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金庸用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他们当真是生死相依,历尽千辛万苦才走到一起,你说那是亲情也好,爱情也罢,总之都是真情。
不过龙杨二人的苦可不仅仅只是因为后来分别的那十六年,其实早在故事初期,二人第一次在英雄大会上对彼此表白时,就已经承受了巨大的折磨,就因为以郭靖为首的武林群雄都对他们的关系表示不解,甚至愤怒、鄙视。
(郭靖、小龙女剧照)
不过旁人最多也只是指责两句,而郭靖则不同,他甚至是对杨过动了杀心,他何至于此?
一、礼教大防
杨过与小龙女在英雄大会上击败了金轮法王师徒,可谓风头一时无二,依照约定,此时群雄应该推举他们师徒成为武林盟主,他们有一呼百应的威望。
但他们师徒二人都无心名利,对那武林盟主的位置更是毫无兴趣,他们只想与彼此在一起。
其实他们两个都不能算是俗世之人,毕竟常年生活在活死人墓,与外界几乎是隔绝的,若偷偷在一起,也没人会诟病什么,但此时他们是击败金轮法王师徒的武林盟主候选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
他们此时提出要与对方在一起,自然会被群雄唾弃了。
(郭靖、杨过剧照)
不为别的,就因为以南宋时期的观念来看,他们以师徒的身份相恋,确实是无法被世人接受的,金庸在原著第十四回中也强调过这一点。
说是:“本小说观念上的主要关键,是宋人认为杨过(徒弟)不能与小龙女(师父)结婚。有一位物理学教授郑重提出,师父不能结婚,宋朝礼法上有何根据?他认为宋人对礼教之防其实极为宽松,以李清照寡妇再嫁为证。其实宋人对礼教之防殊不宽松,某人违反礼法,不足以证明当时礼法不存在。”
显然,金庸自己也不太认可这样的做法。
不过还是那句话,鄙视也好,看不惯也罢,其实旁人也没法多做什么,杨过与小龙女若是一意孤行,他们也只由得那二人。
但郭靖却格外激动,乃至要下杀手,就不太符合人之常情了。
二、杨过拒婚
当然,郭靖的怒火也并非毫无缘由,毕竟从明面上来看,龙杨二人之所以会在群雄面前挑明关系,正是因为郭靖的指婚。
郭靖本想着借着大喜的日子把女儿的婚事也定下来,好双喜临门,毕竟在他看来,郭芙这女儿虽然刁蛮任性了一些,却也算得上是娇艳欲滴,拿得出手,杨过能娶到她,都算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了,怎么可能拒绝。
所以杨过说出拒绝婚约的言语时,郭靖只觉得错愕。
但很明显,郭靖不至于因此动怒。
比如杨过拒婚之后,黄蓉便打起了圆场。
(黄蓉、小龙女剧照)
说是:“黄蓉见了杨过与小龙女的神色,暗暗心惊,向丈夫使个眼色,说道:‘芙儿年纪还小,婚事何必着急?今日群雄聚会,还量商议国家大计要紧。儿女私事,咱们暂且搁下罢。’郭靖心想不错,忙道:‘正是,正是。我倒险些儿以私废公了。龙姑娘,过儿与小女的婚事,咱们日后慢慢再谈。’”
你看,单单只是被拒婚的话,郭靖其实并未动怒,反倒觉得是自己的决定过于唐突,弄得大家尴尬。
因此郭靖纯粹就是因为龙杨二人要走到一起才动怒。
不过说来郭靖虽是杨过的伯父,却也没有半点血缘关系,凭什么那么愤怒?
答案没那么简单,或许是郭靖在小龙女身上看到了某位故人的影子,那女子也是他的旧情人,即秦南琴。
三、旧情人的影子
秦南琴是何许人也?或许你翻遍原著也不曾见得这么一个名字。
这也正常,因为大部分金迷接触的都是三联版乃至新修版的金庸故事,而秦南琴这个角色却只存在于连载版的故事中。
甚至这女子还是杨过的亲生母亲。
是的,连载版中,杨过与穆念慈没有半点关系,其生母乃是秦南琴,而他也谈不上是杨康与秦南琴的“爱的结晶”,是杨康欺负了秦南琴之后,那可怜的女子才生下了杨过。
(秦南琴)
因此连载版《神雕侠侣》中,杨过初遇郭靖夫妇之时,才会说自己名为“秦蛇儿”。
说来那秦南琴也是命苦,她曾爱慕着郭靖,与郭靖雨中漫步很是暧昧,就连黄蓉也不禁吃醋,奈何杨康将她抓走,这才有了后来发生的一切。
而金庸赋予小龙女的形象设定就与那秦南琴是有几分相似的。
先看秦南琴,书中是这么写的:“她这副模样,倒有三分和梅超风月下练功的情状相似,郭靖不禁心中微微一震,只是这少女肤色极白,想是自幼生在山畔密林之中难见阳光之故,这时给月光一映,更增一种飘渺之气。”
再看小龙女的样貌:“杨过抬起头来,与她目光相对,只觉这少女清丽秀雅,莫可逼视,神色间却冰冷淡漠,当真洁若冰雪,却也是冷若冰雪,实不知她是喜是怒,是愁是乐,竟不自禁的感到恐怖:‘这姑娘是水晶做的,还是个雪人儿?到底是人是鬼,还是菩萨仙女?’虽听她语音娇柔婉转,但语气中似乎也没丝毫暖意,一时呆住了竟不敢回答。”
(杨过、小龙女剧照)
你看,且不说容貌一模一样,至少那清冷的气质是十分相似的。
郭靖见了小龙女,怎能不想起曾经的情人秦南琴?
最重要的一点,秦南琴是杨过的生母,郭靖就愈发觉得他不该与小龙女在一起了。
如此一来,郭靖会做出那般冲动之举也就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