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女人带三五个娃也不累”,反驳很简单,可惜叫不醒装睡者

宁宁看美女 2023-09-05 16:34:42

曾经的开学,家长们几乎都是欣喜若狂或者满怀期待的。老师的权威感和学校的氛围,会让学生们主动改变假期时的散漫状态。家长也能稍微放松点了。

可现在每逢开学季,仿佛变成“家长劫”;光是开学文具、书刊资料、班费、各种巧立名目的杂费,足以让底层家庭无奈。更心累的是,尽管养娃已经很辛苦,不少宝妈还是被阴阳怪气。

“以前的女人带三五个娃也不累”,反驳其实很简单

笔者发现一个现象,从独生子女到二娃、三娃的开放,对于许多家庭而言,其实原本跟自己无关,但家庭矛盾却增加了。

很直白地讲,有些原本供养一个后代都很吃力的家庭,可能出现了“我们家族该有三娃”的误解。老人不断催育,年轻夫妻稍微有些理智,却反而被扣上自私和矫情的帽子。

最常听到的一个理由就是:以前的女人带三五个娃也不累。其实这种逻辑挺奇怪的;首先,培养学生不但需要照顾,也需要物质基础。

多生要承担的代价,不但是女生带娃的辛苦,还包括丈夫在经济上的压力。都说老人喜欢重男轻女,可这类家庭里的长辈为何很少担心男生太辛苦呢?

其次,“以前带三五个也不累”,到底是谁提出的,不会是在“张口就来”吧。一个很矛盾的现象,许多妇女聚在一块的话题就是抱怨自己为生养儿女非常操劳。

说着说着甚至好像只要没带娃,自己就会变成当地首富般的事业型女强人。但这丝毫不耽误她们催年轻女生赶紧重复这种模式,并对之前口中的“女人太苦”完全不承认。

退一步讲,即使说以前带好几个娃没有那么辛苦是事实,但这种言论其实非常容易反驳。答案显而易见,我们听听一名小学生母亲的“今昔对比”。

以前的作业老师批,现在家长下班不但批作业,还要上传视频“自证辅导过子女”。为了不给学生拖后腿,弄得许多宝妈去自学各个科目;没点文化还真要着急。

以前父母把自己送学校就不管了,上完一学期连老师的姓名都可能不知道。现在读个小学而已,八个老师建立八个家长群,成天“艾特”大家。

以前给学生交个学费、书费就等于“尽职尽责”;现在除了文化课,城市里的学生有几个没在外面报过兴趣班的?你忍心娃眼巴巴地看别人都学过点什么,自己却一无所知?

而这些都是需要既花时间、也花钱。以前大家信奉“嫁汉就是穿衣吃饭”,女人只带娃觉得正常。现在宝妈一边工作赚钱、一边陪读,有一方面没做到位就要被视为不尽责。

再明显的道理,可惜叫不醒装睡者

这位女家长说出的,是很简单明显的对比。无论是底层妇女,还是李银河那样的高知分子,几乎都能感受到:当代大部分家庭的宝妈,可能比以前更累。

有人曾在网上画了一个图,含义是:成家前,男女生都是赚钱自给自足就好。成家后,男人的任务依旧是上班而已;“新时代”女人则是既要有以前带娃、做饭、讨好所有亲戚的贤惠。

又要经济独立、绝对不能吃男生一口饭,否则就等于“靠人养活、为偷懒所以带娃”。其实这个时代,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但凡稍微有些责任感,男家长和女家长都很辛苦。

工薪族和农民不去买奢侈品,当然不是因为奢侈品限购。但或许是多年来形成的“多子多福”的价值观,导致有些家庭里的长辈,误以为没有那么多后代,是因为“限制”。

而一旦独生子女的限制被放开,他们便又误以为是“年轻人只顾享乐”,或者“现在的女人缺乏母性”。很难反思自身家庭条件是否适合养育那么多后代。

当然,其实许多道理或许也没有较真的必要。因为再明显的事实,也叫不醒“装睡的人”。喜欢说“养三五个也不累”的长辈,往往是养几个都对他自身没多大影响的。

比如,不需要他怀胎和冒着后遗症风险产子;没有参与带娃或者带娃不认真、跟“放羊”确实没区别;无需付出多少经济成本,不介意后代继续受苦,为人口红利做贡献。

1 阅读:34
宁宁看美女

宁宁看美女

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