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云梦竹
20世纪80年代,一个美国国防大学的学生写了一本书,名字叫《空中战役:作战计划的制定》(The Air Campaign: Planning for Combat)。
这本书对于现代空战的意义很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在高科技空中优势下,军事打击应优先选择敌人最脆弱的重心。
这个学生就是后来被称为美国空军历史上三位著名思想家之一的约翰·沃登。
但80年代的沃登有点怀才不遇,因为当时的空军作战主要任务是用来支援陆军的,那些掌握着空军战略理论的高级将领觉得,空军管好飞行就好,搞作战计划,那就是不务正业!
所以,那时候的沃登没少被鄙视。
而沃登的空战理论真正得到重视要等到5年后。在伊拉克侵入科威特的第七天,沃登带着他的“迅雷”计划到达了麦克迪尔空军基地。
不久后,他的这一计划取得了令世界震撼的战果。
1991年1月17日凌晨1时40分,密苏里舰于向伊拉克发射第一枚战斧导弹,沙漠风暴行动就此拉开序幕。
随后美国及其盟友在地面战役开始前的六周内进行了超过11.6万次空中作战飞行,投下了8万吨炸弹,摧毁了被称为世界第三的伊拉克军队。
沙漠风暴行动将美国现代空中力量推上神坛,以至于今天我们很多人会认为,在沙漠风暴行动三十年后,美国空军的实力已经来到了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高度。
很少人会意识到,美国空军在辉煌三十年之后,陷入了老龄化的死亡螺旋。
简单对比两组数据说明一下,后面我们详细聊。
沙漠风暴时期,美国空军共有 4468 架战斗机和 331 架轰炸机。其中大约八成具备作战能力,平均机龄为8年。如今,美国空军只有 1932 架战斗机和 140 架轰炸机,平均机龄为27年,只有六成具备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根据计算,如果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美国空军能动用战斗机和轰炸机的能力,仅仅只有沙漠风暴时期的32%。
同时,空军训练也非常要命,上世纪90年代美国战斗机飞行员平均每年飞行超过 160 架次/200 小时。2022 年,美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平均每年仅飞行 74 架次/129 小时。按照空军自己的定义,空军中没有一个中队可以被视为随时准备执行任务。
而这一切灾难的起因,都可以归结为新飞机项目(F-22、F-35)的阶段性失败!
壹 错误的开始
这事要从美国政府削减财政赤字说起。
随着冷战的结束,被财政赤字折磨得头昏脑涨的美国政府,掀起了预算大战,通过八年的努力,将美国国防预算占GDP的比重从5.5%下降到了3%。从导弹防御系统到十字军火炮,一系列先进项目被砍得人仰马翻。
克林顿上台第一年,伸向空军的第一刀就砍向了多用途战斗机 (MRF) 和美国海军先进攻击/战斗机 (A/FX) ,但为了让美国海空军优势不过分削弱,又推出了联合打击战斗机计划 (JAST) 项目。
反正整个过程比较折腾。
然而,美国军方并没有发现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那就是在联合打击战斗机计划 (JAST) 项目杂糅了所有功能之后,将会取代包括F-15、F-16、F-18、鹞式在内的一系列战斗机。
与此同时,还有8个西方盟友共同加入其中,这就意味着,整个西方下一代战斗机都被装在了一个篮子里。
历史再次证明了一点,当你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时候,它的碎裂几乎就是一个必然。而很不幸,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果然把F-35项目搞砸了。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前身洛克西德在二战期间,可是相当牛的存在,其飞机产量占了二战美国飞行制造总量的60%,最出名的就是它设计的P-38闪电型战斗机干掉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机。
不过自从洛克希德马丁赢得五角大楼的制造合同开始,就像沾到不干净的东西一样,一个劲的走背字,问题频出。
最初的F-35计划中,三个版本采用相同机体,相似度高达70%,大量零部件可以相互替换,成本与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
结果在研发期间,空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军都找上门来,这里要放反舰导弹,那里要多加一箱油,这个装置不合适,那个高度得调整.....
一轮轮修改之后,外表虽然看着还像,但内部结构已经完全是另一回事儿了,直接导致成本增加数百亿,项目延期了好几年。一些参与项目的人士也承认,开发工作面临“严重的组织缺陷”“进度和成本预期是无法实现的”。
2005年,一位洛克希德 F-35 项目总部的电气工程师,参加了为期两周的项目评估。“评估结果全是红色和黄色(失败与延期)。”
要知道这可是美国军方的重点项目,按这个进度推下去,那不得全完了?
因此拿到报告后,这个工程师赶紧返回总部。
但当他向洛马高层汇报时,没人感兴趣。随后他将评估报告的副本越级交给五角大楼F-35项目办公室,希望引起重视,然而对方态度非常暧昧,“他们不想听”。
简单来讲,F-35的项目延期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没有任何人敢多说。
以至于在2008年,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错误判断了F-35的进度,并坚决推动关停F-22生产线。为此,他还干掉了坚持F-22生产的空军部长和空军参谋长。
然后,悲剧来了!
