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女儿,以前总是喊我爸爸,现在害羞了,不叫了。"2003年的《艺术人生》舞台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指着陈晓旭说出这句话时,全场都安静了。
这位老者,就是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戴临风。
这是《艺术人生》史上最特别的一期节目。为了这次87版《红楼梦》20周年重聚,节目组可以说是拼了:动用了最多的工作人员,架设了最多的通讯设备,甚至请来了派出所帮忙找人。
就是为了让这部经典剧集的演职人员,能在20年后重聚一堂。
节目现场的重逢场面令人动容。当年的演员们,一个个走上舞台:宁国府的人来了,荣国府的人来了,金陵十二钗来了,连丫环们都来了。
真是应了那句"相逢一笑泪沾裳",20年未见,连"剧中母子"欧阳奋强和周贤珍都激动得相拥而泣。
但最让人意外的重逢,是戴临风与陈晓旭这对"忘年父女"。当王扶林导演请这位老者上台时,全场观众不约而同起立鼓掌。
而当戴临风说出那句"这是我女儿"时,陈晓旭眼眶瞬间就红了,快步上前与老人相拥。
这一幕,不仅是对87版《红楼梦》剧组情谊的真实写照,更让我们看到了这部剧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温情故事。
要知道,能让一位央视副台长当众认女儿,这可不是一般的交情。而陈晓旭在剧组的"团宠"地位,从这一刻也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谁能想到,这样温馨的重逢,竟成了他们最后的相见。那一刻,台上相拥的父女,台下动容的观众,都未曾料到往后的故事。
而这个瞬间,却永远定格在了2003年的舞台上,成为了87版《红楼梦》最动人的注脚。
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剧组重聚,更是一个时代的情感见证。当年拍摄《红楼梦》时的点点滴滴,此刻都化作了这对忘年父女相拥时的泪水,惊艳了岁月,温暖了时光。
谁能想到,就是一次普通的工作汇报,彻底改变了中国电视剧的历史进程?
1979年,王扶林从英国考察归来,向戴临风汇报了一个重要发现:BBC把莎士比亚的作品搬上银幕后,风靡全球。
这个消息,让戴临风眼前一亮。
要知道,那会儿国内电视剧市场还是一片蓝海,连普通的电视连续剧都没几部,更别提拍摄四大名著这种重量级作品了。
但戴临风偏偏就认准了这条路,而且第一部就要拍最难的《红楼梦》。
"你这一辈子都不错,政治上很好,别晚年栽在了《红楼梦》上。"不少人劝戴临风。
质疑声接踵而至。有人说王扶林资历不够,压不住这么大的戏。
但戴临风顶住压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他不仅担任摄制组领导成员,还事事亲力亲为:组建班子、统一思想、参与剧本改编和审核、邀请专家学者研讨......整整三年,他和剧组一起,把36集的剧本改了近百遍。
台里还专门派了个制片主任来"帮忙",结果这位主任自以为是,处处干涉创作,还写小字报告状说剧组"男男女女一塌糊涂"。
关键时刻,是戴临风和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阮若琳力挺王扶林,给了创作团队最大的信任和自由。
"你在这里坐镇,但是导演的事情,你不要管,不要去干涉,有事情你就解决。"戴临风对那位制片主任说。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为剧组撑起了一片天。
如今回看,戴临风当年那个看似"冒险"的决定,不仅开创了中国电视剧的新纪元,更为我们留下了一部永远的经典。
他用自己的远见和担当,向所有质疑者证明:中国不仅能拍出自己的《红楼梦》,还能拍出惊艳时光的《红楼梦》。
这哪是什么"晚年之险"?分明是他送给中国电视史最珍贵的礼物。后来的《三国演义》同样证明了这一点——有胆识的人,终究会被时间证明是对的。
说到87版《红楼梦》剧组的"团宠",非陈晓旭莫属。要说为啥,那可是从上到下,无人不爱。
你见过敢给王扶林导演起外号的演员吗?别人看到王导都战战兢兢的,唯独陈晓旭胆子大,不仅不怕,还给人家起了个"寂寞小男孩"的外号。
换别人,怕是早就被请去喝茶了,但王导偏偏就吃这一套,让她演了剧组最重量级的林黛玉。
剧组里的故事,说起来就停不下来。陈晓旭和欧阳奋强一起搞恶作剧,把剧组闹得鸡飞狗跳;和张莉骑马玩嗨了,双双被关进禁闭室;大白天跟姬玉白在草地上读诗,晚上就偷偷溜出去偷玉米;还给胡泽红起了个"怪味豆"的外号......这些青春故事,现在想来都让人忍俊不禁。
化妆师杨树云看她喜欢烟熏妆,特意给她画了一个,就为了满足这姑娘的小心愿。连制片主任任大惠提起她带头吃道具的事,到现在说起来还笑得合不拢嘴。
