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亲”式的互换家乡特产,结果竟然是一人毁掉一个省的名声!

宁宁看美女 2023-09-10 12:11:29

每逢此时,我总会感叹:“年轻”既是一种赞美,也可能是一种贬低。永远年轻,永远相信陌生人,不断在最新的挫折中学习,并愿意再次付出真诚。然而,他们总会成长,也许在身披坚甲之时,他们会怀念那个纯真的自己。

谁能料到,最近一项让各地网友纷纷炫耀家乡美食的活动,竟然演变成了一场热烈的大型人性实验。这就是社交平台上突然流行的潮流——互换家乡特产。网友们凭借ID在社交平台上“认亲”,并约定互相寄出当地的特色食物。

最早大家并不知道每个省份的特产,所以并不会有关于“美食富矿”与“美食荒漠”的比较。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分享各地的特产美食和地道特产,于是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地方因为当地特有的食物而让网友们爱不释手、口水直流;但也有一些地方,人们分享出来后却被说是虚假宣传或者诈骗之乡,导致只能压箱底或者不再提起了。这种现象似乎也成了一种地理文化的特征。

每天都有新的帖子在网上“避开某某省”——“跟这里的网友互换特产,结果刚收到包裹就把我拉黑了。” 下面被误伤的同省人纷纷表示不满:让这种没有良心的人去他们自己的省吧! 没有人记得这场“互换特产”的风潮是何时在互联网上兴起的。只记得一开始一切都还很美好,充满了来自远方陌生人的善意。

有一位湖南的朋友,精心打包了酱板鸭、腊肉、火焙鱼和自家做的剁椒萝卜丁,寄给了远方的一位朋友。

几天后,这位朋友兴奋地收到了来自新疆的牛肉干、奶疙瘩、酥油和各种干果。

有些是豪华的高端场合,有些则是经济实惠的零食局。你送我几包山东钙奶饼干,我送你几包湖南各种口味的辣条,以此来结交朋友,品尝新鲜美味。当然,偶尔也会出现那些慷慨大方的大哥大姐。你要是收到了他们的特产包裹,深夜都会为没有多寄些贵重物品而感到羞愧。例如,吉林网友直接寄人参礼盒,这样的礼物在整个东北也是相当令人震惊了。

还有一位山东大哥与网友约定互相寄送价值约200元左右的特产,结果他竟然给人家寄了35斤。大哥:什么200不200的,给我妹子买!买!这个也拿上。

千里姻缘一线牵,以真心换取彼之心。这种蕴含着古典主义人际关系美学的情感,砰然一声敲开了当代年轻网友冰冷的心扉。因此,最近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想要与外地网友互寄特产的人越来越多了。

结果发现,这哪里是互换特产,这简直是互换良心。许多谨慎的年轻人,事先就已经想到了如果双方的礼物不对等可能会引起尴尬,因此他们并没有采取完全开盲盒的方式。他们会与对方商量一个大致的礼物金额,甚至列出特产品的类别清单,以便双方进行选择。然而,当真正的快递送到手中时,还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对人性大失所望的时刻,莫过于我东奔西跑凑齐一箱宝贝,他楼下小卖部买几袋零食交差。”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人们在互换特产时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仅是在交换礼物,更是在考验对方的真诚和良心。而当收到与自己的期望不符的礼物时,难免会感到失望和沮丧。

如今已经不是交通闭塞、物流不畅的时代,国内的绝大多数地方的常规特产,都可以在购物平台上轻松下单。因此,那些天真地相信以心换心的傻白甜们,会绞尽脑汁凑齐那些在外地不好买,或者在当地并不常见的食物。

有网友为了打到当地公认最绝的那家芝麻酱,排队一小时。还有一位广西网友听说对方想吃酸嘢,专门在寄出的前一天亲自做好,并用袋子塑封得严严实实。

然而,往往是最真心的人受伤最重。上述的广西网友在拍摄全程装箱视频的最后,还喜滋滋地说:“希望她能感受到我的心意,欢迎来广西玩哦。”然而,在评论区的一句话却暗示了这个故事的欧亨利式结局——寄出一箱特产,收获四个南瓜。