到了2009年底,洛马公司只交付了4架测试机,而根据进度表,当年应该交付13架。
盖茨如梦初醒!自己被洛马坑了!但这个时候更大的问题出现了,关停F-22之后,美国真的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了。
2010年,盖茨扣留了洛克希德 6.14 亿美元的费用,解雇了该项目的负责人,并任命海军中将文莱特来整顿项目。但知情人士透露,当时盖茨只知道F-35有问题,但具体糟糕到什么地步,他完全没有认识。
博格丹一直担任文莱特的副手,等到他负责开发工作后,美军高层才发现F-35这个坑有多大,根据博格丹自己的说法:深入研究该计划后,他发现F-35项目的混乱已经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贰 并行开发
事已至此,美国完全可以根据联邦法律终结F-35项目,但问题是,美国已经在F-35项目上投入太多,沉没成本已经来到了非常惊人的地步。
退役海军陆战队员丹·格雷齐尔,2019年提到了洛马为保住合同的一系列操作。
洛马在国会山举办过一场展示 F-35战机的活动,一走进去,就会看到一张迎宾桌,迎宾桌上有一副打印出来的美国地图,在地图上详细列出了 F-35 在每个政治州的供应商和投资资金。
这就是提醒参与活动的所有议员,如果投票取消F-35项目,将会给该州带来什么影响。例如,德克萨斯州有 110 个供应商,创造了 75120 个就业岗位,经济影响达124.35亿美元。
最终,原本应该取消的F-35项目,被罗伯特·盖茨签署了一项国家安全豁免令,给保下来了。对于此事,大家也非常理解,毕竟已经投入了这么多资金,政界人士和供应商不愿意投票反对 F-35 计划。
虽然F-35得以延续,但也让军方和洛马公司心头一紧,他们认识到进度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推动F-35项目的落地。
因为F-35项目的延误,美国海军和空军购买了一批四代机,如果再延期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继而影响整个F-35项目的总体采购量。
同时由于项目遇到更多技术障碍,五角大楼和国会可能会停止该项目,这将给整个业界带来巨大的灾难。
为了推动项目延续,美国军方和洛马一道儿,又干了一件蠢事——并行开发。也就是在F-35没有解决全部问题的情况下,开始生产。等到后续批次问题解决后,再改进之前的批次。这样一来,拿到第一批次F-35的美国空军,就成为了令人羡慕的幸(小)运(白)儿(鼠)。
当时洛马认为,先进的建模和仿真能在设计阶段识别出F-35的问题,但实际上这个假设纯粹是扯淡。
在建模阶段,F-35项目问题发现率为5%。而在实际飞行阶段,平均每进行100次飞行,就会发现五个新问题,而且问题个个不重样。
这就导致了一个严重后果,那就是F-35项目问题像滚雪球一样积累,工程师解决问题的速度远比发现问题要慢得多。而此时更多有缺陷的飞机,正在不断生产并送往美国空军。
仅仅2017年一年,F-35的重大缺陷就包括但不限于:机翼结构、机身舱壁、飞机上的多个门出现开裂和金属疲劳、软件错误和故障代码频繁、瞄准具缺陷无法显示参数、发动机密封问题、自动化物流系统无法识别旧设备、头盔显示器、弹射座椅安全分离问题但凡体重低于165磅的飞行员死亡率高达四分之一、机翼油箱过压、F-35B 舱壁的寿命限制不足等。
这些问题相当一部分直到今天都没能被解决,美国空军手中第一批次的F-35,平均每飞行4-6小时就会出现一次故障。
虽然空军第一批次F-35存在巨大缺陷,但鉴于空军已经接收该批飞机,该飞机后面的升级全部需要空军支付成本,美国空军硬生生地吃了一个闷亏。
以至于2021年,美国空军副参谋长克林顿·希诺特中将直接表示,希望在十年内将这一批次的F-35退役,而不是进行昂贵的升级。
叁 全面系统性能责任承包
2024年5月,美军一架刚出厂的F-35战机在交付美国空军途中坠毁,飞行员跳伞逃生。
在这次事故之后,美国空军和洛马一直在扯皮。
空军觉得,你这飞机还没飞到我基地就坠毁了,也太离谱了吧,我不认账。
洛马则表示,空军飞行员已经驾驶飞机离开了工厂,这架飞机必须算在空军头上。
倒也不能怪合同拟定人员缺乏想象力,毕竟谁能想到,美国最先进的飞机刚出工厂就坠毁。
而洛马公司签署的F-35合同的另外一个创新点,就是美国军方没有购买整个战斗机的知识产权。这就意味着,整个项目周期内,F-35的升级、维修和装备必须全部由洛马点头才能进行。
美国军方对此的解释是,上世纪90年代大家都没预料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没预料到呢?原因很简单,克林顿那会儿搞大裁员,大量项目经理、合同官员,乃至律师,都被开除了。
同时,为了降低成本,美国军方推动了被称为TSPR的全面系统性能责任承包,在政府不插手的情况下,让洛马公司为整个项目负责。
军方当时的想法是:如果取消来自政府的规格和法规,洛马就能让大家更快、更便宜地获得产品,以降低整个周期的维护成本。