但别以为她就只会疯玩,拍摄期间,陈晓旭可是剧组出了名的认真。她把林黛玉演活了,不仅是因为外形和气质像,更是因为她真的倾注了全部心血。
那会儿,剧组演职人员朝夕相处整整三年。别的剧组拍完就散,各奔东西,再见面可能都装作不认识。但87版《红楼梦》不一样,虽然后来因为通讯不发达,大家联系少了,但那份情谊从未变淡。
这不,20年后重聚,大家见面那个激动劲儿,跟失散多年的亲人似的。这里面,陈晓旭就像一根线,把所有人的回忆都串在了一起。
从台长到龙套,从导演到化妆师,她就是这个大家庭里最受宠的小女儿。
说白了,陈晓旭不仅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更是87红楼剧组的灵魂。正是这样一个可爱又有才情的姑娘,让整个剧组的气氛变得温暖而有爱,让三年的拍摄岁月成为了每个人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戴临风,原名戴永成,1920年生在辽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小商人家庭。小时候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八岁就显露出过人的聪慧。
可天有不测风云,祖母突然离世,父亲又被人算计破产,一家人被迫在1931年迁往天津。
这个变故,却意外地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从北平东北中学到延安艺术干部学校,从西北文艺工作团到八路军战士,年轻的戴临风在时代的浪潮中逐渐成长。
在延安保卫战中,他立下了大功,却没有军衔。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遗憾。
1953年,他来到中宣部任职。谁料到1959年,就因为一句随口说的话,莫名其妙地被打成了右派。一个在党中央宣传部门工作、敢说真话的老干部,就这样被调离了岗位。
这是他人生的第二个遗憾。
但戴临风并没有被命运打倒。1962年,他来到了百废待兴的北京电视台。从新闻部主任到副台长,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创办了如今家喻户晓的《新闻联播》。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力主拍摄《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魄力。《红楼梦》让近百名演员一炮而红,《三国演义》同样成为了经典。
可讽刺的是,一手推动这些演员走红的老领导,最终自己却站不起来了。这是他人生的第三个遗憾。
2009年春节刚过,89岁的戴临风悄然离世。他的一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有高光时刻,也有低谷困境;有意气风发,也有无奈遗憾。
但正是这样一个始终不言弃的追梦人,为中国电视事业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
回看戴临风的一生,你会发现:他总是在为别人撑起一片天。无论是保护《红楼梦》剧组的创作自由,还是力挺年轻人担纲重任,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什么叫"德高望重"。
这,或许就是他最动人的地方——不是光环有多耀眼,而是在风雨中为别人撑伞的那份担当。
谁都没想到,2003年《艺术人生》的重逢,会成为戴临风和陈晓旭最后的相见。那声"这是我女儿",成了最后的告白。
人生有太多来不及,陈晓旭甚至没能等到送别她的"戴爸爸"。这个曾经在剧组无忧无虑、调皮可爱的"团宠",先于戴老离开了人世。
多么遗憾啊,那个给王导起外号、和剧组同伴嬉笑打闹的林黛玉,再也不会出现在我们眼前。
2009年春节过后的第七天晚上,89岁的戴临风也悄然离世。没有轰动,没有喧嚣,就像他生前说的那样——"我什么也没干,就是每天穿着大衣,晃悠晃悠"。
可谁都知道,没有他的坚持和担当,就不会有87版《红楼梦》的诞生,就不会有这么多人的青春记忆。
如今回看当年《艺术人生》的重聚场面,总让人感慨万分。台上相拥的父女,一个是央视副台长,一个是国民闺秀;一个顶着压力力排众议,一个用真诚演绎经典;一个像慈父般守护着剧组,一个像女儿般给剧组带来欢乐。
这对忘年父女的故事,就这样定格在了重逢的那一刻。那声"爸爸",那个拥抱,那份情意,成了87版《红楼梦》最温暖的注脚。
时光流转,物是人非。但87版《红楼梦》永远定格了他们最好的年华——戴临风满怀信心地守护着这部作品,陈晓旭清丽脱俗地演绎着林黛玉。
这,大概就是他们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了。
有人说,经典永远不会被超越。或许,不仅仅是因为87版《红楼梦》本身的艺术成就,更因为它承载了太多像戴临风、陈晓旭这样的人,用生命写就的动人故事。