两天后,她收到了对方寄来的箱子。她掂量着沉甸甸的箱子,还以为终于遇到了千里之外的挚友。但是,当她打开箱子的第一秒,看到视频里这只颤抖的手,就已经暗示了她心碎的声音。“xx省的特产真的是南瓜吗?”她想,“好想让她把我的螺蛳粉和酸嘢还给我。”

还没等她做好心理准备,围观网友又给了她重重一击:“那啥姐妹,你看这箱子底下还垫着一张烹饪指南,是不是她直接在网上下单的?”这一刻,她感到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你的真心是私人定制,对方的却是流水线批发。

是的,随着参与的人不断增多,这场网络特产互换已经逐渐变成了名为“谁认真谁是大冤种”的人性拉扯。住在海岛上的网友@奥特曼让我要相信光,花了一千块,寄出一大堆真空包装的生猛海鲜。而收到的东西却价值寥寥无几,甚至还有人在收到之后直接拉黑,让他感到被深深地欺骗。

尽管如此,他仍然坚信:“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有真心实意去交流的。”他的信念并没有因为一些负面的经历而改变。他寄出了一箱海产,也期待着能够收到一些特别的、有心的礼物。

收到价值不到八十块的方便面若干包,“这次奥特曼也不顶用了。”

另一位网友跟年轻女孩互换,掏心掏肺地打包当地各种特产零食;

最后收获豆干两个,包装箱上还写着“尝鲜”。

最离谱的是,她这边刚刚显示自己货物被签收,就收到对方的道歉短信。“你说她是个好人吧,只给我寄了两个豆干;说她没良心吧,又提前承认骗我了,她真的我哭死。”这个故事让人感到深深的失望和无奈。在这个网络特产互换的风潮中,很多人都是抱着真心想与外地网友分享家乡特产的心态去参与的,但是现实却让人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心寒。

其实,更多人参与这个活动是为了那种被陌生人善待的情感体验,就如同食物界的笔友。大家并不是为了贪图那几口吃的,而是为了寻找一种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共鸣。但是,当发现自己被欺骗或者被冷漠对待时,那种失落感和心痛真的难以言喻。

一位大学生说自家的特产是茶叶,因为自己不太懂茶还特地问了爸爸,最后精心选了几百块的茶叶,跟一封手写信同时寄出。结果收到了几包临期超市饼干,反手还被拉黑了。这种遭遇让人除了心疼还是心疼。

还有人前期跟对方聊得火热,交换特产清单时为了表示nice,说自己“除了臭豆腐什么都可以”。可对方偏偏只寄来了一袋臭豆腐。这种让人感到困惑和无助的遭遇,让人不禁想问:“是我哪里得罪她了吗?”

以前过年的时候,我爸妈有时候会把亲戚送来的成箱礼品转赠给其他亲戚。那时候我对这种形式主义的送礼行为嗤之以鼻,谁能想到啊,如今自己也遭遇了这样的“情感背刺”。

我决定和四川网友互寄礼物,结果收到了一堆郑州特产;跟南方网友互换,结果里面一多半都是冷面、大酱、东北酸菜。东西倒不是坏东西,但是一看就知道先是跟别人换过,然后把自己不喜欢的添了点自家剩的,直接打包过来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之所以没选择直接在网上下单,就是想要感受一下有人为自己精心挑选礼物的快乐?但是这种期待在现实中破灭了。

前两天有新闻报道过“互寄特产”的乱象。有多名网友称,他们与同一网友约定互寄300至400元的特产,发货后却惨遭拉黑。这种结果已经算是比较无害的了。毕竟长痛不如短痛,至少没被骗个几千元。

看过众多的人性惨案之后,我发现这已经算是最无害的结果。至多不过在回看当初装箱视频时,吐槽自己是个乱信陌生人的傻蛋。以后还是要多加小心,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最怕遇到那种“长线情感骗子”,就像谈了个很渣的对象一样。今天对你热情似火,明天又变得冷若冰霜,让你每天都在思考“她到底有没有欺骗我”。想象一下,你等待了许久,却迟迟没有收到对方的快递单号,心中充满了疑虑和担忧。

终于,你鼓足勇气向对方询问,结果对方却以“姐妹不好意思,最近脚受伤了没法寄快递”这样的理由来敷衍你。这种被欺骗的感觉让人非常不爽,就像是被耍了一样。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于是,你不仅没有成功地催促对方寄出包裹,还会在之后的几个深夜突然醒来,默默地说一句“我真该死”。直到又过了半个月,你仍然没有收到任何包裹的消息,才确信自己是小丑。