但军方想的很美好,事实很残酷:洛马的维修不仅贵,而且慢。
因为美国空军和海军不具备F-35的知识产权,所以战机维护的规划管理、零件的分配存储,培训和人员配置,都是由洛马负责。
这样一来,各军种没法控制自己的战备情况,也没法存储相应零部件。而洛马为了节约成本,提供的维修设备不足以维持飞机正常运行,仓库备件不能支持任务需要,修复一个损坏的备件平均需要 141 天,远远超过 F-35 计划的 60 天。
与此同时,洛马还对美国军方进行技术封锁,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报告显示,基层人员汇报,F-35一些关键部件的维护手册“含糊不清,维护人员无法进行维修”。别说修理零件了,甚至连理解零件如何运转都非常困难。
同时,洛马公司对于军方人员的培训也非常敷衍。一些培训人员表示,洛马最初的培训仅仅是一些PPT,没有结合多少实操,自己需要在工作中学习如何修理飞机。也就是说,洛马压根不想让美国军方人员知道怎么修飞机。
想修飞机?可以,只能我来。
在最离谱的情况下,一艘航母的F-35弹射座椅出现故障,都需要洛马的工作人员飞到欧洲,再从欧洲乘坐直升机前往航母进行维修。
这导致了严重后果,2023年3月,所有F-35的完备率为55%,远低于空军为F-35A设定的 70%目标,以及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为F-35B和F-35C型号设定的75%的目标。
肆 TR-3组建升级
2024年美国防务杂志指出,由于美军已经拒绝接收四批F-35战斗机,现在的洛马公司已经没有地方堆放F-35了。
而这次危机的最大问题源自第三次技术升级包,本来按照洛马的计划,第三次技术升级包在去年4月份就要安装完成。
结果等到交付时洛马才告知客户们,还有几万行代码没有编写,大家可以先把飞机提走。被当了无数次凯子的美国空军彻底不干了,直接于2023年7月宣布拒绝接收F-35,而且每架F-35扣掉800万美元的履约保证金,以防洛马再次玩花活。
洛马公司官员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报告称,之前预计在今年年中交付第三次技术升级包 F-35,但现在要到 2025 年才能交付。虽然已经拖延一年了,原本以为今年可以解决,现在看来还要拖延下去。
但是如果客户不愿意等,我洛马专门设计了简易版的第三次技术升级包来糊弄大家,今年就能提走。
最终美国军方和德国等合同国,强忍着同意了洛马的方案,于今年7月份开始接收糊弄版的F-35。
在今年的听证会上,美国政府问责局多次敦促将第三次技术升级包从整个F-35计划中分离出来,使其成为一项独立的重大采购计划。
美国军方已经不想再相信洛马了。
事实上,今天F-35的问题并不难预料,对于洛马来讲,目前F-35项目直接关乎企业存亡,如果不尽可能地从F-35项目赚钱,那么企业就活不下去。
至于其他问题,那都是次要的。
更可怕的是,目前F-35已经是军工复合体的巨大摇钱树,整个生产链条涉及1600家供应商,25万个工作岗位。对于美国社会来讲,这就是现实版的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所以,哪怕F-35问题再多,也必须要推进下去。
企业的利润不能损害,工人的工作不能丢,那么唯一牺牲的,就是美军的战斗力了。
美国全球霸权之所以还能维持,最主要一个原因就是凭借着海空军优势,一旦战斗力下滑,那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
但不管发生什么,洛马公司该赚的钱不能少,至于美国军方那边,也只好对不起了。
↓点击购买《卢克文作品》,和三千万读者一起了解这个世界~↓
海军陆战队主导,要求它必须有垂直起降能力,那就只能使用一台发动机,两台发动机的同步率不好解决,飞机垂直起降时容易肚皮一翻,撂个甲板上[吐舌头眯眼睛笑][吐舌头眯眼睛笑]。再加上隐身需求,武器内置,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各自再提要求,作为国际项目,国外用户再提要求[吐舌头眯眼睛笑][吐舌头眯眼睛笑][呲牙笑][呲牙笑]。汤多加面,面多加水[呲牙笑][呲牙笑],这玩意儿,一开始的初始设计思想,就有问题[呲牙笑][呲牙笑]。美国人能让这玩意儿飞起来,已经算是功力深厚了,当个隐身攻击机,凑合了。想用它作为战斗机,来硬怼中国空军,那,[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梦里啥都有[吐舌头眯眼睛笑][吐舌头眯眼睛笑][鼓掌][鼓掌]
b21也是一样,原型机刚出来没多久就开始准备量产,以后毛病不会少
因为要卖给盟友狗腿子所以要挣大钱
别给美帝舆论监督了。人家越难我们不应该越舒服吗?为什么要帮人家找问题
越来越喜欢克文的文章,客观公正,有数据支持!加油!克文
卢克一卢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