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适合的生存繁衍之地是大自然所有生命共同的历程。如同人类一代代寻找宜居之地,鸟类一年年迁徙繁衍,鱼类也会经常迁徙,从远古时代就已开始的,因繁育后代、食物寻觅、季节气温变化等原因,要周期性、结群、长距离的定向游动,称作洄游。洄游主要分溯河性洄游、降海性洄游和季节性洄游。
溯河性洄游是指有些鱼类在海洋中繁殖,但幼鱼或成年鱼会迁移到淡水河流中生长,如鲑鱼(大马哈鱼)。到了繁殖季节,它们会返回海洋或特定的淡水河流产卵。降海性洄游是指一些原本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鱼类,在繁殖季节会迁移到海洋中产卵,如鳗鱼。这类鱼类在淡水长大,但需要在咸水环境中完成繁殖。洄游是一场大自然中最壮丽的迁徙史诗,它不仅仅是鱼类的旅程,更是生命与环境间深刻联系的展现。每年当季节轮回,万物复苏之时,无数条河流与海洋之间便上演着一场场震撼人心的洄游故事。鲑鱼是所有三文鱼、鳟鱼和鲑鱼三大类的统称。它们早在一亿多年前就已经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了,北海道、千岛群岛、萨哈林岛、堪察加半岛、阿拉斯加以及美国的西海岸等地都是鲑鱼的栖息地。尽管鲑鱼生活在海水中,但是,所有属于鲑鱼科的冷水鱼都会游到与海水相通的陆地淡水河流上游产卵孵化。这些卵变成幼鱼后,就会和春天融化的雪水一起顺着河水游入大海。等到这些鲑鱼长大,它们又会沿着一定的路线返回,历时三四年,行程五千多公里。
例如,大西洋鲑会借助潮流的帮助,依靠自己强大的游泳能力,飞越瀑布,横越大坝,跳过障碍物。凡是看过鲑鱼在瀑布前的一次次腾空飞跃,企图跨越瀑布游回产卵地的人,无不对它们强大的本能感到惊奇。
那么,鲑鱼为什么能够穿行千万里的江海,飞跃一道道障碍,不顾艰险地回到自己故乡的河流呢?长路漫漫,鲑鱼是怎样一代又一代地认出自己出生的河流的呢?
美国生物学家哈斯拉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把一群割除神经的鲑色和一群正常的鲑鱼分别放入与产卵地河流相通的海湾,结果,失去辨别神经的鱼群再也没有回到产卵地的河流里。
由此看来,在幼小鲑鱼生活的河流中,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这些气味深深地印在了鲑鱼的记忆中。鲑鱼长大以后,就是凭借脑子对产卵地河流的气味的记忆,循着化学嗅觉,从大海慢慢地游回它们从小生活的地方。
但问题是,鲑鱼在远离五千多公里的远方又是怎样认准目标,朝产卵地前进的呢?有的学者认为,因为鲑鱼一直与太阳保持一定的角度,据此可以确定方向,随时调整方向前进。
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的,鲑鱼的血液也同人类一样含有盐类成分,其浓度低于海水,却高于淡水。那么,在鲑鱼洄游的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盐分的变化会使它的体内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科学家们测量了鲑色鱼苗和成鱼体内盐类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在沿着河水顺游而下到达河口时,其血液中钠的含量会骤然降低,而钾的浓度则急剧升高,进入海洋后,其体内两种金属离子的浓度渐趋正常。而成年鲑鱼在从海洋游向江河之前,其血液中铀和镁的含量增加,在河口就开始下降,逆流向上15米后,铀、镁离子已恢复正常。可见,它们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不然,早就脱水而亡了。
与鲑鱼从海洋向河流逆流而上不同,在另一片海域,神秘的鳗鱼也悄然开启了它们的洄游旅程。不同于鲑鱼的逆流而上,鳗鱼选择的是向大海深处的远征。它们离开熟悉的淡水家园,跨越千山万水,最终汇聚于特定的深海区域,那里是它们祖辈相传的神圣之地。在这里,鳗鱼们完成繁衍,将生命的火种传递给下一代,然后静静地结束自己的一生,化作海洋的一部分,滋养着未来的希望。
作为一种典型的洄游性生物,鳗鱼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淡水里,但其在卵期和幼年期则生活在海水中。鳗鱼为了产卵 游行距离能够长达五千公里,这是所有鱼类中最长的。
鳗鱼学名鳗鲡,又称鳝,指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鳗鲡目下的所有物种的总称。人类对鳗鱼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时代,历史上的众多名人都研究过鳗鱼,亚里士多德、弗洛伊德、约翰内斯·施密特、蕾切尔·卡逊,但鳗鱼对人类来说至今都是一个谜。
幼年的鳗鱼,亚洲鳗鱼(主要指日本鳗鱼)来自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欧洲鳗鱼和美洲鳗鱼来源于马尾藻海,最初是薄而透明的柳叶鳗,顺着洋流漂流,到大陆入海口进入淡水时成为玻璃鳗,在淡水中生活7-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变成黄鳗,并在15-30岁之间重新返回出生地,在路上转变为银鳗,进入性成熟阶段,退化掉消化系统,不再进食,经历一场苦行僧式的而人类知之甚少的漫长旅行,持续游动回到“可能是”马尾藻海或马里亚纳海沟的海域,交配产卵并消失。
鳗鱼目前基本无法进行批量人工繁育,鳗鱼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它们喜欢生活在清洁、无污染的水域中,而且对食物的要求很高,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生生物。此外鳗鱼还是一种很“钟情”的生物,一生只繁殖一次,繁殖之后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市面上常见的所谓养殖鳗鱼,都是在沿海直接捕捞玻璃鳗作为鱼苗,这也是唯一一种鱼苗只来自于野外的养殖食用鱼类,而人工授精孵化的柳叶鳗们要么极其挑食直接饿死,要么在变成玻璃鳗的过程中莫名夭折,能从柳叶态成功转变为玻璃状的比例不过一成,人工繁育成本极高,至今还未能解决,鳗鱼的野外种群正越来越少。
迄今为止,没有人见过鳗鱼繁殖,也没有人成功地在饲养环境中让鳗鱼繁殖。人们认为所有的鳗鱼都是在马尾藻海孵化出来的,那是因为最小的柳叶状鱼苗是在那里被发现的。但是没有人确切地知道鳗鱼为什么偏偏要在那个地方而且只在那个地方繁殖。没有人确切知道它们是怎样完成这趟回马尾藻海的漫长旅行的,也没有人知道它们是怎样找回那里的。
人们认为所有的鳗鱼繁殖后都会在短时间内死去,这是因为在此之后没有人发现过活鳗鱼。而另一方面,没有人在马尾藻海见过一条鳗鱼。也没有人能完全明白鳗鱼每一次蜕变的目的,没有人准确地知道一条鳗鱼能活多久。
今天的鳗鱼人工繁育依然遥遥无期,禁渔捕捞则走走停停,鳗鱼的数量仍在继续减少,如果一条鳗鱼被困在了淡水里,那它就永远不会变成银鳗,不会性成熟,不会在身体形态和构造上发生变化,直至死亡。
洄游对于维持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非常重要。比如,溯河性洄游的鱼类在返回淡水河流产卵时,不仅繁衍后代,还通过死亡后腐烂的尸体为淡水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营养物质。洄游也是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食物链有着直接的影响。洄游世界各有各的精彩,奇妙无比的大自然,需要人类用心去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