谚语中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在互寄特产这件事上,真心的人往往只会受到更多的伤害。有人踩坑后怒发视频,评论区里瞬间来了一大堆找不到特产搭子的网友,其中不乏那些只想占便宜的人。有网友看到后,主动提出:“不要难过,不如跟我互寄,咱们主打一个真诚。”然而,天真如我们,或许只是被自己的期待所迷惑,没有看清现实。直到第二次被骗,我们才终于意识到在这场人性之战中,自己只会是永远的败者。最后,我们只能无奈地感叹:“以后想吃什么,还是拿钱去店里买吧。”

当然,尽管最近的众多被骗惨案已经让大多数人放弃了互寄特产的想法,但仍有人继续尝试。这项活动已经从最初的淳朴“以物易物”,逐渐变成了互相防备的黑暗森林。人们甚至可以网上搜出各种教程,试图教导后来者如何筛选可信的互换目标。他们建议先去对方的主页查看,优先选择日常更新生活内容的用户;与有工作的人互寄比学生风险小,因为经济相对宽裕,也不会出现“寄出一大箱学校门口辣条”的尴尬情况。

后来,甚至发展出了“第三方保障”流程。双方在二手平台互相下单购物金额,准备发货时将全部商品拍照上传、约定时间一起拍下寄出。很多人在收到货物后不是开心,而是第一时间上网“验货”。

“大家帮忙看看这些东西大概值多少钱,我这次互寄特产是算不算被人骗了?”有很多人的怀疑指向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例如,一位内蒙古博主给福建网友寄出了价值4000多块的特产,当他收到轻飘飘的盒子时,还以为这次铁定被骗了。然而,当他打开盒子后,发现里面的东西超出了他的期望,这让他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

没想到打开盒子,里面是个黄金吊坠。

“怎么,你们福建的特产都这么豪横了?”

一位东北大哥把特产都买好了,对方突然删掉了他的微信。

他委屈巴巴地表示, “我准备的这些也不差啊,咋好友都给我删了。”

原本,互寄特产是一种体验与陌生人建立朋友关系和连接快乐的过程,但最后它却变成了需要权衡利弊、互相防备的人情往来。或许,当互换特产成为一种网红潮流时,它就注定了令人失望的结局。陌生人之间的善意感人之处在于它是稀少的,需要每个人都抱有利他的情怀,同时给予另一个个体完全的信任。

然而,这种善意在现实中的约束条件却比较高。就像在互换特产的评论区里,总有人提起最近的一个新闻:一位UP主搞了“相机漂流计划”,把自己昂贵的哈苏相机快递给陌生人,请大家帮自己拍照片。一年后,相机不仅完好无损,还带回一大堆充满了烟火气的照片,让人感慨人性之光的伟大。但有网友一语道破关键——“那可是六万块的相机,真丢了估计可以立案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陌生人之间的善意是珍贵的,但也需要更高的约束条件。在互换特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保障和约束机制,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护。例如,可以引入第三方平台的监管,建立相互评价机制等。这些措施可以增加互换特产的信任度和透明度,让陌生人之间的善意更加真实和持久。

3 阅读:6460
评论列表
  • 2023-09-11 12:35

    不要考验人性,不要制造感动,人性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 2023-09-11 00:37

    人性[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3-09-11 13:22

    我想和朋友互换特产,可我们这烟花爆竹不能邮寄怎么办?

    郑骆杰然不同 回复:
    湘西的同学笑出杀猪声
    愤怒的我 回复:
    你是浏阳滴吧?寄烟花
  • 2023-09-11 19:21

    主要看价格吧。毕竟互换的东西价格达不到立案标准,所以可以大方的骗。然而,我建议被骗的都要报警!积少成多,骗子不会只骗你一人。当报案金额达到立案额度,分分钟警察叔叔也是会上门的。

    滑稽 回复:
    没用的,这大老远的警察才不管呢
  • vivi 1
    2023-09-11 20:12

    有些人就是玩不起,以前有个群大家发红包,谁抢的多谁就发,也就是几块钱那种玩个乐呵,有个女的抢了几毛钱然后退群了。

宁宁看美女

简介: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