情之后,桑德伯格出版了一本新书《另一种选择》,向读者敞开心扉,描述了她在丈夫去世后感受到的急性悲伤和极度孤独,探讨该如何克服人生中的逆境,分享如何培养及提升内在的复原力并重获快乐的能力。
▲桑德伯格出版过两本畅销书,一本是鼓励女性在职场向前一步的《Lean in》
充满共情力的她还规定,今后如果Facebook员工有直系亲属去世,最高可以享受20天带薪休假;如果是非直系亲属去世,则能享受最多10天的带薪休假——这一政策将Facebook之前的丧假延长了一倍!
除此之外,Facebook的员工最多可以享受6个星期的带薪假期,用来照顾生病的亲属,还可以获得3天的假期来照顾生小病的亲人。
桑德伯格还呼吁:“我希望能有更多公司加入我们的行列,采取类似的措施……人们应该在保住工作的同时,得以陪伴家人,不应该强迫他们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
让遇言姐感动的是,这不是桑德伯格第一次凭着自己的共情力为员工谋福利了。早在谷歌工作期间,她就直接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大声地向他们声明:“公司需要孕妇停车位,而且越快越好!”
创始人谢尔盖听了之后,抬起头看了看桑德伯格,立刻就同意了,还说他以前从来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越来越多的女性高管、女性经理人,因为她们身上的共情力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而不是仅以冰冷的业绩为导向!
第三次出走:从经营商业到做慈善
桑德伯格在出版了第一本书《向前一步》(Lean in)后,也同步启动了同名的非营利基金会。据该基金会的官网介绍,它们的使命是“赋予女性实现目标的力量”。
这和遇言姐“只助自助者”的观念不谋而合!
20世纪初,女性主义的第一阶段,目标是为所有女性争取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如选举权、继承权等;到了战后的50、60年代,是将女性从家庭中解放出来,排除社会成见或家庭分工等因素,让女性更多地走向教育和职场;而女性主义走到今天,已经到了开启女性心灵内部力量、排除内在障碍的阶段。
▲桑德伯格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毕业典礼上演讲
正如桑德伯格在她作品自序说到的:“实际上,女性内在障碍的影响很少被谈及,而且常常被人们一笔带过。今天,我们有能力拆掉自身的障碍,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行动。”
现在,她要停下步履不停的职场脚步,专注于她的基金会和慈善工作,并计划今年夏天结婚,希望用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里的5个孩子。
遇言姐觉得桑德伯格的女性主义,才是我能接受以及向往的女性主义。
首先,她敢于为女性发声,只有让自己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你的声音才可以被人听见;
其次,她鼓励女性向前一步,但不是和男性为敌,而是和那些支持女性成长的男性成为好朋友、成为战友,比如她的导师萨默斯,至今依然是她的良师益友,再比如愿意为孕妇增加孕妇车位的谷歌创始人谢尔盖,比如愿意在家里付出更多时间的好丈夫戴夫·戈德伯格;
最后,女性主义应该让自己通过平等的独立获得幸福。
假如她和Tom Bernthal完婚,这将是桑德伯格的第三次婚姻。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总觉得女性主义就应该是独身的、厌男的。
甚至有人问我:你都生了3个孩子了,还谈什么女性独立?
但恰恰是那些通过独立获得爱情中的平等,愿意为家庭付出的女性更应该谈独立,因为每个结婚、生育、职业选择的时刻,都应该是个人独立的选择,而不是因为自己是女性。
同时,遇言姐真心觉得,这次的“出走”是她最大胆的一次!
因为人生什么时候转型都很难,无论是没钱支持自己梦想的青年奋斗者、离开职场多年的妈妈,还是身居高位的高管。
但是,对于一个成功的商业人士来说,这种选择意味着对过去的一种“舍弃”和新生活的“重启”。
它难就难在,未来的不可知。如果再次开启的新航程失败了怎么办?如果后面要做的事情无法提供像现在这样体面、稳定的收入怎么办?如果没法再重拾以前的风光,失败了别人会怎么看?
......
这些问题,当年遇言姐中年创业、从零开始的时候,统统都在脑子里一遍遍地想过。
我想,无数在经济下滑的大潮中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或是身在职场但仍然难忘心中梦想的姐妹们,一定也会有同感。
那就让我们从桑德伯格的故事中找到一些勇气,在人生的旅途上向前一步,自由奔跑!
节奏好的时候就加速,节奏慢的时候就缓冲,不必纠结于我在多长时间内一定要跑多少公里,只有解放了脑子中的内在枷锁,才能感受到途中的清风、美景,才能真正体会到奔跑的快乐。
丧偶之痛之后,依然相信爱情,敢于开始新的感情;
登上巅峰之后,可以放弃辉煌,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其实人生没有失去,有的只是,一段又一段的开始。
让我们祝福桑德伯格,也同时祝福自己,拥有这样的勇气与韧性。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