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关闭核心生物医学数据库,打科技无国界嘴脸

荀攸说科技文化 2025-04-09 05:02:49

美国突然对中国关闭核心生物医学数据库,以第14117号行政命令为由,单方面切断中国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核心数据库的访问权限。生物医学数据库堪称现代科研的“数字生命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dbGaP、AnVIL等平台存储了全球最完整的人类基因与疾病数据。

美国以行政命令切断中国对核心生物医学数据库的访问,将引发科研地震:中国75%的癌症机制研究依赖TCGA、dbGaP数据,90%的高分论文需调用其资源。复旦大学肺癌新亚型研究因数据断供停滞。

关闭核心生物医学库对中国的影响固然很大,但中国也早已启动突围计划。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整合海量组学数据,支撑全球642家机构研究;国家基因库存储17664TB多组学数据,疫情期间向全球分发400万条新冠病毒序列;深圳“天枢计划”投入50亿元建设EB级数据仓库,北京AI研究院“深瞳”系统以92%精度生成模拟数据。中科院与欧洲EBI达成30万份样本数据置换协议,武汉病毒所推动“一带一路”去美化科研网络。这些举措不仅重塑国际规则,更证明科学共同体的未来不依赖单一国家垄断。

美国此举彻底撕下“科学无国界”的虚伪面纱。一边封锁数据,一边在禁令生效前72小时呼吁“数据共享对抗癌症”,暴露其将科学工具化的本质。若各国效仿筑起“数据高墙”,阿尔茨海默症研究或将推迟十年,癌症治疗重归“盲人摸象”时代。新冠疫情中全球共享病毒序列的协作精神,在此刻显得尤为脆弱。

面对封锁,中国早已清醒,短期优化存量数据挖掘,推动AI模拟技术,强化与欧盟、东盟数据联盟;中期实施“数据汇交令”,强制科研数据入库,中国将在2026年建成亚洲最大生物数据中枢,中国已将生命数据纳入国家战略,通过联邦学习技术平衡开放与安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数据生态。

正如华为海思突破芯片封锁,中国生物数据库的“备胎计划”早已启动。真正的科学进步属于共享者而非独占者,中国正以开放姿态重构全球科研秩序,让数据主权回归科学本质。

美国突然对中国关闭核心生物医学数据库,是给“科技无国界”倡导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0 阅读:45

评论列表

静静的聆听彡

静静的聆听彡

2025-04-12 11:14

复旦那些败类,呸!

荀攸说科技文化

荀攸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